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双低油菜不育系2168A为不育胞质源,利用抗寒性突出的两个双低油菜品系6192和6113B的杂交后代选系5378为父本,通过多代回交转育,育成了生长势强、抗寒性更突出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5378A和保持系5378B。该不育系配合力高、适应性广、产量突出、抗倒、抗病,在黄淮地区特别是渭北旱腰带地区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2.
应用品种间杂交,将优质黄籽品系“D180-1”的黄籽性状导入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盐1B”及其不育系“盐1A”中,育成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2A”和保持系“盐2B”。盐2A黄籽株率达91.0%,黄籽度3.93,不育性彻底,品质双低。与黑籽恢复系及黄籽恢复系材料配组,可选择到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3.
168A是利用"油研10号"中的"不育株(Y10A)"与"双低油菜品系H6(R31×中双4号)"为材料,运用杂交改造的方法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双低核不育两型系。该不育系品质好,芥酸含量0.4%,硫苷含量20.27μmol/g,含油量41.24%;育性稳定、恢复谱广,经济性状优良,易测配出黄籽型优质组合;繁殖、制种产量高,有利于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4.
以陕2A为不育胞质源,利用欧洲双低油菜与陕2B杂交后代选系2168B为父本,育成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68A。该不育系生长势强、抗倒、抗病、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是国内目前生产主要应用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之一。已育成4个双低油菜杂交种,两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四个品种通过陕西省审定。  相似文献   

5.
G212A是利用“油研九号”后代中分离的不育株(Y9A)为母本,黄籽双低油菜品系212(h220x中双4号)为父本,通过测交、回交、系内成对兄妹交转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彻底,恢复源广,经济性状优良,易测配出优质黄籽组合.经检测,G212A芥酸含量为0.6%,硫苷为24.93 ...  相似文献   

6.
以从浙江引入的常规材料浙18R为母本,与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黄籽双低高油分常规材料3911R杂交转育而成黄籽双低高油恢复系18R.转育工作开始于2003年,于2006年完成.该恢复系叶色较浅,苗期长势好,整齐一致,结实性好,角粒数较多,抗倒性、抗逆性强.含油量44.04%~47.38%,芥酸0.21%~0.72%,硫...  相似文献   

7.
以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具部分恢复基因的品系为轮回亲本,与MICMS双低不育系“宁A6”回交,定向选育具有轮回亲本优良性状和原不育系不育生的新不育系,经3个轮回世代的回交、自交和测交,育成MICMS胞质不育系“宁A7”和保持系“宁B7”。宁A7不育系株型紧凑,不育性彻底,双低品质稳定,经济性状得到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8.
以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具部分恢复基因的品系为轮回亲本 ,与MICMS双低不育系“宁A6”回交 ,定向选育具有轮回亲本优良性状和原不育系不育性的新不育系 ,经 3个轮回世代的回交、自交和测交 ,育成MICMS胞质不育系“宁A7”和保持系“宁B7”。宁A7不育系株型紧凑 ,不育性彻底 ,双低品质稳定 ,经济性状得到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9.
以甘蓝型低芥酸油菜自交不亲和系184与黄籽双低常规油菜品系878-8-1,737,3231,408等作为基础材料,经过5年8代的连续定向培育,育成了自交不亲和性基本稳定,黄籽率90%以上,芥酸<1%,硫甙<25.0μmol/g,含油量在44%左右,且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SI975002,SI975113,SI975218和SI975320等甘蓝型油菜黄籽高油分双低自交不亲和系,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用于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组配及筛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配合力高、恢复力强、品质优良和综合性状好的恢复系,采用复式杂交选育,以上海引进配合力好的双低常规材料作母本,与通过复式杂交选育的隐性核不育黄籽高油分双低恢复系8264R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出的隐性核不育双低恢复系配合力更好,品质与8264R相当。其平均芥酸含量为0.41%,平均硫甙含量为23.68μmol/g饼,平均含油量为41.3%。  相似文献   

