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疾病总称,在临床上表现多种多样,以引起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病变为特征;大肠杆菌病是鸡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和梅雨季节多发,3~6周龄以内的肉仔鸡发病率最高。不良的饲养管理工作条件,如密度过大,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潮湿都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2.
于丽  詹克宇 《畜禽业》2012,(4):63-64
<正>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是由副粘病毒感染鸡和火鸡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并呈毁灭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若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将会使鸡生产能力下降,育成鸡死亡率增加。现结合本溪县某育雏场肉仔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对仔鸡非典型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疫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养鸡密集区广泛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肉鸡和蛋鸡的感染率都很高,死亡率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有差异。是当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对本市某养殖专业户饲养的肉仔鸡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5月27日,临沂市某养殖专业户利用塑料大棚地面饲养的5000只AA肉仔鸡,按常规进行了新城疫疫苗和法氏囊病疫苗的免疫,约17日龄开始发病,鸡群开始每天死亡5~9只,第3d起死亡增多,每…  相似文献   

4.
肉仔鸡腹水综合征是由多种致病病因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硬化腹水为特征的病理变化,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群都可发生,但以肉鸡多发,因此习惯也称肉仔鸡腹水症。该病无传染性,病情与病原对肝脏的危害程度有关,多呈慢性过程,相同饲养条件的鸡群,发病时有同步群发性。1发病原因1.1遗传由于长期对肉仔鸡生长速度的选择,肉仔鸡生长十分迅速,其代谢率较高,需氧量也较多,但肉仔鸡的气血屏障较厚,交换气体的通透性差,容易缺氧导致该病频频发生。而地方鸡和野鸡则因代谢水平较低而很少发生。另外,从育种方面来看,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是大大提高了,但其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又名肉鸡腹水征,是发生于幼龄肉鸡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本病常发生于肉用仔鸡,对快速生长的肉仔鸡危害更大。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聚集成腹水,肺淤血水肿,心脏扩张、肥大,肝脏病变等为特征。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凡有肉鸡的地方就有此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肉鸡养殖业的发展,故应做好肉仔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某养鸡场大棚养AA肉仔鸡3000只,15日龄发生了一种以初期有呼吸道症状、剧烈腹泻、肝脏肿大且表面覆盖纤维素性蛋白膜、腹水、花斑肾等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经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肉仔鸡肾型传支和大肠杆菌病并发,先后发病近1700只,死亡和淘汰560只,发病率达56.7%,死亡率达到32.9%,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从外地购进AA肉仔鸡3000只,采用地面平养垫料育雏,喂全价颗粒饲料,6日龄用鸡新城疫lV系、传支120二价冻干苗点眼、滴鼻,12日龄用进口法氏囊疫苗M65株饮水免疫;…  相似文献   

7.
靳军 《畜禽业》2008,(2):71-72
<正>雏鸡法氏囊病并发新城疫病,近几年在我县流行趋于严重,尤其在5月1日以后春季育雏高峰开始一直到10月初,主要危害农户散养本地杂鸡和肉仔鸡,疫源地是各孵化小厂。1流行特点鸡法氏病主要发生于3~7周龄的本地杂鸡和3~5周龄的肉仔鸡,本病的潜伏期1~3d,突然发病,病程1周左右,感染后当天即发生死亡,如不采取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夏天,在岫岩地区发生了一些肉仔鸡法氏囊活疫苗14日龄免疫后迅速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情况,发病率10%~16%不等,也有零星发病死亡现象。大多在免疫后24~72h发病,剖检呈现典型的法氏囊病变。这种病情比往年较为严重,通过临床考察,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韦琳  刘宏霞 《畜禽业》2009,(12):62-63
<正>鸡的支原体病及大肠杆菌病是养鸡业中最普遍也是最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一方面与种鸡场的种鸡带菌有关,另一方面与养鸡户的日常饲养管理及环境卫生消毒有关。因此加强这两个方面环节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刘承进 《畜禽业》2009,(12):64-64
<正>大肠杆菌病是鸡场的重要细菌疾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病引起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5~9周龄的鸡群,发病率高达30%,死亡率在10%~20%。当饲养员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时就容易发生大肠杆菌病。病  相似文献   

