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损失严重.本文介绍了一例新生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鉴别诊断,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仔猪渗出性皮炎多发生于分娩舍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阶段,该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与季节、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猪群感染疥螨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又称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是由皮炎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严重感染引起的疾病,病原上叫猪的葡萄球菌病。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4.
渗出性皮炎是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的一种破坏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真皮层的疾病,本病无季节差异性,常常发生在5~30日龄较小的猪群中,另外卫生消毒不完善、饲养管理较差的猪场极易诱发本病。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细菌侵入途径为皮肤创伤。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5.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或"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皮炎症状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多发于高温及高湿的春夏季及卫生条件差的猪场。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 2009年某猪场的多头哺乳仔猪发生以渗出性皮炎为主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刚出生不久至断奶前的哺乳仔猪,偶尔也见于50~70日龄的猪群;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平均在46.2%,死亡率50.0%,详见表1. 病初,对创伤的病仔猪用红药水或紫药水进行伤口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情,虽较少了危害性,但不能阻止疫病的蔓延.当病仔猪体表皮肤上出现较为严重的渗出性皮炎时,不少疗法,包括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等,均未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哺乳仔猪传染性渗出性皮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皮炎。本病主要发生在5周龄以内,在同窝或密切接触的哺乳仔猪当中相互传染,与季节、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一旦发生或流行,单一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只有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比较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正>哺乳仔猪疾病除溶血性大肠杆菌(仔猪红、黄、白痢)营养缺乏导致大量哺乳仔猪死亡外,哺乳仔猪皮肤病——渗出性皮炎发病死亡率也很高,同样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该病多发生在夏至、立秋高温多湿之季,常发生于5 d~1个月,发病传染快,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可达30%~80%。该病常发生在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差的猪场,气候多变、阴雨连绵、高温高湿之季及地面光滑、通风条件差的猪栏易发。2临床症状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表现为前额眼圈、耳廓、腹部皮肤出现红班,淡黄色水泡,迅速破溃  相似文献   

9.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仔猪高度接触性急性皮肤病。病菌的侵入途径主要为皮肤创伤,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哺乳母猪和发病仔猪是主要传染源,此病多发生在出生后1~3周龄的哺乳仔猪,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是很高。通常不容易引起大多数养殖场、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一旦大面积发病会导致仔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等,也能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防治仔猪渗出性皮炎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皮肤性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死亡率较高,对养猪业危害较大。本文报道了一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和综合防治措施。仔猪渗出性皮炎也称猪油皮病,是以猪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破坏乳仔猪皮肤真皮层的一种皮肤性传染病,通常多发生于5~40日龄的小猪群,各种季节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卫生环境差、饲养管理不到位,阴雨连绵的天气,猪体  相似文献   

11.
加酶益生素对哺乳及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在子饲养试验的方法,探讨益生不对哺乳对仔猪进行早期接种,以及哺乳猪料和断奶仔猪料中添加加酶益生不后对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哺乳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94%(P<0.01),试验组断奶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8.75%(P>0.05);哺乳仔猪腹泻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仔猪腹泻频率比对照组低46.56%(P<0.01)。哺乳仔猪0-7d涂抹益生素接种,哺乳断奶全程使用加酶益生素可有效提高哺乳仔猪日增重,降低断奶仔猪腹泻频率。  相似文献   

12.
佳木斯郊区某种猪场发生断奶仔猪呈现油腻性外观的皮肤性疾病。主要病变在头部和腹下及四肢内侧 ,据发病情况、临床检查确诊为渗出性皮炎。1 发病情况由于该猪场是规模化饲养 ,实行集中产仔、集中断奶。 2 0 0 2年 1 0月断奶刚 1周的仔猪发病 ,初期首先在腹部呈现红褐色斑点 ,  相似文献   

13.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叫脂溢性皮炎或煤烟病,该病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哺乳仔猪,一窝中有1~2头先出现症状,很快蔓延到全窝。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很快造成脱水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阴雨潮湿季节,以春季最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在兽医领域也逐渐关注起治疗结合,特别是对仔猪渗出性皮炎来说,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更为常见。本文将针对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中西兽医结合对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治疗与预防。希望可以加深人们对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认识,促进仔猪渗出性皮炎治疗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为哺乳阶段,哺乳仔猪养育的最根本任务是获得最高成活率与最大断奶窝重。因此必须以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为依据,做到四严格。  相似文献   

16.
影响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初生环境改变、仔猪自身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文中对初生仔猪的应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加强哺乳仔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严格控制仔猪腹泻及科学免疫接种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哺乳仔猪断窝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饲养方法要求哺乳仔猪断奶在45~60日龄,这与现代饲养技术不相适应。现代饲养技术要求哺乳仔猪断奶日龄可提前到3周龄。仔猪早期断奶有益于尽早健全其消化机能,促进生长,降低培育哺乳仔猪成本费用,使母猪提前发情配种,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产仔率。农户养猪实行仔猪早期断奶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腹泻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最常见的现象,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导致哺乳仔猪死亡的最常见的病症。因此预防仔猪下痢是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饲养母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趁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消化器官及其内容物重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窝14日龄杜×(大×长)三元杂交商品猪,每窝10头。每窝仔猪按体重平均分为两级,一组为断奶组,另一组为哺乳组,每组设2个重复(栏),每栏5头猪。分别于断奶后第0(14日龄)、2、4、6、9天从每重复随机抽取一头猪,称重后屠宰,摘取胃、胰腺、肝脏和空肠称重,收集胃和空肠内容物并称重。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胃重在断奶后9天(23日龄)内高于哺乳仔猪,且随断奶后时间的推移,断奶仔猪与哺乳仔猪胃重差异逐渐加大;在断奶后4天(18日龄)内,断奶仔猪胰腺重高于哺乳仔猪,其中在断奶后第2天增加了36.94%(P<0.05),在断奶后第6天(20日龄)转而下降,至第9天(23日龄)时接近哺乳仔猪水平。除断奶后第2天外,断奶仔猪肝脏重在其它时间均低于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胃和空肠内容物重量在断奶后第2天分别较哺乳仔猪降低95.9%(P<0.01)和91.2%(P<0.05),在断奶后第4天则分别较哺乳仔猪升高71%(P<0.05)和26%(P>0.05)。以上结果表明,仔猪断奶后的采食是促进消化器官快速发育以满足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母猪生活,哺乳期为45—60天,甚至有人提出3-4周早期断奶,人工哺乳的方法。哺乳阶段是仔猪生长强度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原则应是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断奶重,为后备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