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确定狼尾草种子生产的最佳种植密度与施氮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探究了密度与施氮量对狼尾草种子产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狼尾草种子产量的影响比施氮量更为显著,就单株产量而言,密度为40 cm×50 cm处理最高,就每公顷产量而言,密度为20 cm×50 cm处理最高。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中,处理100、200 kg/hm2比0、300 kg/hm2产量明显提高。40 cm×50 cm处理的穗重、结实率比20 cm×50 cm、30 cm×50 cm显著提高,分蘖数30 cm×50 cm、40 cm×50 cm处理间没有显著区别,但二者比20 cm×50 cm分别提高11.6%、19.5%。在各组合中,以种植密度40 cm×50 cm和施氮量200 kg/hm2组合为最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含量的狼尾草属牧草沼气发酵产气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尾草属牧草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牧草,研究和筛选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对缓解今后能源紧缺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不同氮含量的狼尾草属牧草开展制取沼气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牧草可以代替稻草作为C源进行厌氧发酵制取沼气,5个沼气发酵处理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总产气量最高的是'闽牧6号'狼尾草组,达110553.3mL,比杂交狼尾草组和红象草组分别提高15.2%和1.1%,总产气量最低的是猪粪组,达93 4600mL,其中CH.含量约为32.4%-44.3%。从绝对值来说,杂交狼尾草组、红象草组和'闽牧6号'狼尾草组比猪粪组分别提高2.7%、17.1%和18.3%,比稻草组分别提高-7.9%、5.1%和6.2%,其中以牧草为原料的3 个处理,在发酵原料量相同情况下,其N含量越高总产气量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M型质核互作不育系配制高产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作母本配制了22个杂交组合,对其F1、F2进行产量测定表明:所有杂交组合的F1都具有超亲优势,变幅为3.78%-132.16%,平均超亲优势为44.22%,其中19个杂交组合的F1具有超标优势,变幅为6.04%-66.04%,平均超标优势为31.06%;F2代的超亲优势平均为3.18%,超标优势平均为-6.24%。统计结果认为:F1的产量优势与恢复系(父本)的来源关系密切,来自南方父本的杂交组合的超亲和超标优势分别比黄淮父本的杂交组合高22.93%、24.83%;F2代杂种优势衰退显著,不宜利用。  相似文献   

4.
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杂交的效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A P IV (4)、IR36(4)、紫血稻(4)、测64(4)、明恢63(4)、IR28(4)、测90(4) 和桂99(4) 等8 个同源四倍体水稻(Oryza sativa, 2n= 4x= 48) 为杂交母本, 以狼尾草(P ennisetum alopecuroides, 2n= 2x= 18) 为杂交父本进行杂交, 获得了实粒种子。但是, 在以A P IV (2)、测90(2) 和紫血稻(2) 这3 个二倍体水稻(Oryza sativa, 2n= 2x= 24) 为杂交母本, 以狼尾草为杂交父本的杂交组合中却没有获得实粒种子。在授粉后狼尾草的花粉粒能诱导杂交母本的子房发生明显膨大。在同源四倍体水稻中的子房膨大效应比二倍体水稻中的子房膨大效应更加明显。在以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杂交母本的杂交组合中, 可以获得一些实粒种子, 但是, 如果在授粉前利用DH 溶液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去雄颖花进行处理后再授狼尾草的花粉粒则能获得更多的实粒种子。结果暗示由于同源四倍体水稻具有比较弱的有性生殖能力, 在远缘杂交中它们是比较好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5.
