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蓝莓生长需要酸性、有机质含量高、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我国完全适宜蓝莓生长的土壤比较少,一般都需要通过添加硫黄粉改良土壤酸度,或者添加泥炭、松树皮等有机物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添加有机物料也可改良土壤透气排水性,但是要彻底改良性能比较困难。因此在建设蓝莓园时,应特别重视土壤的透气排水性,不要选择黏粒含量高的土壤,如水稻土、黏壤土等。  相似文献   

2.
蓝莓叶片"黄化"现象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蓝莓根系为须根系,生长量小,无根毛,对土壤及根域环境要求较高,喜欢酸性条件(pH值4.0~5.0),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以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宜。要种好蓝莓,必须满足上述条件。辽宁作为中国蓝莓的主产区,近二三年,随着蓝莓果实市场的"火热",蓝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尤其在土壤适宜区域(pH值4.8~5.5)的大连市金州、庄河及丹东市,栽培面积迅速增加。近些年来,种植者蓝莓栽培技术虽然有较大提升,但也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蓝莓对土壤要求比较苛刻,除土壤p H值外,就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据研究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与蓝莓的生长及其果实的产量并不表现为正相关,但土壤有机质却在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蓝莓园肥力的主要指标,也是生产优质高档蓝莓的基本条件。一些发达国家的许多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0%~12.0%,而我国蓝莓主产区测土的结果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蓝莓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果树。由于其对土壤要求苛刻,喜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土壤,限制了其栽培范围。该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文摘系统概述了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菌根真菌对蓝莓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土壤因子对蓝莓生长影响机理;介绍了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在蓝莓栽培中的应用,为我国蓝莓栽培中的土壤改良工作提供了必需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蓝莓种植土壤要求酸性、透气性强、有机质含量高,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蓝莓均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以适宜蓝莓生长。近年来,蓝莓基质栽培由于可以较好地控制蓝莓生长所需的根系环境,极大地促进蓝莓生长,提高产量,从而在我国云南地区发展迅速。然而现有的蓝莓基质栽培方法要求专用的基质盆以提高排水性,同时栽培基质大部分为  相似文献   

6.
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方法及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阳  杨巍  刘双  赵新兵 《北方园艺》2010,(14):46-48
蓝莓适合生长于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土壤,因此大多地区要经过土壤改良才可栽培。现概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菌根真菌对蓝莓生长的影响,介绍了不同改良方法在蓝莓栽培中的应用,为我国蓝莓栽培中的土壤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鹤 《河北果树》2014,(4):53-54
<正>1园地选择选择土壤标准是:坡度不超过10%,土壤pH值4.0~5.5,最好4.3~4.8;土壤有机质8%~12%,最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土壤湿润但不积水。一是水湿地潜育土。这类土壤上野生蓝莓分布广泛,土层主要由枯枝落叶及腐苔藓组成。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土壤pH值4.8,有机质高达56%。土壤中含氮量很高,达900 mg·kg-1,这类土壤往往位于深林区,土壤水分充足,是蓝莓栽培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二是草甸沼泽地。这类土壤一般偏酸性,pH值5.0~5.7,有机质10%,夏季土壤黏重。栽培蓝莓时需要挖排水沟、  相似文献   

8.
正蓝莓为须根系,根系分布浅,多分布于地表下1~20厘米土层中,再生能力弱,对土壤条件要求苛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和土壤通透性良好是生产优质高档蓝莓的基础条件。在蓝莓生长过程中每年要消耗大量有机质,需施用有机肥来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现在蓝莓生产中多采用高垄栽植,垄坡覆盖防草布防草和护垄,给蓝莓追施有机肥带来了不便,为减少施肥用工,笔者总结出蓝莓垄面加单侧表施有机肥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董克锋 《果农之友》2014,(11):28-28
蓝莓是新兴灌木小浆果果树树种,其作为高档保健水果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鲜食蓝莓仍具有巨大空间,栽种时,在区域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好种植高丛蓝莓品种作鲜食蓝莓。蓝莓树寿命百年左右,种植后几十年内一般不会改变。蓝莓种植园宜选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沙壤土、沙土及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建园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种植者采用挖穴种植蓝莓,穴直径一般为40~50厘米,甚至有些种植户为方便省事,种植穴更小。挖穴后,穴内添加有机物料,改良土壤再栽植蓝莓。该方法栽植的蓝莓2~3年后,夏季常会出现土壤虽然含水量很充足,但是蓝莓顶梢仍然出现萎蔫的症状,该症状主要是由于蓝莓树冠大,而根系较小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供应枝叶所导致(图1)。因此为促进  相似文献   

11.
黄瓜增施有机肥效果好黄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各种矿质营养元素。而黄瓜的根系较弱,在土壤中分布浅,只有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中,根系才能充足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植株才能旺盛生长。如果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过温或板结、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黄...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陕西澄城引入蓝莓试验示范栽培。结合多年实践观察,我们总结了本地蓝莓栽培中的常发多发问题及应对措施。1园土改良蓝莓根系较浅,纤细没有根毛,要求土壤疏松,透水性、通气性、排水性良好,土壤pH值4~5.5,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定植前,必须对园地进行土壤改良,否则会造成植株叶片失绿黄化,新梢少而弱,生长不良,甚至大面积死树。栽培园地要避开风口和晚霜频发地块,  相似文献   

