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桑树秋季产叶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同一条件下栽培的20个桑品种为材料,运用SPSS17.0软件对秋季枝条长、节距、米条长产叶量、公斤叶片数、株发条数与株产叶量进行了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并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米条长产叶量与株产叶量之间相关系数大(r3y=0.677),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通径分析的直接效应也大;其次是枝条长、公斤叶片数和株发条数与株产叶量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公斤叶片数与株产叶量为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米条长产叶量的间接效应所致;节距与株产叶量之间则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间接效应极小;通径分析还发现枝条长对株产叶量的直接效应最大(P1y=0.651).  相似文献   

2.
<正> 枝条的生长与根的分布关于桑树栽植密度生态学的研究,试验品种为剑持;试验桑苗系用剑持的一年生枝条扦插培育而成;密度为每10公亩500株、1000株、3000株、6000株、10000株及15000株六种处理。试验结果如下: 1、每10公亩6000株的小区枝条平均长度最长,其余无论栽植密度大小,平均条长  相似文献   

3.
·桑·目 期数 页数冬季不同桑品种的条径与呼吸强度…………………………………………………1温度对桑树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1桑辐射育种研究: (I)多倍突变体的诱导及其鉴定……………………………………………1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类茵原体抽提方法的改进及形态观察………………………¨1桑毛虫绒茧蜂生物学及保护利用的初步研究………………………………………1室内芽接繁育桑苗试验………………………………………………………………1测算桑树平均条长和枝条着叶数估产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苜蓿斑蚜危害苜蓿的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了苜蓿斑蚜的虫口密度与苜蓿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苜蓿干草产量损失率(y)与20枝条虫量(x)的关系为y=0.035 9x-5.993 9,相关系数r为0.993 1,二者相关性极显著.按照防治的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确定了宁夏旱地苜蓿和水地苜蓿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旱地苜蓿第一茬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为2 100头/百枝条,水地苜蓿第二茬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是1 600头/百枝条.  相似文献   

5.
朱砂叶螨与桑蓟马是云南省蚕区桑树的主要害虫。连续6年调查了云南省蒙自地区桑园中朱砂叶螨与桑蓟马的生态位及种群随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消长,为害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各调查年份桑园中2种害虫的种群在桑树上的空间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朱砂叶螨在桑树上的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于枝条顶端往下的5~10位叶之间;而桑蓟马在桑树上的分布相对集聚于枝条顶端嫩叶部分。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各叶位的虫量与总虫量之间的关系:朱砂叶螨主要集中在第2、4、6和9叶位;而桑蓟马主要集中于第1、3、5和7叶位。朱砂叶螨和桑蓟马的发生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831和0.494,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521和0.509;二维(时空)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432和0.247,在0.01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SPSS软件拟合朱砂叶螨和桑蓟马的发生量(y)与温湿度系数(RH/t)的数学模型方程分别为y=55 558.650e~(-3.491(RH/t))(F=49.470,R=0.643,P0.001)和y=0.007e~(-2.412(RH/t))(F=49.081,R=0.642,P0.001),有利于桑蓟马、朱砂叶螨种群增长的温湿度系数分别为3.5和2.5左右,而低温高湿或高温低湿环境均不利于2种害虫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连续3年对小叶锦鸡儿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进行观察,并采集1~8a不同年龄枝条及3a不同物候期枝条(带叶、花、果)测定并比较其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等)的含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枝龄、物候期与参考向量的灰色关联度,确定最佳饲用采收期,以期评价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不同年龄枝条和年生长周期的不同物候期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确定其饲用最佳采收期,为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按枝条不同生长年龄营养价值等权关联度排序为3a2a4a5a1a6a7a8a;加权关联度排序为3a1a5a2a4a6a7a8a。2)按不同物候期等权关联度排序为结果中期果熟期果后生长期花期展叶期萌芽期落叶期休眠期;加权关联度排序为结果中期果后生长期果熟期花期展叶期落叶期萌芽期休眠期。3a枝条结果中期作为加工饲料的最佳采收期,也是最佳平茬更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桑树春季产叶量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桑树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对桑树春季发芽率(x_1)、生长芽率(x_2)、株条长(x_3)、米条长产叶量(x_4)、公斤叶片数(x_5)与株产叶量(y)进行了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并进行了x_1、x_2、x_3、x_4、x_5对株产叶量(y)的通往分析。米条长产叶量(x_4)对株产叶量(y)有极重要的影响,相关系数r_4y=0.61703~(**)达到0.01极显著水平,而且对株产叶量的直接影响很大p_(4y)=1.11542。其次为发芽率(x_1),与株产叶量(y)的相关系数r_1_y=0.44570~(**)也达0.01极显著水平。株条长(x_3)与株产叶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r_3_y=0.20125不显著,但通径分析发现,株条长(x_3)对株产叶量(y)的直接效应很大,p_3_y=0.91281。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荣昌猪与三元杂交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风味品质差异,为进一步解释荣昌猪风味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本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出栏期体重相近,性别各半的三元杂交猪((117.75±7.19) kg)(n=8)和荣昌猪((112.40±8.78) kg)(n=10)作为研究对象,屠宰后测定胴体性状、常规肉品质等;感官仿生评价技术测定猪肉的滋味轮廓、气味轮廓;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猪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1)与三元杂交猪相比,荣昌猪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平均背膘厚极显著增加(P<0.01)。2)与三元杂交猪相比,荣昌猪背最长肌a*45 min、a*24 h、内聚性显著升高(P<0.05);L*24 h、滴水损失、剪切力和硬度显著降低(P<0.05)。3)电子舌分析显示,荣昌猪和三元杂交猪背最长肌的滋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荣昌猪的鲜味丰富度和咸味响应值显著升高(P&l...  相似文献   