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杂交结实的胚胎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6份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杂交母本与狼尾草进行属间杂交中发现,其结实率达到0.84%~2.06%,而在以二倍体水稻为母本的属间杂交中却没有获得结实种子.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属间杂交结籽的特殊生殖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试图寻找其杂交结实的胚胎学证据.结果表明,狼尾草的花粉粒不能在二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萌发,说明二倍体水稻与狼尾草的生殖隔离很严格,两者很难杂交.然而,狼尾草的花粉粒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能萌发,花粉管能在花柱中伸长并能将雄配子送入胚囊内与雌配子融合成受精卵.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的受精作用比较特殊,包括精细胞与卵细胞的单受精作用、精细胞与次生极核的单受精作用和正常的双受精作用,总受精率和总成胚率分别为6.36%~11.68%和4.11%~9.44%.试验结果为解释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狼尾草杂交结籽的特殊生殖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胚胎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杂交狼尾草栽培料对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狼尾草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有利开辟狼尾草利用的新途径。在狼尾草2.0 m时刈割,自然条件下晒干,再进行双孢蘑菇栽培。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在草粪比为6∶4(C∶N=28.66∶1)时,产量最高为12.316 kg/m2,氨基酸含量为24.42%,栽培效益为30.66元/m2;稻草在草粪比为6∶4(C∶N=28.66∶1)时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为14.228 kg/m2、氨基酸含量为19.42%,栽培效益为41.72元/m2,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效益高,但稻草产量不高,一般为6 000~6 750 kg/hm2,狼尾草的干草产量可达45 000~67 500 kg/hm2,利用其栽培双孢蘑菇,可缓解蘑菇主产区对稻草的需求。杂交狼尾草的不同配方影响蘑菇产量,随着C/N升高其产量下降明显,但对多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是城市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资源,遮荫却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利用。本试验以遮荫和全光照下生长的东非狼尾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光照不足对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光照下的植株相比,遮荫下生长的东非狼尾草叶片长度和含水量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a和b含量则提高了50%以上(p0.05)。而叶片宽度下降、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显著降低(p0.05),其中最大光合速率下降了50.9%,光补偿点则由17.6μmol/(m~2·s)降低至6.56μmol/(m~2·s)。可以看出,东非狼尾草叶片在低光照条件下可塑性强,可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方式增强对散射光的利用,可在适度遮荫下利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RAPD技术对来自福建、江苏、海南等17个狼尾草属(PennisetumRichard)牧草进行分析。筛选出5个能有效体现多态性和重复性的随机引物,并利用NTSYSpc软件,用类平均法(UPMGA)建立了17份狼尾草属牧草的遗传关系聚类图。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0.68处,17份种质分Ⅰ、Ⅱ两个大簇,第Ⅰ簇11个品种,第Ⅱ簇6个品种。其中4对狼尾草品系可能存在同种异名的现象。RAPD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能很好地用于狼尾草属牧草种质资源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狼尾草属植物不仅可以作为牧草,而且还是热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因而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查阅了大 量的文献,介绍国内外狼尾草属牧草,主要包括珍珠粟和象草的种质资源、育种、组织培养、遗传多样性、基因克隆、 转基因、转录组和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狼尾草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国内狼尾草育种及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3—2022年长江中下游稻区通过国家审定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的特征特性。2003—2022年,长江中下游稻区有46个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通过国家审定,其中早中熟类型26个,迟熟类型20个;早中熟类型组合区试平均产量为508.91 kg/667 m2,迟熟类型组合为515.89 kg/667 m2,近年通过审定组合的区试产量更高;组合优质达标率仅为10.87%,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组合占比分别为15.22%和4.35%;列入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组合29个。截至2019年,有18个组合的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4个组合的推广面积超过33.34万hm2,2个组合的推广面积超过66.67万hm2。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再生稻组合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不同熟期的杂交水稻组合与早稻同期播插,收后蓄再生稻,筛选出再生力强、产量较高的65396、两优培九、丰两优1号,再生稻单产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加28.3%,25%,15.57%;丰两优1号、两优培九和65396头季+再生稻单产分别比汕优63增加15.69%,7.02%,1.77%;头季稻留桩高度以20-30cm为宜;头季+再生全生育期平均为185.4d,生稻收后还有100d左右的无霜期天气,有利于种植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为种植结构调整探索出了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12.
