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中文名为花叶开唇兰,又名金线兰、乌人参、金石松、金蚕、树草莲、金线虎头蕉、金线枫等,属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金线莲是珍贵药材,全草均可入药,味甘微苦,性平微寒,为消炎解热、止血、降压、强心利尿及可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被誉称为药用植物中的药王金线莲自然生长缓慢,繁殖率低,种子只有千分之一出苗率,故自然数量极稀少。由于适生环境狭窄,  相似文献   

2.
金线莲组培快繁与移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是兰科开唇兰属花叶开唇兰又名金线兰、金线草,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平肝、固肾的功效,素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金线莲叶呈黑紫色,有光泽,墨绿色中有金黄色网纹,背面淡紫色,奇特美丽,还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植物珍品。是福建和台湾等地极其珍贵、稀少的中药材,金线莲为典型的阴性药用植物,常生长在阴敝的阔叶林下的肥沃腐叶土中,对林中空气、温度、光照、积温等生态条件要求严格。近年来金线莲主产地的森林植被,水土遭受不同程度破坏,金线莲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野生资源锐减,再加上自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且虫、鸟等动物喜食,自然资源稀少,现已濒绝,1990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因为金线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而且疗效极好,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两种金线莲组培苗的促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金线莲Anoectochilus formosanus与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是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台湾、福建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200 m的阴湿地带[1]。在闽台地区用药广泛,素有药中之王的称号。全草入药,有降糖利尿、止痛镇咳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肺炎、肾炎等症[2]。  相似文献   

4.
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别名花叶开唇兰,为兰科开唇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珍稀中草药。有关部门测定发现,金线莲中氨基  相似文献   

5.
金线莲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Wall.)Lindl)是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线兰、金蚕、金不换、药虎等,因其叶脉呈金黄色而得名。金线莲分布于热带亚洲,一般野生于高山阔叶林或竹林下。我国有6个种,产于台湾、福建、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广西的上思、防城、龙州、桂平等市县也有分布。金线莲叶脉呈金黄色美丽条纹,具有观赏价值,是室内观叶珍品。此外,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祛伤、除湿凉血等功效。市场上的金线莲供不应求,价格也居高不下,在台湾,金线莲鲜草的公斤价格折合人民币150元以上。由于…  相似文献   

6.
金线莲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发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4处独花兰野外分布,对各个分布区的群落、立地条件等进行调查,筛选出独花兰在保护区的最适生长环境;对独花兰物候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可知,独花兰营养生长期约8个月,开花率63.2%,结实率5.6%;并对独花兰濒危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独花兰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胡国海  李洪潮  解成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94-7295,7330
[目的]探讨云南文山人工种植金线莲的价值,为当地人工种植的金线莲价值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干法灰化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连续测定人工种植金线莲中Zn、Mn、Cu、Fe、Ni、Co、Cr、Cd、Pb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将其与野生金线莲比较,计算鲜样含量。[结果]人工种植的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中Fe〉Mn〉Zn〉Cr〉Cu〉Co〉Ni〉Pb;野生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中Fe〉Mn〉Zn〉Co〉Cu〉Cr〉Ni〉Cd〉Pb,其回收率为99.8%~103.7%,RSD值在0.66%~3.25%。野生的与人工种植的比较,Fe、Mn、Zn、Co、Cu元素均比人工种植的高;而Cr元素含量人工种植的比野生的高,有害元素在人工种植和野生中的含量都很低或未检出。[结论]金线莲(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是一种珍稀的野生生物资源,目前已人工繁育成功。通过对人工种植的花叶开唇兰和滇越金线兰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并与野生的相比较,认为人工种植的金线莲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闽东野生金线莲植物资源,通过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对闽东野生金线莲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包括分布情况、生境特点、数量统计、种类鉴定等。结果表明:闽东野生金线莲分布广,在海拔350~950 m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毛竹林或阔叶林下,林中水湿条件好,湿度高达80%~95%,光照较弱。闽东金线莲主要种是花叶开唇兰,但数量稀少,处于濒危状态,应大力保护闽东野生金线莲这一重要物种,并就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闽东野生金线莲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艳铭 《吉林农业》2007,(11):15-15
蟹爪兰原产巴西,常常生长于山石、树干的背阴处,并习惯悬空生长。蟹爪兰是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质花卉,茎扁平叶状边缘长有齿,首尾相连,很像螃蟹的爪子故称作"蟹爪兰"。蟹爪兰喜欢避阴,潮湿的环境,是短日照植物,怕强光曝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云南省3个主要金线莲栽培品种在云南省的生长状况和主要药用成分。[方法]使用K4基质在林下种植培育5个月后,通过对3个金线莲品种的粗多糖、总黄酮和氨基酸含量等内含物的测定和植株干重、鲜重、折干率等形态指标的测定,分析3个品种的生长状态。[结果]3个品种的粗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氨基酸含量、干重、鲜重和折干率等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滇越金线兰是云南本地种,植株形态高大、产量高,总黄酮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2个福建品种。[结论]滇越金线兰是云南省人工种植首选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2.
贵州药用植物野生金线莲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贵州珍贵药用植物野生金线莲资源,通过实地踏勘与查阅资料相结合,对贵州药用金线莲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生境观察分析、标本采集、活体保存、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观察记录以及分类鉴定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贵州药用金线莲主要有2种,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与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主要种类是金线兰,台湾银线兰(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为贵州兰科植物地理分布新纪录种.金线兰与台湾银线兰的野生资源量均稀少,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NH_4~+/NO_3~-配比对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云南野生开唇兰属植物(简称云南开唇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设置NH_4~+/NO_3~-比例分别为0/30、5/25、10/20、15/15、20/10、25/5、30/0、20/40、30/30的9个处理组,接种二者的顶芽及茎段,分别培养90、120 d后测量其各项生长指标,以期为开唇兰属植物组培快繁培养基的优化及生产上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NH_4~+、NO_3~-配比对金线兰、云南开唇兰顶芽的茎高、节数、枯萎节数、展叶数、枯叶数、近茎尖第1片开展叶叶长及叶宽、基内根及气生根根数和根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二者茎段的萌芽数、芽高、节数、展叶数、倒二叶叶长和叶宽、茎粗、芽的根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在氮素总含量为30 mmol/L的情况下,当NH_4~+/NO_3~-比例较低时,金线兰与云南开唇兰的顶芽均长势良好,茎叶正常,茎段萌芽率亦较高,芽体生长良好;随着NH_4~+浓度的增加,二者顶芽生长状态均呈逐渐下滑趋势,茎段萌芽率也逐渐降低,芽体长势变差,最后导致植株或茎段死亡。NH_4~+/NO_3~-比例对2种开唇兰属植物植株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对金线兰顶芽生长及茎段萌芽较好的NH_4~+/NO_3~-比例分别为0/30、5/25、10/20、20/40,对云南开唇兰较好的比例分别为0/30、5/25。组培快繁时可在较佳NH_4~+/NO_3~-配比基础上添加其他有机或无机组分,以促进种苗生长;大田生产上,可以适当提高氮肥中的硝态氮比例。  相似文献   