9.
不同胎次母猪繁殖性能及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某大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长大(或大长)二元杂种母猪群共1693胎的繁殖成绩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第1胎繁殖成绩较低,以后逐渐提高,第5、6胎最好,第8、9胎极显著下降;胎次与窝产总仔数、窝产合格仔数间均呈曲线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0.145 1x2+1.467 3x+7.83和y=-0.174 2x2+1.691 8x+6.590 5,拟合度R2为0.938 1和0.944 3,表明拟合的曲线方程较合理,生产中可利用该方程进行理论推算,以帮助养猪企业进行预期规划。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描述了台湾泥鳅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形态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研究台湾泥鳅雌雄形态个体差异。结果表明,胸鳍长和腹鳍长雌雄个体差异显著,胸鳍长/头长、腹鳍长/头长可用方程描述:(1)胸鳍/头长:雌鱼y=0.601x+4.953 2,雄鱼y=1.440 9x-7.606 2;(2)腹鳍/头长:雌鱼y=0.468 1x+3.067 9,雄鱼y=0.735 1x+2.837 2。  相似文献   

11.
苜蓿斑蚜危害苜蓿的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了苜蓿斑蚜的虫口密度与苜蓿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苜 蓿干草产量损失率(y)与20枝条虫量(x)的关系为y=0.035 9x-5.993 9,相关系数r为0.993 1,二者相关性极显著。按 照防治的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确定了宁夏旱地苜蓿和水地苜蓿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旱地苜蓿第一茬苜蓿斑蚜的防治 指标为2 100头/百枝条,水地苜蓿第二茬苜蓿斑蚜的防治指标是1 600头/百枝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澳洲白羊体质量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关系,为肉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6月龄澳洲白羊体质量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其相关系数进行分解,得出了体质量与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体质量(y)与管围(x_6)和胸围(x_3)相关性极显著(P0.01),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501;与体高(x_1)相关性显著(0.01P0.05),其相关系数为0.393;与体斜长(x_2)、胸深(x_4)和胸宽(x_5)相关性不显著(P0.05)。胸围(x_3)和管围(x_6)是影响其体质量(y)的主要因素,且体高(x_1)、体斜长(x_2)、胸围(x_3)胸深(x_4)主要是通过管围(x_6)对体质量产生间接作用,胸宽(x_5)和管围(x_6)主要是通过胸围(x_3)对体质量产生间接作用。澳洲白羊体质量(y)和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39.698+0.355x_3+5.064x_6(R=0.752,P0.05),标准化后的回归方程为y=0.334x_3+0.585x_6(F=18.815,P0.01)。[结论]建立了澳洲白羊体质量与胸围和管围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3.
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研究了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2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行距增大,株高下降,株高和种子产量呈负相关,R=-0.802*。2)行距和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行距对种子产量、有效分枝数/m2、花序数/枝条、豆荚数/花序和籽粒数/豆荚的影响较大;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均较小。3)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豆荚数/花序(x3)与种子产量极显著正相关,R2=0.882**;籽粒数/豆荚(x4)、花序数/枝条(x2)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和0.693*。种子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260.358 64.152x3 50.976x4 5.482x2。4)播种当年和生长第2年,行距为100cm、灌水量为900 m3/hm2时,有效分枝数/m2、花序数/枝条、豆荚数/花序、籽粒数/豆荚和种子产量均为最高。2年间的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2=0.801*,回归方程为:y=772.563 0.521 5x 0.009 8x2-2.0×10-5x3。  相似文献   

