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辣椒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辣椒田间应用,采用分区对比法研究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证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不仅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还能改善作物品质,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以秸秆为基料,利用秸秆分解产生的CO2作气肥来养藕,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池藕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解决了荒岭薄地种植作物困难的问题。作物秸秆养藕的关键技术为秸秆发酵处理、藕池底部处理、CO2发生池的建造以及作物秸秆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石红 《蔬菜》2012,(5):55-56
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甜瓜上的应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能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更能改善作物品质,增产增效,为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秸秆制作有机肥,不仅避免了秸秆焚烧的害处,而且秸秆有机肥有机质十分丰富,氮、磷、钾养分较为均衡.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适用于果树、蔬菜和各种作物,能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现将秸秆制作有机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以四大创新理论,即植物饥饿理论、植物生防理论、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和秸秆矿质元素循环再利用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矿质元素、有机质等,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工艺设施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反应堆、植物疫苗、设施工艺三大部分。其技术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通过一定的设施工艺,实施资源利用、生态改良、环境保护、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的有机栽培。笔者近年来年引入该项技术分别在早春大棚西瓜、日光温室茄子、小拱棚甜瓜等作物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总结出秸秆生物反应堆在不同季节、不同作物上的配套应用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6.
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黄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使秸秆在通氧的条件下分解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并产生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有机质等产物,进而促使设施作物高产优质的创新型实用技术。其作用主要是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抗病能力,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环境,避免因作物秸秆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该技术在我市多处黄瓜栽培示范表明,  相似文献   

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其原理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通过该技术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因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科学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新技术。棚菜是辽宁省黑山县四大主导产业(玉米、花生、棚菜、果树)之一,全县棚菜面积20余万亩。2009年,通过在温室黄瓜上应用定植行下内置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孙浩 《北方果树》2004,(6):44-44
由山东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秸秆利用新技术——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东阿、苍山等17个县(市,区)示范推广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该技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等有机、无机养料,能显著改善作物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一庞大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能是目前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温室栽培中推广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它利用生物技术使秸秆发酵消耗转化,在消除环境污染的同时,改善温室水果蔬菜越冬栽培环境,提高水果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栽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陕西省农技推广总站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试验,2010年该技术在陕西省已示范推广10 000余棚,并已在番茄、黄瓜、辣椒、西瓜、甜瓜、西葫芦等作物上应用。实践证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产增效显著,不仅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而且明显减少了由于滥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等。  相似文献   

12.
秸秆反应堆通气时间对CO2浓度及黄瓜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农业部十大重点推广实用新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  相似文献   

13.
陈彬 《北方果树》2014,(3):38-38
正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在温室和大棚等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等秸秆过程中产生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生态农业创新技术,有着提高地温、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的作用。2011年东港市孤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四门张村王店组温室草莓上做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试验,效果十分理想,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是指采用基质槽栽培,利用作物秸秆、锯末、炉渣、菇渣等材料作为基质,代替土壤生产,同时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非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它的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6.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世明研究员经多年研究试验总结出的一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它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CO2、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1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采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秸秆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并产生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有机质等产物,进而改善温室内土壤环境,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强温室作物光合作  相似文献   

18.
孟杨 《北方园艺》2018,(7):179-186
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51个采取水稻-大蒜水旱轮作模式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Bivariate-Pr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至少有80%的种植户对水稻秸秆进行了资源化利用,而仅有36%的种植户对大蒜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农业收入比重、水稻种植规模、水稻育秧方式显著影响了种植户对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大蒜秸秆产量是种植户对大蒜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显著影响因素。对种植户进行适当的政策补贴,提高种植户的文化程度可能是提高2种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果园秸秆覆盖技术就是将适量的作物秸秆等覆盖在果树周围裸露的土壤上,是针对果园土层薄、肥力低、水肥条件差、土壤裸露面积大而采取的土壤管理技术,具有培肥、保水、稳温、灭草、免耕、省工和防止水土流失等多种效应,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养根壮树,促进树体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消耗能量,也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它促进了农业节水、节本、增产、增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效地防止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