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甜菜夜蛾可在上海崇明当地越冬,全年发生期长达9~10个月,发生盛期为7~9月;食源丰富、温度适宜、生理优势明显、世代重叠严重和保护地栽培等诸多因素均是引发大发生的原因;分析认为,年高温天数在往年平均水平以上的年份极易趋大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昆明地区食用玫瑰主要害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食用玫瑰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和甜菜夜蛾,害虫田间危害全年均有发生。有翅蚜危害初始在2月下旬,高峰为3月中旬~4月下旬。蓟马危害初始在3月中旬,高峰为4月上旬~6月上旬和8月中旬~9月下旬。甜菜夜蛾成虫田间发生在3月上旬,高峰为4月上旬~5月中旬,11月上旬后诱虫量为零。食用玫瑰虫害防治应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和气象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9年在荆州市调查了不同蔬菜上甜菜夜蛾幼虫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发生初期主要在豇豆上发生较多,随着发生量的增大,寄主种类逐渐扩展,在荆州蔬菜寄主主要包括白菜、花椰菜、辣椒、雪里蕻及大葱等。2009年甜菜夜蛾幼虫在辣椒上的密度最大,其次是豇豆。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甜菜夜蛾迁飞与越冬规律及行为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不同于粘虫等典型迁飞害虫的迁飞模式,揭示了其迁飞、越冬与生殖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综述了甜菜夜蛾迁飞与越冬最新研究成果,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甜菜夜蛾对寄主动植物选择性的田间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局部大发生的害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北及长江流域。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由于特殊的温暖气候,使甜菜夜蛾目前已上升为当地春末、夏、秋季节蔬菜上的主要害虫。甜菜夜蛾幼虫取食的寄主范围很广,据报道有甜菜、棉花、芝麻、玉米、麻类、烟草、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台州西兰花病虫组合发生规律,揭示主要生育期病虫组合发生为害特性,应用蔬菜病虫测报调查办法进行定点调查和普查,结果表明台州西兰花整个生育期主要发生病虫害有20种,其组合发生为害主要有3个盛期,第1个盛期在苗期,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猝倒病和黑腐病为主体,相对集中为害较重;第2个盛期为西兰花莲座期和花蕾生长期,主要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银纹夜蛾、菜青虫、菜螟和黑腐病为主体组合发生为害;第3个盛期主要为迟熟西兰花采收后期,突出表现为小菜蛾和菌核病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7.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经验,介绍了甜菜夜蛾在十字花科作物和百合科作物田块的化蛹场所及调查方法。以期为测报站等相关部门提供甜菜夜蛾蛹野外调查方法,为提高甜菜夜蛾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有效监测和防控甜菜夜蛾的产品,结合性信息素在甜菜夜蛾监测和防控中的应用,利用性诱捕技术监测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对比甜菜夜蛾性诱捕技术和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的监测情况、甜菜夜蛾迷向丝的应用效果和不同诱捕器诱芯载体的效果等。结果表明:2017—2019年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的高峰期为秋茬露地花椰菜定植到结球初期;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较人工调查性诱捕器诱蛾量更加准确、高效;甜菜夜蛾迷向应用的迷向率达100%;甜菜夜蛾不同载体诱芯中聚乙烯管材质较橡皮头材质诱集效果更好,单日诱蛾量高,诱蛾谱更清晰。  相似文献   

9.