13.
<正>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果树,多数为灌木。结果早,根系不发达,主根不明显,根细弱,无根毛。根分布浅,吸收根多在20~50 cm土层,水平分布较狭窄,一般不超过树冠投影范围。蓝莓喜欢酸性疏松土壤,土壤p H值4.5~5.5、有机质8%~12%最好,喜湿润。大多数品种抗旱性差,病虫害很少发生。蓝莓多为异花授粉。马伸桥镇地处天津市蓟州区东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壤以棕壤类和褐土类为主,土壤有机质1.5%,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在葡萄连作土壤中分别施入不同比例的稻草和玉米秸秆,研究有机物料对连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施入稻草和玉米秸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脲酶活性(除8月以外)低于对照;土壤磷酸酶活性随着有机物料腐解时间延长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没有因稻草的施入而提高(除9月),玉米秸秆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北方园艺》2012,(20):145
正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蓄水性以及改善根系生长环境,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有机肥为土壤提供了大量有机养分和活性物质,如氨基酸、胡敏酸、糖类以及核酸的降解产物,均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并刺激根系生长。其中有机肥含有大量微生物,能加速土壤中有机养分的分解和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物对蓝莓生长和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8年生‘北陆’为试材,在辽宁省宽甸县古楼子乡露地栽培条件下,用松针、栗皮、豆秸、玉米秸和稻草5种有机物料对蓝莓土壤进行覆盖,研究有机物料覆盖对蓝莓结实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以覆盖松针的最高(3.50kg/株),覆盖稻草的最低(3.23kg/株);单果重以覆盖栗皮的最大(2.43g),覆盖玉米秸的最小(2.16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覆盖玉米秸的最高(10.50%),覆盖栗皮和稻草的最低(9.90%);树高和冠径均以覆盖栗皮的生长量最大,覆盖玉米秸的最小。  相似文献   

17.
以3年生山定子/GM256/华红苹果盆栽幼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羊粪、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豆秸)对土壤肥力因子和树体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物料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羊粪处理的提升作用最显著,其次为水稻秸秆。羊粪处理对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的提升作用最明显,水稻秸秆处理对土壤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增强作用最显著。羊粪处理增加了苹果幼树根系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枝数和根叉数;豆秸处理增加了根系的总体积。添加有机物料后,苹果幼树的树高、冠幅、分枝数和新梢总长显著提高,以羊粪处理效果最明显,水稻秸秆次之。应用有机物料培肥果园土壤时,应本着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的基本性状选择适宜的有机物料,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亚科.越橘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果树,多数为灌木,结果年龄早,根系不发达,主根不明显,根细弱,无根毛。根分布浅.吸收根多在20~50厘米的土层.水平分布较狭窄。一般不超过树冠的投影范围.蓝莓喜欢酸性疏松土壤.土壤pH值在4.5-5.5最好,有机质含量在8%~12%.喜湿润。大多品种抗旱性差.病虫害很少发生。蓝莓多为异花授粉植物.我地区大棚栽植的蓝莓,花期在4月份,果实5月下旬至6月初成熟。我地区主栽品种有伯克利、蓝丰、蓝金、布里吉塔、北陆、泽西、天赐四、天赐八等,2008年引入我县马伸桥镇林河村进行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9.
以辽中地区较为典型的低碳砂质果园土壤为栽培基质,以‘寒富’苹果/山荆子幼苗(Malus×domesica‘Hanfu’/M.baccata)为试材,以有机物料分解最终产物之一且易被吸收利用的葡萄糖作为碳源,通过设置添加葡萄糖及土壤灭菌处理,研究苹果根域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组分和根系呼吸等生理代谢过程对外源碳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添加葡萄糖和灭菌后添加葡萄糖处理整体上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而单纯土壤灭菌处理则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添加葡萄糖和灭菌后添加葡萄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提高了苹果植株根系参与呼吸代谢途径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并且增强光合能力,促进了植株生长。综上,在低碳砂质土壤中,按照土壤微生物碳本底水平添加5倍量的易分解碳源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碳库组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质量,同时强化了苹果叶片光合能力,并最终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基质不同于土壤,其内部性质相对一致,灌溉的水肥在基质中分布相对均匀,因此蓝莓可以持续稳定地获得水肥,实现快速生长。然而,很多种植户将购买的蓝莓幼苗直接种植,由于幼苗根系所携带的育苗基质与栽培基质不一致,使得两种基质之间存在水分运移屏障,水肥不能在基质中快速扩散。虽然蓝莓根系能够从育苗基质正常伸展至栽培基质,且快速生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生长的蓝莓苗常突然死亡(图1)。原因是幼苗所携带的育苗基质位于根颈部,其吸收的水分比较难以向外运移,而此区域的根系逐步由吸收根转变为支撑根,水肥吸收能力减弱并消失,导致育苗基质水分常处于饱和状态(图2)。根颈部长期被水浸泡,容易导致表皮受病菌侵染(图3)。而根颈部是水肥向上运移的唯一通道,其损伤会导致植株快速缺水死亡。因此在蓝莓基质栽培体系下,种植时幼苗根系所携带的育苗基质应该清除干净,以免苗木陆续死亡,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