SPAD值与杂交狼尾草施氮水平和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利用叶绿素计(Chlorophyll Meter SPAD-502)预测杂交狼尾草粗蛋白含量和牧草的施氮水平.试验设5个氮肥水平(纯氮量0,100,200,300,400k9/hm2)和3次重复,利用叶绿素计读取不同氮水平不同时期杂交狼尾草倒数第3片叶子的SPAD值,同时测定部分农艺性状和茎叶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杂交狼尾草的SPAD值和粗蛋白含量是随着牧草的生长而逐渐降低,分蘖数、株高和生物产量随着牧草的生长而提高;杂交狼尾草的SPAD值与其施氮水平、分蘖数、株高、产量和茎叶粗蛋白含量都成正相关,与牧草的株高相关性最小且都不显著;与牧草的分蘖数和产量相关性大,接近或达显著水平:与牧草的茎叶粗蛋白含量相关性最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利用SPAD值可用来预测杂交狼尾草茎叶粗蛋白含量,进而诊断杂交狼尾草的氮素营养水平,为牧草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美洲狼尾草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美洲狼尾草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白淑娟丁成龙顾洪如周卫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美洲狼尾草(Pennistetumamericanum(L)Leek)是生长茁壮的一年生狼尾草属草本,又名珍珠粟,为世界上6大禾谷类作物之一,是非洲、南亚等高温干旱...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育K型不育系的恢复系和配制优势组合,利用72个黄淮麦区优良小麦品种(系)与K型不育系配制测交组合,测定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性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72个测交组合中,高可育和全可育共占比54.16%,说明K型不育系能被黄淮麦区大多数品种恢复育性,其中5个测交组合的国内法自交结实率均超过80%,表现全可育,其国际法自交结实率均超过100%,最高的组合达到158.33%;16个测交组合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自交结实率均为0,表现全不育,对K型不育系进行回交转育,可培育新的不育系。利用24个测交组合进行超标优势分析,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中,单穗粒数的平均超标优势最高,为9.23%,其次为穗长和千粒重,平均超标优势分别为5.80%和5.24%,且这3个性状的超标优势对产量的超标优势贡献最大,其中,3个测交组合的超标优势表现突出,具有增产潜力,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高温和干旱复合胁迫下的花生幼苗对逆境的响应机制,以抗逆性存在差异的花生品种豫花9719和豫花9326为试验材料,对其幼苗进行昼夜温度为45℃/25℃、土壤含水量为35%~40%左右的高温和干旱复合胁迫处理,研究复合胁迫对花生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豫花9719的株高和干重分别比对照组低44.3%和30.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低4.88%,差异达显著水平,花青素含量低18.1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RI、PI、Gs、Pn值分别比其对照组低12%、50.31%、75.2%、72.3%,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分别比对照组高93.1%和29.9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可溶性蛋白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4.5%和41.0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SOD和CAT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0.91%和3.29%,差异不显著。豫花9326的株高比其对照组低33.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干重降幅不显著;含水量、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含量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均不显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9.44%和3.39%,其中叶绿素a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RI、PI、Gs、Pn值均比对照低,差异均不显著;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均不显著;可溶性蛋白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71.33%和48.96%,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SOD和CAT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70.11%和68.8%,增幅均达显著水平。推测豫花9326对高温和干旱复合胁迫的抗性较高,主要与其较为强大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及光合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棉花纤维品质对其絮用性能的影响,测试比较了18个棉花品系的棉纤维品质、吸水率及其絮片的保温性能、压缩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89%、9.49%和14.04%;将所有参试材料分成吸水率差异显著的5个子集,子集内无显著差异;吸水率与马克隆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519,吸水率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参试纤维的絮片保温率在83.76%~90.36%;压缩回弹性在25.86%~80.64%,数据变化区间较大;保温率与压缩回弹性均与纤维马克隆值、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棉纤维的品质分型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美洲狼尾草(御谷)三系杂交种宁牧3号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洲狼尾草(御谷)三系杂交种宁牧3号及制种技术白淑娟丁成龙顾洪如周卫星(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南京210014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生物(籽粒、秸秆)产量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内外已在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等不少作物上推广利用。美洲狼尾草...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水稻Lemont和中国华南水稻七桂早所组配成的杂种稻Le/Qi,既具有较高的光能截获能力,又具有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其整体光合能力和亲本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进。不论是在美国阿肯色州,还是在中国广州,Le/Qi较之Lemont及七桂早,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3%~62%及8%~15%,比美国亲本具有明显为高的产量,比中国亲本明显提高了品质,增加了经济产值。利用由美国水稻和中国华南水稻所组配成的12对杂种组合进行扩大试验的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杂种都显示了整体光合能力的明显改进,比美国亲本具有明显为快的叶面积发展能力,表现在明显为高的生物学产量上;比中国华南亲本具有明显增强了清除有害自由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在高光强下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4个常用自交系作母本,5个经过EMS化学诱变处理并经多代自交纯合的材料作父本,按NCII设计配成20个杂交种,研究了其中3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①杂交种在脂肪含量上的平均表现介于雌亲平均数和雄亲平均数之间;在淀粉含量上既低于雌亲平均数又低于雄亲平均数;在蛋白质含量上既高于雌亲平均数又高于雄亲平均数;②离中优势较为普遍,有53.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离中优势,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离中优势显著的组合达85%;③有18.3%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高亲优势,有11.7%的性状-组合存在显著的超低亲优势;④在蛋白质含量上,材料M04003、M04008、M04010所配制的组合几乎都表现出超亲优势,为较好组合。  相似文献   

20.
1984—1992年,先后对新组合V10进行了组合比较试验、全国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制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V10丰产性强,纤维品质优良。比黄壳早增产30%左右,比芦竹青增产25%以上;年平均纤维细度在1800—1900公支之间。V10杂种优势明显,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制种简单易行,种子产量高,是可以迅速推广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