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籼稻的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卫星搭载4个籼稻品种(系)的干种子,对SP1代种子活力和农艺性状、SP2代农艺性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白叶枯病抗性进行诱变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对籼稻种子损伤较小,SP1代的发芽率、芽长、株高以及结实率的生理损伤变幅为0~26.9%;对空间环境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桂99、航恢7号、R998、金航138。SP1代表型不发生分离;SP2代在株高、分蘖、谷粒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白叶枯病抗性等性状出现分离,突变性状在SP3代能够遗传。空间诱变不仅能使水稻农艺性状发生变异,而且能使稻米品质和抗病性产生变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空间环境诱变对小麦农艺性状和分子水平变异的影响,本试验对实践八号返回式育种卫星搭载的3份普通小麦品种(系)干种子的SP1农艺性状变异和SP4、SP5选系的ISSR分子标记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环境诱变后小麦SP1农艺性状与野生型差异明显,不同小麦基因型对空间环境诱变的敏感性不同。突变系与野生型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226~0.8777之间,与野生型相比,突变系在多个位点发生了DNA水平上的改变。突变系与野生型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和各品种对空间环境诱变的敏感性结果不一致,其可能原因是人工选择增大了突变后代中有利变异的频率。综上,空间环境诱变引起了小麦分子水平的变异,这为我国小麦的空间育种提供了一批优异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高丹草种子发掘有益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搭载高丹草种子,对SP1代种子活力和农艺性状进行诱变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空间条件对高丹草种子损伤较小,SP1代的发芽率、发芽势略有降低,物候期、株高、茎粗、叶片大小等性状变异不明显,分蘖性和叶片数发生较大改变。在SP1代发现丰叶和多蘖2种有益突变类型;进一步研究表明:丰叶型突变为不可遗传的生理变异,多蘖型突变为...  相似文献   

4.
空间技术诱变创造优质抗逆黄叶高羊茅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空间技术诱变黄叶高羊茅研究表明 ,空间技术引起的SP1生理损伤轻 ,SP2 未发现叶绿素缺失突变 ,但株叶形态、熟期和耐热性变异丰富 ,从中筛选鉴定了半矮杆、匍匐性、细叶、迟熟、耐热性等优质抗逆黄叶高羊茅突变体  相似文献   

5.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小麦品种白硬冬2号航天搭载SP2代单株籽粒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SDS-PAGE电泳分析,在92株材料中发现了2个突变体mut1和mut2,突变频率为2.17%,并利用醇溶蛋白电泳验证了航天诱变引发HMW-GS变异的真实性。在突变体mut1中发现了4种HMW-GS组成突变类型,突变发生在Glu-1B和 Glu-1D位点。突变亚基是由航天诱变引发相关编码基因突变形成的,它们的电泳迁移率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新的亚基类型。本文的研究表明,航天诱变能够诱导产生新的HMW-GS,是丰富HMW-GS基因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芝麻空间诱变后代的变异及其AFLP标记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践8号"搭载的豫芝8号与H98芝麻品种为材料,分析芝麻空间诱变SP2与SP3代植物学性状变异,并进行了分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1)2个芝麻品种空间诱变SP2与SPSP3后代植株在叶片、株高、株型、花器、蒴果、育性、初花期等均出现了较丰富的变异,品种间突变类型及突变频率均存在差异,但是仅观察到小果变异(豫芝8号变...  相似文献   

7.
空间环境和60Co-γ辐照对水稻稻米品质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个水稻品种返回式卫星搭载和60Co-γ射线辐照两种条件下SP2(M2)和SP3(M3)的稻米品质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后代稻米品质性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其变异幅度和方向因品种或性状不同而异;空间诱变后代的胶稠度、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主要为正向变异,而直链淀粉含量多为负向变异,其变化趋势与γ射线辐照后代相似,但前者更有利于创造米粒长宽比大、糊化温度低和垩白小的变异株系.稳定性分析显示,空间诱变后代米粒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在SP2与SP3间的相关系数变幅分别为0.2979 ~0.9039和0.2356 ~0.7142,并且大多数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可在SP2对其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8.
太空环境诱发红小豆大粒突变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1 994年将雄县红小豆 (Phasealusangulariswight)种子搭载“940 70 3”返回式卫星。试验结果表明 ,太空环境对SP1代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卫星搭载的种子发芽率仅为 1 5% ,现蕾、开花、结荚、成熟的生育时期较对照晚7d。在SP2 代群体 ,百粒重发生显著变异 ,单株籽粒明显增大 ,大粒突变频率为52 9% ,表明太空环境对红小豆大粒性状有较好的诱变作用。从SP2 检出的大粒突变株 ,在SP3 代的平均百粒重为 1 6 8~ 2 1 3 g ,较对照 1 1 5g明显增重 ,表明SP2 代的大粒性状为真正的基因突变 ,能够遗传给后代。从SP3 代群体中 ,已获得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的优异突变株 1 2个 ,且已进入SP4代 ,可望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大粒突变系 (品种 )。  相似文献   

