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何劲 《世界农业》2006,(11):13-16
一、欧美发达国家蔬果市场发展现状及特征 欧美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体系传统上是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流通体系,零售终端主要是众多经营生鲜食品的小型专卖店。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专卖店逐渐被连锁店和超市所取代。进入20世纪末期.随着欧美国家一些大型超市在各大中城市的迅速崛起,尤其像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跨国超市的兴起,以其优越的购物环境、便捷的购物方式、周到的售货服务、价廉的生鲜食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入超市购物.使连锁店和大型超市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日益突出,而传统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日渐衰退。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这些国家在生鲜农产品零售总额中.超市经由率均在80%以上,批发市场经由率则在20%以下。欧美发达国家蔬果市场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鲜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超市零售业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受教育水平提高等因素使得生鲜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进程加快。与此同时,超市销售中流通环节过多、超市进入门槛过高、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滞后等因素制约着农产品超市化经营。应通过超市建立生鲜农产品基地、进一步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加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超市化经营。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超市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出现,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质量、品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超市农业在全球发展迅猛。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农产品进入了超市;南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其超市食品零售额占食品零售总额的10%-20%,到2003年上升到60%-70%,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完成了欧美50年的历程,其发展趋势可以预示东南亚、中东欧及南部非洲地区超市发展的前景;我国目前有6%的农产品由超市售出,上海达到20%。中国的超市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见,中国超市农业的发展空间极大。  相似文献   

4.
据了解,今后广东省农业部门将按规定逐步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零售商店、县级城区以上农产品集贸市场实行标识管理。即将出台的《广东省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规定》将给各种蔬菜标上一个明确的“身份证”。凡是进入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必须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并鼓励经营者在标识中标注重量、主要成分、贮藏方法、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主要农产品进超市,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襄樊市大型超市农产品进入状况进行调查,笔者发现,农产品进超市在襄樊地区虽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6.
超市建立生鲜农产品基地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群  胡定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54-11756
探讨了超市建立生鲜农产品基地的原因,以麦德龙、家乐福、家家悦、超市发超市进行实例分析,指出了超市农产品直接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超市经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静 《世界农业》2004,(5):21-23
目前在发达国家,农产品的超市经营是农产品零售的一种主要形式。如美国和德国,居民从连锁超市和食品商店购买的农产品占整体农产品流通量的95%,日本的店头销售比例也达到70%。近年来,随着超市、连锁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在中国的逐渐繁荣,国内超市经营生鲜食品渐呈流行之势,到超市买菜、买副食品日益成为中国各地居民新的消费方式。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产品超市经营的份额在大城市的农产品销售中已占到20%以上,而且大有继续增长之势。同时,传统的农贸市场不断萎缩,这种变化趋势在许多大中城市越来越明显。到2005年,北京将基本建立食用农产品供…  相似文献   

8.
品牌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垦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利润,有助于推动高效、优质农业的全面发展。我国的农产品零售交易正在由集市销售向超市销售方式过渡。超市销售方式的迅速发展为有品牌的农产品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同时也排斥了无品牌或品牌竞争力不强的农产品的市场进入。为此本文专对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提出初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超市在许多国家都成为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主导业态。在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让农产品走进超市,既提升农产品经营档次,又满足人们对安全、营养、卫生及购物环境的高层次需求。依据国内外近期的研究结果,对农产品超市经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和述评。  相似文献   

10.
刘雪风 《油气储运》2009,(12):29-29
2009年9月2日,在山东省乐陵市万家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一颗颗核小肉厚的金丝小枣,经过清洗、分拣,进入榨汁、切片、烘干生产线,被加工成枣丝、枣片、水晶枣等30多种产品,并在几小时后就装上了发往上海家乐福超市的货车。  相似文献   

11.
时政小贴士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施浩然  杜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40-6542
鲜活农产品损耗是影响超市农产品经营效益的一大主要原因。从超市经营现状出发,重点论述超市鲜活农产品损耗产生的几种主要原因,并提出具体应对方法和相应的损耗控制措施,从而提高超市经营鲜活农产品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谭铁安 《湖南农业》2011,(12):11-11
时下,农产品的“农超对接”悄然兴起,已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农业生产资料(农资),是否也可以由生产厂家直接进入农资超市,实现“工超对接”呢?笔者认为,“工超对接”不失为农资进入市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更多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跳过超市、商贩,直接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浙江省农业厅从2003年开始推广"农超对接",让农产品直接进超市,省去当中的流通环节。目前,浙江省大型超市的农产品大约有20%直接来自大型基地的直供。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今年将对进入批发市场或超市销售的农产品实行“逢进必检”制度,7家批发市场和25家超市首批实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这些批发市场设立检测站,大型超市自设检测室,农业检测中心定期对这些场所经营的农产品进行抽检并对外发布检测结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将在显著位置设立质量公示牌,每天集中公示检测结果;无公害农产品专销区内的摊位、柜台也要设立公示牌,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蒙阴县旧寨乡金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紫地瓜,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价格是普通地瓜的三倍以上,超市卖到每千克十二三元。到目前,全县共有11种农产品以“有机食品”的身份进入高端市场,扩大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在7月4日举行的2009合作社产品北京推介会上,5家合作社和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的代表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会后,许多合作社理事长表示了对签约合作社的羡慕,并积极询问和超市进一步合作的方式。主办方农业  相似文献   

18.
已有的实证研究显示,与超市相比消费者在选择生鲜农产品的零售终端时更多在农贸市场,许多学者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而从消费者行为出发,分析影响超市中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因素方面的研究甚少。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超市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行为的调查,对消费者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超市生鲜农产品方面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205-5206
家乐福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法则缔造了一个超市帝国。以家乐福超市为例,对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管理运作进行研究,以期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进而对我国本土超市的发展有所裨益。研究表明,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是和供应商共赢的价值链,是通过选择合适中介低成本运作的价值链,是以消费者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5,(12):1-1
炒菜秧、腌黄瓜、白煮胡萝卜……近日,南京溧水县有机田园首次推出全部以有机蔬菜做成的“有机宴”,吸引众多顾客专程去品尝。据南京农业大学有关专家介绍,所谓“有机蔬菜”就是采用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无转基因生产出来的蔬菜,用的都是有机肥。这种蔬菜“身价”较高,6~8元/公斤青菜很普通,但销路依然不错,目前南京部分超市已设立有机农产业品专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