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化学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化控是对作物生长发育进行化学调控,挖掘作物产量潜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进展、化学调控对作物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展望了作物化学调控发展方向,以期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邵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20-120,122
在棉花的生育期全程化学调控,可以达到籽棉高产优质的目的。详细介绍了棉花化学调控的作用、体会、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棉花化学调控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棉花化学调控效果 ,并提出棉花系统化学调控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应用原则、作用特点、体系内容及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在新建沟坝地引进推广马铃薯种植,并施以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进而对马铃薯主茎数与产量的关系做了一定的探讨。试验表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杂草株防效达到95%以上;在初花期采取化学调控,产量可提高39.27%,淀粉含量提高11.21%,并且验证了主茎数与产量具有正相关性的结论。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并用,对新建沟坝地马铃薯种植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化学调控措施对洞庭湖区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群体夏玉米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为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机收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木塘垸镇进行大田试验,比较1次化学调控(拔节初期)、2次化学调控(拔节初期+大喇叭口期)和无化学调控(对照)对低、中、高不同种植密度(60000、75000和90000株/ha)夏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密度增大,夏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增高、茎秆变细、气生根数量减少,但适宜的化学调控措施可增加气生根数量,增大茎粗和茎秆拉折力,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及玉米重心,进而提高玉米的抗倒性能,降低倒伏率与倒折率.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且两年度表现一致.化学调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年际间差异,可能与2017年异常天气状况有关.2017年,玉米产量随化学调控次数增加而下降;2018年,低种植密度下以无化学调控处理的产量最高,中种植密度下不同化学调控次数间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种植密度下表现为1次化学调控>对照>2次化学调控.两个品种最高产量均在高种植密度、1次化控条件下获得.[结论]化学调控可明显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不同群体条件下宜采取不同的化学调控措施.夏玉米群体较大、长势良好条件下,于拔节初期喷施1次化学调控剂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 化学调控是利用人工合成激素对植物进行调节控制的生理过程。目前棉花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矮壮素(CCC)、助壮素(Ptx 又名缩节胺或 DPC)、乙烯利、赤霉素及辅助棉田的除草剂等。利用这些激素对棉花合理调控,就能调配有效养分,促进有机物代谢,调节光合产物的运输,增加产量,提高纤维品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省工省时。现将化学调控技术在棉花生产上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杂交棉化学调控的误区,阐述了杂交棉正确进行化学调控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作物化学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历程、化学调控技术在主要作物上的应用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几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化学调控剂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3种化学调控剂均能促进马铃薯横向生长,抑制纵向生长,且能提高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作用效果依次为稀效唑、多效唑、壮丰安。3种调控剂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稀效唑提高幅度最大,为3012%;多效唑次之,为2400%;壮丰安为1542%。考虑到多效唑的残留问题以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马铃薯栽培中首选化学调控剂应为稀效唑。  相似文献   

10.
棉花化控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畴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221-221
化学调控技术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栽培措施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正确认识化学调控技术的作用,把握在棉花上使用的关键技术环节,是当前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促进大豆种子萌发、根系生长、培育壮苗、控制徒长、防止倒伏、防止花荚脱落、促进结实、提高大豆抗逆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化学调控技术在我国大豆生产上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化学调控技术与我国南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未来大豆化学调控技术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研究和应用概况植物生长发育化学调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对植物激素的早期研究工作。本世纪30年代应用IAA(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以后,农业生产中开始广泛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它化学物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在大田作物上研究和应用化学调控物质(化学药剂)的工作并不普遍。旱地作物生产和水分利用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继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林木、蔬菜、经济作物、观赏植物等之后,也逐渐开展起来。50年代,苏联学者对应崩一  相似文献   

13.
甘薯内源激素和化学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了内源激素在甘薯功能叶片活性差异、同化物运输、尤其是块根的形成和发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外源化学调控在促进甘薯增产和抗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内源激素和化学调控在甘薯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高秆大穗型品种丹玉39为试验材料,研究六种不同化学调控剂对其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化学调控剂均有效的降低植株高度,提高了玉米抗倒性,并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玉米产量。其中以玉佬大(40%)化学调控剂增产作用最显著,产量比对照增产38.49%。  相似文献   

15.
化学调控技术在我国葡萄生产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化学调控技术在葡萄上的研究进展及该技术在葡萄的实际生产应用中的作用进行了综合论述,指出了化学调控技术优点和尚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机插水稻培育矮化壮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拌种剂、多效唑和旱育保姆3种化学调控剂对水稻机插秧苗进行矮化壮秧处理,并以不使用化学调控剂作对照,研究不同化学调控剂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作用。[结果]拌种剂、多效唑和旱育保姆均有矮化壮秧作用,在秧龄小于20 d时,采用3种化学调控剂育秧均可;当培育的机插秧秧龄达到25 d时,以旱育保姆育秧效果最好。28 d时,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出苗率达80.31%,成苗率达71.94%,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高;拌种剂处理的成苗率最低。机插后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综合质量最好。[结论]旱育保姆对水稻机插育秧秧苗矮化壮秧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机插水稻化学调控剂。  相似文献   

17.
家蚕性别控制化学诱导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诱导物(A)对家蚕幼虫期实行性别调控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诱导物25倍、50倍、100倍可对家蚕幼虫性别进行调控。在25倍条件下3龄、3~4龄、3~5龄幼虫饲喂后.雄性比例分别为71.3%、65.2%、76.2%;而在50倍和100倍条件下,雄性比例分别为37.2%.31.7%.29.3%和43.1%,36.1%,32.3%。认为化学诱导物对家蚕幼虫调控具有双向性。并初步探明家蚕幼虫接受化学诱导物的敏感期在3龄幼虫期。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生产中栽培和育种两个方面,化学调控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这项技术,长期以来有不少不正确的认识,妨碍了它的应用.只有正确的使用,化学调控技术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逐年提高及创建"吨粮市"目标的推进,化学调控技术近年来在涡阳县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该文介绍了涡阳县应用化学调控技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使用化学调节剂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化学调控剂在提高玉米的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调查了6种化学调控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的化学调控剂之后,玉米的株高、穗位高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气生根条数比对照有所增加;玉米的基部变粗,茎周长(茎秆基部第三节,自下往上数)比对照增加,大多数处理产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