14.
日粮铜水平对绒山羊血铜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2只1.5周岁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非产绒期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铜7.38,17.38,27.38和37.38mg/kg的试验日粮,研究日粮铜水平对绒山羊血浆铜浓度、血清铜蓝蛋白酶(C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日粮添加铜显著(P<0.05)提高了血浆铜浓度,但添加10,20与30mg/kg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随日粮铜水平的提高,血浆铜浓度、血清Cp和SOD活性上升,它们与日粮铜浓度的相关关系分别为:y=0.0074x+0.7394(R2=0.6932,P=0.1674),y=0.6174x+30.183(R2=0.8781,P=0.0629),y=1.0366x+152.25(R2=0.9203,P=0.0407);③非产绒期绒山羊日粮铜的适宜水平为17.38mg/kg。  相似文献   

15.
为测定猪骨骼肌中肌酸和肌酐含量,采用碱性苦味酸法并进行适当改良建立了一个适宜的反应体系。结果:采用pH值12.0磷酸缓冲溶液配制的碱性苦味酸反应液测定肌酐含量所获得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最好,y=0.0218x+0.0228(x:肌酐浓度;y:OD490nm),相关系数R2为0.9978。以此法测定了肌酐和肌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3%和93.38%。蓝塘猪、大花白猪和长白猪背最长肌(n=8)中肌酐含量变异系数为46.4%,6.8%和20.7%,肌酸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3.57%,12.70%和19.47%。蓝塘猪背最长肌肌酸含量显著高于大花白和长白猪(P0.05),肌酐含量分别比大花白和长白猪高18.92%(P0.05)和12.82%(P0.05),肌酐和肌酸含量比值显著高于长白猪和大花白猪(P0.05)。由此表明,苦味酸法可用于猪骨骼肌肌酐和肌酸含量测定,蓝塘猪骨骼肌肌酸代谢与大花白猪和长白猪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陕桑305是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近年培育的超高产桑树优良三倍体品种,是目前国内外首例人工同源三倍体品种.该品种具有枝条粗长、节间短、发芽率高、单位条长着叶数多、叶片大而厚、产叶量高、生长旺盛等特点.为了充分发挥该产品在我县的丰产和优质性能,就要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县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抓好栽植建园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定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桑叶产量是随叶数(叶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叶数多,叶面积大,受光的面积多,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也多,桑叶产量就高。但是,夏秋叶的生长和成熟与春叶不同,叶片是随着枝条的伸长而不断开叶生长成熟。因桑叶在桑园内是相互交叉重叠着生,所以当枝条伸长时,叶片数才能不断增多,叶层增加。叶片数超过一定范围时,桑园群体内叶片之  相似文献   

18.
以327只(♂163只、♀164只)云上黑山羊的断奶日龄及断奶重为原始样本进行"全样本""等日龄平均""期间5日平均""升序10羊平均"处理并进行直线回归拟合建立数学模型,4种处理方法羔羊断奶日龄与断奶重的线性拟合度均很高,t检验均为极显著(P0.01)。通过对4个数学模型的相关系数r值、t/t_(ν,0.01)值,以及用4个数学模型校正的羔羊平均断奶重与原始样本羔羊平均断奶重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为"升序10羊平均"处理所拟合的数学模型最佳,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回归方程:公羔y=-6.73+0.27x、r=0.8945(P0.01),母羔y=3.49+0.13x、r=0.8515(P0.01)。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不破坏石漠化草场脆弱植被的情况下定株连续观测灌木产量,试验对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Bunge)Rehd]、多花木兰(Indigofera amblyatha Craib)和白刺花(Sophcra viciifolia Benth)3种灌木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灌木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建立各种灌木形态特征指标与灌木产量之间回归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灌木等级间株高和平均冠幅直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灌木等级(x1)、株高(x2)和平均冠幅直径(x3)与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P0.01),回归模型:杭子梢y=-1 091.314+155.862x1+5.223x2+5.764x3;多花木兰y=-61.624-17.387x1+1.321x2+2.969x3;白刺花y=-172.292+5.491x1+1.024x2+3.588x3。说明通过测量灌木等级、株高和平均冠幅直径就能准确估测灌木单株鲜草产量。  相似文献   

20.
几种桑园常用杀虫剂对家蚕的残毒期试验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设计桑虫清、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不同浓度的处理区 ,以喷药距收蚁日期的天数为处理水平 ,研究各处理对家蚕的残毒期。应用BASIC语言编程 ,对试验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是 :各处理间以幼虫期死蚕率差异最显著 ,喷药到收蚁的天数与死蚕率的相关关系曲线与指数函数型 (y =cebx)相吻合 ;喷药到收蚁的天数与蔟中死蚕率的相关关系 ,呈抛物线型 (y=a +bx +cx2 )。各处理间的茧质无显著差异。桑虫清的残毒期为 7~ 8d ,辛硫磷为9~ 10d ,乙酰甲胺磷为 15d以上。残毒期与药剂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