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选择鲁中地区市场上主推的38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种植试验,目的是检验这些玉米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以期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胶东地区夏玉米适宜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艳  刘文龙 《种子》2016,(7):116-118
选用山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2个夏玉米品种,通过田间种植试验,对生育期、抗病性、植株性状、果穗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鉴定,以筛选适合胶东地区种植的夏玉米品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抗倒伏品种有金海5号、青农11、菏玉157、登海605,高抗病品种有登海605、登海3622、金海5号、青农11,产量居前3位的品种为登海605、郑单958、隆平206.综合各鉴定性状,最适宜在胶东地区种植的夏玉米品种是登海605.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于济南乃至山东中部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肥料利用率高、耐密植、抗性好的玉米品种,选用19个玉米品种进行绿色优质高效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立原296、京农科736和鑫瑞57三个玉米品种产量在高密度和低肥力胁迫下均高于对照郑单958,并且抗倒伏、抗倒折、抗病性、结实性、耐密性和肥料利用率均表现较好,适宜于在济南等鲁中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在鲁西地区的适应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高密度下玉米新品种在鲁西地区的适应性进行鉴定,综合分析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及产量,筛选鉴定出登海618、登海605、青农11、农华816、得利农7号等5个产量在750kg/667m~2以上且耐密、抗倒、抗病、生育期适中的玉米新品种,为鲁西地区玉米品种更替与区域化合理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鲁南地区青贮玉米品种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旨在筛选适宜在鲁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以青贮玉米高产、优质为核心,以13份不同青贮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SPSS软件对青贮玉米品种的11个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在0.5以上的品种高低排序依次为‘京科青贮516’、‘饲玉1号’、‘北农青贮208’、‘饲玉2号’、‘诺达1号’、‘登海605’,但因‘北农青贮208’和‘饲玉2号’锈病发生较为严重,种植风险较大。‘京科青贮516’、‘饲玉1号’、‘诺达1号’、‘登海605’等4个品种农艺性状较好、品质优,综合表现好,适合在山东省鲁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玉米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优良品种是玉米增产丰收的前提条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种植习惯、栽培管理水平、品种的用途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结合凤庆县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从整耕土地、田间管理等方面对4个玉米品种进行高海拔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凤庆县种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玉米良种,为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评价夏玉米新品种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生产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抗病性及其他重要特性表现,选取了2019-2020年2年该地区相关夏玉米品种生产展示试验中表现较好的18个品种,进行了田间小区比较筛选试验,从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登海1717、登海710、天泰366、鑫瑞76、来玉317、丰度191、C9256、登海111这8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合配套玉米一增四改技术进行推广,可以作为该地区夏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小斑病抗性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目前生产中种植的20个主要玉米品种,进行自然感病条件下的抗病性调查,筛选出高抗品种 (鲁单50、农大108)、中抗品种 (鲁单999、济单7、登海9号、东单60、登海11 )、中感品种和高感品种等,并制定出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豫中南地区是河南省玉米主产区,该区玉米生长季节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发生严重,为了筛选适宜该区生态条件的优良玉米新品种,于2012-2013年选择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审定的22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产量和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漯玉336、登海605、伟科702、郑单958、浚单29、金赛211等6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较好,适合豫中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19,(1)
为筛选适宜鲁南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SPSS软件对13个青贮玉米品种的11个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13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京科青贮516、饲玉1号、饲玉2号、诺达1号和登海605,平均干草、鲜草产量较高,高抗锈病,平均粗蛋白含量中等,平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类群Ⅱ:京科青贮301、北农青贮208、北农青贮356、鲁单9066和宇玉30,平均干草和鲜草产量较低,高感锈病,平均粗蛋白含量较低,平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类群Ⅲ:北农青贮308、BN 2932和鲁单6076,平均干草和鲜草产量中等,中感锈病,平均粗蛋白含量较高,平均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高。京科青贮516、饲玉1号、饲玉2号、诺达1号和登海605等5个品种农艺性状较好、品质优,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在鲁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和规范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工作,筛选适合滕州市种植的优良品种,在级索镇展示点对43个玉米新品种开展了集中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滕州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有鲁兴702、迪卡688、天泰366、登海1996、济农806、京科828、立原296、鲁单608、京农玉658、郑单958、齐单881、来玉1906、鲁单510、鲁单9169、德单179、中天308。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良大豆品种,选择19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山东省主推大豆品种齐黄34为对照,采用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调查与分析,筛选出菏豆39、菏豆33号、临豆10号、丰豆6号、安豆203等5个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的适宜济南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从目前生产中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中筛选出了中抗品种先行3号、振杰2号、费玉3号,中感品种淄玉2号、鲁单984、金海604、郑单958、登海6213、登海6102、聊玉18号、聊玉93-1、浚单20号,高感品种铁单22号、郑单518、海玉1号、富友1号、登海9号、鲁单981、金海702、LN3(菜农3号。为指导以后玉米品种的合理应用,制定合适的防治措施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十堰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畜牧养殖业发展,筛选出适宜十堰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引进郑青贮1号、豫青贮23和雅玉青贮8号3个青贮玉米品种,选取湖北省自育国审青贮玉米品种华玉11以及湖北省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7个籽粒玉米品种进行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以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对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抗逆性、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华玉11、华玉12、金与669持绿性好,抗逆性好,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雅玉青贮8号,适宜十堰地区作青贮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黑龙江北部的20个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亩产超过500kg的品种有德美亚2、德美亚1、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利合16、垦单16等8个品种,产量较好,株高、穗位高适中,但要注意大斑病的预防,其中德美亚2、德美亚1、利合16、垦单16等4个品种杆强、耐密植;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等4个品种密度不宜过高。德美亚2生育期较短,适合黑龙江省四积温带下线种植;德美亚1、利合16、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等6个品种生育期适中,适合黑龙江省四积温带上线种植;垦单16、登海15、克单14、长城1142、克玉16、克玉15、边单3、边6031、垦单8、克单10等品种生育期相对较长,在该地区种植风险较大,特别是非正常年份,不利于稳产。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陕西省榆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市的粮食产量。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及玉米生产水平,加快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榆林市种子管理站从全国各地征集了二十多个品种进行试验,从中筛选出了登海9号、沈玉17、永玉3号等表现突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周伟 《中国种业》2016,(9):55-56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玉米单株叶面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达州生态区域种植的玉米高产优质品种,选择了23个新品种在全市3个不同生态区域进行试验.通过比较分析得知,必胜116、国豪玉7号、华试919等10个品种综合评价位于前列,可作为2017年玉米主推品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王冲 《中国种业》2015,(7):33-34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该品种在天津地区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该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都呈减小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5569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20.
吴宇 《中国种业》2022,(1):83-86
为筛选出适合鄂东南黄冈地区种植的春玉米品种,在大田种植条件下,对征集的6个普通玉米新品种开展连续2年的品种比较筛选试验,并从生育期、抗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年同期气候差异较大情况下,部分品种减产幅度较大,但兆育882综合抗性较强,稳产性及丰产性表现佳,适宜在鄂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