9.
空间技术诱发的水稻早熟突变系的品质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空间技术诱发产生的 9个水稻早熟突变系分析表明 :与原亲本相比 ,突变系的外观品质变化明显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出现高、中、低 3种变异 ;多数突变系的淀粉粘滞特性和碱消值比原亲本差 ,少数相似 ;胶稠度与原亲本相仿或明显改良 ;除突变系SP5 0 1外 ,农艺性状变差 ,但千粒重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空间环境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品质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3个大豆品种中黄28、中黄29、中黄31为材料,调查了空间诱变后代SP1、SP2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检测SP2、SP3种子的蛋白质组分(11S/7S球蛋白)、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SKTI)等品质性状分析检测,以为利用空间诱变技术改良大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大豆品种对空间环境的反应敏感性不同,中黄28和中黄29的SP1代分别获得3株和12株变异株,变异率分别为0.417%和1.667%,而中黄31的SP1代没有发现变异植株,且中黄28的2株(01-SP2-1、01-SP2-2)和中黄29的5株(02-SP2-2、02-SP2-5、02-SP2-6、02-SP2-7、02-SP2-8)变异株在SP2代发生性状分离;空间环境使大豆11S蛋白亚基发生变异,SKTI基因发生突变。空间诱变既可改良农艺性状,也可改良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1.
《核农学报》2010,24(3):453-459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3个大豆品种中黄28、中黄29、中黄31为材料,调查了空间诱变后代SP1、SP2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检测SP2、SP3种子的蛋白质组分(11S/7S球蛋白)、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SKTI)等品质性状分析检测,以为利用空间诱变技术改良大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大豆品种对空间环境的反应敏感性不同,中黄28和中黄29的SP1代分别获得3株和12株变异株,变异率分别为0.417 %和1.667 %,而中黄31的SP1代没有发现变异植株,且中黄28的2株(01-SP2-1、01-SP2-2)和中黄29的5株(02-SP2-2、02-SP2-5、02-SP2-6、02-SP2-7、02-SP2-8)变异株在SP2代发生性状分离;空间环境使大豆11S 蛋白亚基发生变异,SKTI基因发生突变。空间诱变既可改良农艺性状,也可改良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第21颗返回式卫星搭载须苞石竹种子,返回地面后进行种植,并观测种子活力、出苗率,植株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等。结果表明:航天搭载造成须苞石竹种子活力和出苗率显著下降;株高显著变矮,花茎长度显著变短,小花花径花茎显著变大;叶宽、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有减小的趋势,冠幅和小花数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太空搭载桔梗种子SP1代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太空搭载桔梗种子SP1代的诱变效应 ,结果发现 ,SP1代桔梗成株率和结实率明显低于对照 ,开花期延迟 1 0~ 1 2d ;株高、单株分枝数、花蕾数、单株种子重等都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对神州4号载人飞船、返回式卫星和实践8号育种卫星等3种航天器搭载的10份水稻籼稻材料的SP1~SP3代的表现进行比较,发现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材料的SP1代发芽率与成苗率较返回式卫星略低,而神州4号载人飞船最低.SP2代出现生育期、株高及其他类型的变异,其中实践8号育种卫星对搭载材料的诱变频率范围最广,变异频率介于0....  相似文献   

15.
空间技术诱发的水稻变异及育种价值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空间技术诱为3个水稻中籼品种表明,诱变当代SP1生理损伤轻,对发芽率,成苗率和育性基本无影响,但对苗高和株高影响较大,整个SP1群体表现抽穗不整齐。SP2叶色突变频率低,突变谱窄,其中遗传工程稻未发现有叶色变异;早熟突变频率高而效应明显,同时因选用基因型的不同,SP2早熟突变的差异明显;伴随着早熟突变出现了诸如半矮秆,多蘖,粒重,粒色,叶色,叶形等其它农艺性状突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丹参种子  返回地面后进行田间种植观测  分别从生育时期种子活力地上部形态特征根部性状结实性状分析丹参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利用SRAP标记技术分析了材料在D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航天搭载造成了DNA水平上的变异  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促进了幼苗的发育  开花期提前  促进了花苔长度和花蕾数的增加  抑制了叶片生长  总体上促进了根部性状和种子性状的变异  除冠幅花轴长度外  增大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可为丹参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核农学报》2009,23(6):947-950
为探讨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丹参种子,返回地面后进行田间种植观测,分别从生育时期、种子活力、地上部形态特征、根部性状、结实性状分析丹参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利用SRAP标记技术分析了材料在D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航天搭载造成了DNA水平上的变异;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促进了幼苗的发育,开花期提前;促进了花苔长度和花蕾数的增加,抑制了叶片生长;总体上促进了根部性状和种子性状的变异,除冠幅、花轴长度外,增大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丹参种子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可为丹参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