王子强  杜立芝 《蔬菜》2002,(6):24-25
2001年高唐县甜菜夜蛾大暴发,特别是8月上旬后暴发成灾,对辣椒等作物为害严重,一般被害株率达40%~75%,被害叶率48%~100%,严重地块辣椒减产40%~60%,目前已上升为夏秋季节辣椒上的主要害虫。针对辣椒甜菜夜蛾在我县的发生危害特点,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特点1.发生规律 甜菜夜蛾在我县1年发生5代,某些气温偏高的年份有第6代发生。5月下旬始见越冬代成虫。成虫产卵期为3~5天,幼虫发育历期11~39天,蛹发育历期7~11天。一般说来,6月、7月、7月下旬~8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金华菜区甜菜夜蛾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甜菜夜蛾已成为我市夏秋季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由于甜菜夜蛾属迁飞性及间隙性大暴发的害虫,因此掌握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于2001年开始,连续4年,对甜菜夜蛾的田问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记载,基本摸清了甜菜夜蛾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在西安市的发生现状,并结合农作物布局、温湿度条件、管理风险等方面因素,对甜菜夜蛾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就甜菜夜蛾暴发成灾的重要因子进行了文献综述分析,并对其暴发成灾与全球气候异常现象(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甜菜夜蛾暴发成灾是多种综合原因的共同作用结果。温度、降雨量、耕作制度均影响甜菜夜蛾的发生程度,全球气候异常是甜菜夜蛾大暴发的一个信号。进一步明确其暴发原因,找出其相关暴发因子的定量作用效果,并尽快建立其相关预警模型,是目前研究甜菜夜蛾预报和防治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甜菜夜蛾的高抗药性现状,选择了几种新型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SC、10%米满SC、10%除尽SC、5%卡死克EC均能达到有效控制害虫的目的,是防治抗性甜菜夜蛾的推荐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长江流域小菜蛾、甜菜夜蛾对各类农药的抗性现状及其抗性治理对策,并针对田间小菜蛾、甜菜夜蛾常与其它害虫混发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长江流域小菜蛾、甜菜夜蛾对各类农药的抗性现状及其抗性治理对策,并针对田间小菜蛾、甜菜夜蛾常与其它害虫混发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6.
王继藏 《中国蔬菜》2008,1(4):29-31
在辣椒、大葱、大白菜、芹菜4种作物田,人工摘除卵块3次,对甜菜夜蛾的控制效果分别为88.8 %、93.8 %、89.5 %、78.9 %;在芦笋、辣椒、芹菜、大白菜、甘蓝、大葱6种作物田,人工捕捉幼虫3次,对甜菜夜蛾的控制效果分别为91.6 %、88.2 %、84.7 %、81.6 %、79.7 %、69.4 %;明确了甜菜夜蛾最佳药剂防治时期为卵孵盛末期;调查表明,优势种天敌卵寄生性昆虫黑卵蜂(Telenomus sp)在芹菜田的最高寄生率达65.3 %,寄生幼虫的莱氏蛾毒(Nomuraea rileyi)在大白菜田的最高寄生率达74.3 %。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昆虫性诱剂调控菜田夜蛾的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性诱剂防控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性诱剂对于夜蛾幼虫的田间分布有影响,可减轻田间幼虫的发生数量,减少药剂使用次数。性诱剂控制种群密度具有显著作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白菜、甘蓝、花椰菜田主要昆虫群落时间生态位的研究,明确了不同昆虫对时间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害虫中,蚜虫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菜粉蝶与甜菜夜蛾、甘蓝夜蛾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说明这3种害虫在时间资源上竞争较大;昆虫天敌中,蚜茧蜂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蚜茧蜂、瓢虫与蚜虫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说明这2种天敌昆虫的发生时间与蚜虫较为同步,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夜蛾在我国原本是一种间歇性暴发为害的农业植物害虫,近年来已演变成大部分地区蔬菜和棉花等作物上常发性害虫。甜菜夜蛾在我国广大地区发生为害呈现出明显的为害程度加重、为害区域扩大、南方为害世代多于北方、南方为害时期早于北方的特点。为害种群呈现出明显的接力棒式关系,表现出典型的迁飞为害特征。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加强甜菜夜蛾迁飞虫源监测、建立异地预测预报技术,集成以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为主的多种防治措施相协调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核心示范区,推广、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统防统治,从而实现对甜菜夜蛾的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在北方6个地区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研究了蔬菜田甜菜夜蛾的种群变化动态,同时调查其幼虫为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期长短、高峰日及高峰日蛾量等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河南洛阳地区于9月7日达到蛾量高峰,单个诱捕器内蛾量最高达到230.3头,高于天津宝坻(152.3头)、北京昌平(42.7头)和河北张家口(10.67头),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未诱集到该成虫。田间幼虫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河南洛阳在高峰期百株虫量(414头)远高于天津宝坻、北京昌平和河北张家口(41.2头、21头和2头)3个地区,表明在所调查的地区内,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甜菜夜蛾成、幼虫的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逐渐降低。最后,初步分析了甜菜夜蛾在不同地区发生为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