11.
王宝杰  蔡兰芬 《畜禽业》2003,(10):45-45
叶大肠杆菌、非典型性新城疫已成为危害肉仔鸡的主要疾病。大肠杆菌为条件性疾病,血清型多,产生耐药性快;非典型性新城疫为副粘病毒病,主要由于疫苗首免时母源抗体过高、免疫不合理、其它疾病干扰、新城疫强毒株毒力不同及机体受到应激等原因而发生和传播。2种传染病混合感染,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不便。1发病情况山东潍坊某鸡场养殖3000羽肉鸡,32日龄时发病。入舍以来该批鸡只长势一直不错,3日龄做过新支二联弱毒苗,14、28日龄曾饮水免疫过2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中等毒力),做完第2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后,鸡只状态有所改变,呼吸道症状开…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0,(6)
在我国,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疾病经常发生,这类经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对犊牛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但由于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疾病所涉及到的治病因素有很多种,所以在犊牛病发时,对病性常常处于认识不清的状态,致使养殖场出现死亡,养殖户经济损失巨大。通过对广西昭平县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疾病发病情况以及诊治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同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肉仔鸡腹水综合症的调查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肉仔鸡腹水综合症给肉仔鸡生产带来的危害大大超过新城疫、法氏囊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烈性传染病,已成为生产中一大难题.我们对一家养鸡场两年来肉仔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发病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该鸡场肉仔鸡生产采用网上饲养,每批进雏5000~6000只,种鸡为"艾维茵”,饲养期为45d,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两年共饲养11批,每批鸡均在24~25日龄感染发病,27~28日龄开始死亡,37~38日龄死亡达到高峰,40日龄死亡率开始下降,直至出栏.死亡率为4%~16 7%,平均为10 5%.  相似文献   

14.
对民和县某养鸡户仔鸡疑似大肠杆菌病病鸡无菌采取病理组织及肝、脾、肺、肾等实质性脏器,通过触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细菌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等方法进行病原分离培养与鉴定,确诊为仔鸡大肠杆菌病,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高敏药物氟哌酸进行饮水治疗,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5.
许春科  孙连成 《畜禽业》2006,(10):39-41
养殖肉仔鸡是一项责任心较强的工作。目前,肉仔鸡饲养户一般能掌握常规饲养管理技术,但常常忽视了饲养管理中的一些细节问题,造成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经济效益下降。现把养好肉仔鸡的几点建议简单概述如下,以供养鸡户参考。1鸡苗选择有些肉仔鸡饲养户只注意鸡苗价格,忽视鸡苗质量。鸡苗质量是肉仔鸡饲养成功的基础,只有选购品质优秀的健康鸡苗,才能获得理想的饲养效果。鸡苗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肉鸡的生长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种鸡场所供的鸡苗,接鸡苗时剔除带有脐炎、白痢症状的病鸡,淘汰弱鸡和残…  相似文献   

16.
<正>冬季天气寒冷,致病因素多,饲养肉仔鸡较难管理。要想饲养好肉仔鸡,快速出栏,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饲养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鸡舍保温并适时通风保温是冬季肉仔鸡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提高肉仔鸡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大肠杆菌病是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常见的疾病。本病主要通过污染的粪便传播,经干燥的粪便随尘土漂浮空气中,可将病菌通过呼吸道传给健康鸡,同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时,可引发各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上升,据调查规模养殖户发病率7.6%,农村散养户23.1%,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威胁。1鸡大肠杆菌病发生与危害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其中包括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  相似文献   

18.
林建坤 《畜禽业》1999,(1):18-19
<正> 腹水综合症(Ascites Syndrome,AS),又称“高海拔病”(High Altitude Disease,HAD),“心衰综合症”(Heart Foilure Syndrome,HFS)。它是快速生长的肉仔鸡的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以明显的腹水和心、肺功能衰竭为特征。与猝死综合征和生长障碍综合征一起被认为是当前肉鸡业所面临的三种重要的新病。随着肉鸡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阻碍肉鸡业发展的一个新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很多肉鸡养殖户采用粗放式的饲养管理容易让肉仔鸡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症、腿病等。育雏成功与否是后期养殖成功的基础,关键阶段的管理细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通过国产盐霉素与进口莫能菌素对肉仔鸡的饲养试验,观察这两种抗球虫药物对肉仔鸡的增重效果和料肉比。试验结果表明,盐霉素组和莫能菌素组在增重和料肉比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球虫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降低了饲料利用率,而且这一影响主要发生在42日龄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