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学安 《百姓》2002,(3):49-50
巨额财产何以"来源不明"? 近年来,随着一批又一批贪官不断落马,"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罪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些贪官们的罪状之中,仔细阅读他们的罪状,就会发现这些贪官"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数额之大触目惊心,有不少远远高于他们被查明来源的贪污受贿数额.  相似文献   

2.
严羽 《百姓》2001,(3):32-33
掀起盖头:贪官背后情人多多 贪官与情人,几乎成了一对畸形的双胞胎,大多贪官不是金屋藏娇包养"二奶",便是风流成性情人一串.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登举透露,近年来查处的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受贿案中,几乎每人都有情妇.那么,这些情人是冲着什么与贪官们勾搭到了一起的呢?综合近年来的权色交易案件,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5月15日开始至6月15日,湖南省检察院开展反渎职侵权工作宣传月活动,"检察机关不仅要反贪官,也要反昏官,我们的反渎职工作任重道远."该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4.
康慨 《百姓》2004,(4):13-16
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想这个"善"应该理解为"真".面对死神的召唤,人不得不丢掉一切伪饰,不得不把真实的一面示人.比如有些贪官临行前,过去的假面再也不能欺骗世人时,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就暴露出来了.但也不尽然,有些贪官,由于几十年的修炼,功力深厚,死到临头还在演戏--  相似文献   

5.
《百姓》2003,(4)
长期参加反贪工作,探寻贪官肮脏的心灵历程,成摞的《忏悔录》、《蜕变轨迹》中我发现一篇《一个贪官的自白》,此文道出了贪官内心的酸楚、不安和逻辑。现摘录如下:"我承认我是一个贪官.我庆幸我至今还逍遥法外。 '贪官整日搜刮民脂民膏.为善良、正直的人所深恶痛绝.不剐之不足以平民愤。  相似文献   

6.
腐败伪装     
赵泽波 《百姓》2005,(11):30-3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由社会体制调整和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诸多问题便日益暴露出来,其中令国人一直诟病不已的便是官员腐败.透视近年来全国各地查处的大大小小的贪官腐败轨迹,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长"--善于伪装.以下的几种"伪装",是贪官们日常惯用、蒙蔽组织和群众并屡屡得逞的六大伪装"法宝".  相似文献   

7.
刮地皮     
正这个笑话反映了人们对贪官的痛恨。今天的反腐败就是就是对人民的一个交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1.古时候,把对百姓的剥削行为叫刮地皮。有个贪官,将要调走,查点行装,把土地爷也装在箱里。2.百姓怨声载道。临行时,竟无一人来送行。3.他慢悠悠地走出城。忽然间,看到路旁有一张桌子,桌旁有几个人,个个面目狰狞,人人弯腰驼背。  相似文献   

8.
虽然是天寒地冻时节,但不少地方一点也没有"冬闲"的气息,农民们忙着听讲座、学科技.掀起一股股"充电"热潮.但也有一些地方的农民依然处于"猫冬"状态,在麻将桌上、扑克牌中浪费掉宝贵的时光.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23日,新华社的一条新闻让全国人民眼镜大跌:有中国"政坛新星"之称的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因腐败落马!与其他贪官落马不同的是,邱晓华的腐败不仅涉嫌贪贿、生活腐化,还涉嫌重婚罪.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官是贪官,民是刁民"的评语像一块烙红的铁,摁在了阜阳这块积贫积弱的土地上. 一位在外谋生的阜阳籍人士说:阜阳是我的根,可我以它为耻.不知从何时起,"官是贪官,民是刁民"的评语像一块烙红的铁,摁在了阜阳这块积贫积弱的土地上,天灾不断,人祸频仍:艾滋病、洪患、王肖案、劣质奶粉事件、假药案、豪华"白宫"案……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上海市场上的小型礼品西瓜"早春红玉"、"拿比特"、"春光"等均为有籽瓜,吃口虽好,但因有籽,食用总觉不便.所以,若有无籽礼品瓜代替有籽礼品瓜,则不仅将会受到消费者的更大欢迎,也更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12.
《百姓》2002,(5):14-16
全国妇联的一个调查显示,在被捕的涉嫌贪污的官员中,95%有“包二奶”或养情妇的现象。男性贪官污吏的犯罪过程中,几乎都搅和着不干不净的女人,而且形形色色污秽不堪。所以有人说,“女人既是贪官的温床,也是贪官的鬼门关”,并将其总结为“贪官难过女人关”。这两年被处决或重刑、重处的几位省部级贪官在经济上的贪赃枉法,生活上淫逸堕落,已成为一个定律。  相似文献   

13.
黄瓜"芽黄"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基因变突的类型之一--芽黄突变,在棉花上研究得较为深入[1~4],有的科研单位已开始将其应用到杂优利用上.在西瓜上国内也有报道"芽黄"现象,并已应用到育种上[5].在其他作物上也有介绍.但在黄瓜上有关"芽黄"性状的报道国内外迄今还没见到.本文对黄瓜上发现的"芽黄"突变体的初步研究做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4.
孙贵颂 《百姓》2000,(1):41
这几年,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越来越关心起贪官来了.一看到电视、报纸上又公布了一个,心里便"咯噔"一下,不知是喜是悲.第二天上班时,大家免不了要议论一番.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讲,人世间是一台戏.所有人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或谈笑风声,或载歌载舞.舞,有与友共舞,有与狼共舞;也有与事业共舞,山水共舞,甚至树木、花卉、小草共舞者.河南省未来农业示范园珍稀植物部园艺师刘娟小姐就是这与"草"共舞中成就非凡者.不过,刘娟所"舞"的这个草可不是普通的小草,而是被称为"中华一绝,世界一宝"的神奇的"跳舞草".  相似文献   

16.
《百姓》2002,(12):56
在婚姻"围城"外的女孩往往对"围城"内的生活充满憧憬和信心,这就像一幅朦胧画,越不清晰,就越有艺术魅力,因此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说不相信.这也难怪,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得出"男人在围城内外不一样"的真知.  相似文献   

17.
"龙头企业"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名字.但同为"龙头企业",不同行业里的"龙头"们,境遇可是大大的不同. 中国种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大抵有十几、二十个吧.但是,与其他行业财大气粗的"带头大哥"们相比(例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电力等等),种子行业的所谓"龙头企业"则显得十分寒酸,既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又没有垄断资源的优势,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封邑",还没有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18.
"对牛弹琴"这条成语一般用来形容无的放矢,也即动物不懂琴声,果真如此吗?据科学家试验证明:良好的音乐通过共振、共鸣、感染、感化等效应作用于养殖动物躯体,不论它们懂不懂音乐内容,都可产生健身、治病或提高生产性能等作用.不好的音乐因起相反作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对牛弹琴不管牛懂不懂,作用还是显然的,当然其作用有正也有反.下面举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柏杨都以鲜明的人格魅力著称.两人的人格建构,既有鲜明的共同点,也有迥异之处,整体上分别呈现出"高山"与"激流"的特征.鲁迅像一座悲凉深邃的苍山,伟岸挺拔,厚重、深沉;而柏杨则像一条发自高山深谷间的激流,充满自信的生命力,演绎激情人生.鲁迅和柏杨虽然人格建构有差异,但他们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构成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上与经济相关连的词汇令人目不暇接,我国也是如此.据统计在过去的4年中,我国已出现新词汇近300个,2001年和2002年就有200个.<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报刊都不定期开辟"新名词"解释或者"相关词汇"、"关键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