14.
<正>晶莹洁白如天使,却生长在幽暗潮湿的密林;娇羞的花朵微微低垂,却被传言是幽冥之兰,掌控生死;货真价实的植物,全身上下却没有一个叶绿素,全靠"他人"养活。这就是水晶兰。如果你去海拔800米~2000米的森林里旅游探险,千万不要忽视幽暗潮湿的地面。没准不经意间,你会在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看到这样令人惊叹的一幕:地  相似文献   

15.
探索南方温室大棚室内金线莲无土栽培最优基质配方,为福建设施金线莲规模化无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红霞"金线莲为供试材料,以常规栽培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作为材料,通过不同混配方式,研究金线莲栽培前后不同配方的理化性质、金线莲生长及养分的差异,明确不同配方对金线莲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经过7个多月的栽培,基质的理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对杂交兰组培苗生长有益的菌株,采用4种内生真菌(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通过固体菌剂和液体菌剂2种接种方式,建立杂交兰组培苗与真菌的共生培养体系。共生培养150 d后,运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到菌丝、菌丝结等典型的菌根结构。结合重分离真菌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确定重分离菌株均为原接种菌株。结果表明:液体菌剂接种方式相比固体菌剂,对杂交兰组培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菌株FC5和FC9液体菌剂对杂交兰组培苗的生长促进作用显著;FC17液体菌剂对杂交兰组培苗根部生长促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不同培养基和4种植物生长物质对诱导金线兰愈伤组织生长的作用,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金线兰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诱导金线兰愈伤组织生长效果显著,2,4-D、NAA和KT效果不显著;金线兰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3.0 mg/L+6-BA 1.0 mg/L+NAA 0.5 mg/L+KT 0.25 mg/L。  相似文献   

18.
蟹爪兰,仙人掌科蟹爪兰属,又名"锦上添花",原产巴西热带雨林中的一种仙人掌科植物.由于在原产地它附生在大树干上或阴暗湿润的石缝里,因而生长发育中需要荫蔽、潮湿的环境条件.它属于短日照植物,1年的生长过程中,有2次短暂的体眠期,也有2次生长旺盛期.  相似文献   

19.
荔波喀斯特林下金线莲种植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荔波县历史气象资料,对比金线莲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探讨该地区的喀斯特林下对金线莲栽培的适宜性。结果表明荔波县气候因子能满足金线莲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在喀斯特林下可以培育出药性好、药物产量高的优良金线莲植物品种,建议在当地推广种植金线莲。  相似文献   

20.
以6种基质配制成11种复合基质栽培香雪兰,研究复合基质对香雪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其栽培的复合基质。结果表明:“泥炭+椰糠+无机基质” (C7、C8、C9)组合有利于香雪兰的营养生长,也能较好地促进花葶高度的生长并有利于小花的开放,C7处理开花率最高。“泥炭+椰糠+无机基质”组合不仅有利于种球生长过程中物质的积累,同时还能提高繁殖系数,尤其以C8处理效果最佳。“园土+泥炭+河沙”组合与“园土+椰糠+河沙”组合进行比较,在椰糠与泥炭同等比例下,两组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状况相当。基质中园土比例过大会抑制香雪兰的生长发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综合来看,“泥炭+椰糠+无机基质”组合最有利于香雪兰的生长发育,在营养生长、开花及种球发育等方面均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且以再生性强的椰糠部分替代不可再生性的泥炭用于栽培香雪兰是可行的,此研究对指导今后生产实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