11.
宝油517是以高油分黄籽双低不育系1528A为母本,黄籽双低恢复系17 R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于2008年12月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并获审定。在2006—2008年度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试中的平均产量为168.51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5.91%,比对照增产的点次占75%。在2007—2008年度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73.0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增产3.53%,较对照增产的点次占50%。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不育系32Y-2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玻里玛不育系315A和双隐性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3231AB为材料,经过5年6代的回交选育,育成了核不育与质不育之比为1:1的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双基因细胞核+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系(DRGCMS)32Y-2A。  相似文献   

13.
2225AB以双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98-116AB中优良不育株为母本,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株系2225作杂交父本,通过杂交、回交和兄妹交选育成功的高油分黄籽双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黄籽不育系2225A的叶色浓绿、叶片较厚、抗寒性强,冻害指数8.5.该不育系群体的黄籽株率和黄籽频率均达100%,芥酸平均含量低于0.5%,硫甙含量低于20umol/(g·饼),含油量在45%左右,最高可达49.94%,恢复源广.  相似文献   

14.
川油33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高产双低杂交新品种,原品种代号为杂-9,不育系为JA8,保持系为JB8,恢复系为JR8。川油33杂交优势强,综合性状好,双低品质优,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耐)病性强。在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003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350.5kg/h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2.58%(极显著);2004年9个试验点平均产量2314.5kg/h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9.98%(极显著)。在2003~2004年度组织五点(成都、绵阳、什邡、南充和内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00.5kg/h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6.2%(极显著)。杂交种子芥酸0.1%,硫甙22.89μmol/g饼,含油率(干基)40.81%。商品菜籽芥酸1.02%,硫甙27.82μmol/g饼,含油率(干基)39.0%。中抗病毒病和菌核病。平均全生育日数215d,比CK蜀杂6号早熟1~2d。2004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列为四川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种"申黄1号"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的方法育成.该品种品质优良,芥酸含量0.44%,硫苷含量27.81 μmol/g,种子含油率45.60%.2006-2008年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05.63 kg/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9.78%,产油量比对照"沪油15"增产11.32%.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改良型不育系RGCMS—1141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作者提出的“植物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理论,对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优质杂交种“华杂4号”的亲本不育系1141A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遗传背景基本保持不变的油菜细胞核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GCMS-1141A及其保持系RGCMS-1141B。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与方法 1.参试品种油0301、油6875、油7232、油7242、油8156、T-1-15、秦优7号(CK)和T-3,计8个品种.前5个品种由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张瑞茂先生提供,T-1-15和T-3由笔者选育,对照秦优7号由当涂县神农种业提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微粉问题和选育高油分黄籽新品种,进行了黄籽不育源的调查研究,找到了一种黄籽不育源119A.对119A的花器大小、花粉活力、育性及恢保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A花瓣大,花丝长,雌蕊和花药介于pol CMS和陕2A CMS之间;育性彻底,95%的花朵无微粉,有微粉的花朵大多数花粉无活力,有活力的花粉只占2.1%~3.6%;其恢保关系与pol CMS、陕2A CMS相同.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利用双低油菜杂交种杂油77作母本,黄籽低芥酸油菜宁油10号优良株系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6代连续定向选择,2003年育成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恢复系1521C。其芥酸含量均在0.6%以下,硫苷含量19.8~22.6μmol/g,含油量46.5~48.6%。以1521C组配的新组合212A×1521C和咸黄×1521C在2007、2008年度示范产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恢复系,以双低 pol CMS 恢复系5900C 为母本、单低 pol CMS 恢复系 Q16C 为父本,采用去雄杂交和连续定向选择方法,于2009年成功转育成综合性状好、品质优、含油率较高的 pol CMS 恢复系2350C。该恢复系具有成熟期早、抗病能力强,较易配出强优组合的特点,其芥酸含量为(0.50±0.12)%,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为(33.23±2.34)μmol/g,含油率为(42.36±0.67)%,利用5900C 恢复系组配的三系杂交油菜组合已先后进入国家和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