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种鹅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多年实践,认为产蛋期间的种鹅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时调整日粮水平,确保其营养需要后备鹅群开产前一个月左右应将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调整到15%~16%,待日产蛋率到30%~40%左右时,将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7%~18%左右。同时提高日粮中钙磷含量,保证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搭配适量优质干草粉,提高母鹅繁殖性能。精料120~150g/d,青饲料500g以上,分4~5次饲喂,含夜间1~2次。实践中可通过以下办法调整日粮配合及喂量。一看鹅膘,过肥的鹅要适当减喂精料并增加运动或…  相似文献   

2.
(上接第20斯) 管理篇--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后备种鹅是指70~80日龄以上,经过选种留作种用的公母鹅.鹅种达到性成熟时间较长(小型鹅180天左右,大型鹅260天左右),鹅体各部位、各器官,仍处于发育完善阶段.在种鹅的后备饲养阶段,要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并适当限制营养;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对种鹅进行限制性饲养,其目的在于控制体重,防止体重过大过肥,使其具有适合产蛋的体况.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北方地区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规模饲养中,1~3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一般占全期死亡率70%以上.其中因饲养管理不科学造成的死亡占雏鹅死亡总数的15%左右.现将如何做好春季雏鹅的饲养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采用的限制饲养方法主要有:一是减少喂料数量;二是控制饲料质量,降低日粮的营养浓度。控料期从100~120日龄开始,至开产前50~60d结束。控料阶段分前后两期。前期约30d,在此期内应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每1d由给食3次改为2次;尽量增加放牧时间,逐步减少每次喂给的饲料量。控料阶段母鹅的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饲料中加入了较多的填充粗料,目的是锻炼消化能力,扩大食道容量。粗蛋白质水平可下降至原有水平的80%左右,饲料配合可用谷物类50%~60%,糠麸类20%~30%,填充料10%~20%。经前期30d的控料饲养,后备鹅的体重比控料…  相似文献   

5.
日粮纤维对鹅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粗纤维水平 4 %、8%、12 %的日粮对鹅 (云南灰鹅×四川白鹅 )进行 4周饲养试验 ,试验期中及期末抽血测部分生化指标。结果 :8%纤维水平日粮组前期采食量和日增重最高 (P <0 0 5 ) ,12 %日粮组后期采食量和日增重最高 (P <0 0 5 ) ;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提高 ,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 ;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水平随日粮纤维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载脂蛋白B(ApoB)水平随日粮纤维水平提高而下降 ,差异显著 (P <0 0 5 ) ;12 %纤维日粮组腹脂率最低。说明 :鹅日粮纤维水平 6周龄前以 8%、6周龄后以 12 % ,对鹅生长和维持较低血脂水平及降低腹脂有利。  相似文献   

6.
种鹅开产期放牧放水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鹅专栏 (一)充分了解种鹅群在开产期的饲养管理特点 种鹅经几个月的休产期后.身体机能正处于开产前的恢复阶段.因此,开产前20天左右,种鹅群就要配好公母鹅比例,一般以1:6~8为好.  相似文献   

7.
养好种鹅,获得优良的种蛋是发展养鹅生产的基础,也是饲养种鹅的目的,1年中种鹅的产蛋从当年的10月份一直到第2年的5-6月份,产蛋期有8~9个月,其余3-4个月为休产期.笔者当地农户饲养的四川白鹅和皖江白鹅配套系种鹅开产一般在200天左右,在产蛋前30天的时间抓好饲养管理和防疫工作,才能不断提高种鹅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正>(一)适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如果种鹅的营养供给不足或养分不平衡,就会造成蛋重减轻、产蛋量下降、体况消瘦,最终停产换羽,因此,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期所需的营养。由于我国养鹅以粗放饲养为主,南方多以放牧为主,舍饲日粮仅仅是一种补充。目前  相似文献   

9.
由后备种鹅选留下来的种公鹅,其营养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以及一些生活习性,决定了精子的品质,直接影响着产蛋期的种蛋受精率。因此,加强对种公鹅的饲养管理,保证种公鹅的日粮营养水平、体质与健康情况,对提高种鹅的繁殖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永泰 《养猪》2004,(5):24-24
有关种公猪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很不充分。目前国内普遍的倾向是公猪超食能量和蛋白质,导致其体重严重超标和肢蹄不佳而提前淘汰。根据有限的研究资料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配种公猪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4.5%~15%(CP280~360克/天)、赖氨酸0.7%~0.8%(Lys12~18克/天),可以维持其正常性欲、精液量和品质(NRC,1998)。饲粮(按3.12兆卡代谢能/千克配合)日喂量可参照表1掌握。公猪对饲喂程式极为敏感,应定时定量日喂二或三次。正确掌握种公猪的饲养水平@张永泰!教授  相似文献   

11.
1生长阶段 后备鹅在80日龄左右开始第二次换羽,一般母鹅换羽日龄较早,公鹅稍迟,经30~40d方能换羽完毕。这个阶段的后备鹅仍然处在生长发育期,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放牧场地革质优劣情况,逐步降低饲料中的代谢能,使后备鹅机体发育完全,才能顺利地进入控制饲养阶段。生长阶段要求日粮中的粗蛋白质为12%-14%,代谢能为10.46~10.88MJ/kg。每日应根据放牧采食的情况补喂精料2-3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合浦鹅日粮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等养分的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20只28日龄的合浦鹅随机分成6个组,进行2个饲养和消化试验:试验1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10%,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03、11.00和11.85 MJ/kg的3种日粮;试验2组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1.50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50%、14.85%和17.83%的3种日粮.用4 mol/L HCI ALA方法测定日粮的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粗蛋白质水平为15.10%和代谢能水平为10.03 MJ/kg的日粮,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不同代谢能水平对试鹅的生长性能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代谢能水平为11.5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为12.50%的日粮也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鹅的生长性能影响差异也不显著(P>0.05).因此,28日龄以后的合浦鹅的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5.10%和10.03 MJ/kg,或分别为12.50%和11.50 MJ/kg时,均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对合浦鹅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1.1合理饲养,养好种公猪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供应,一般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6%~17%为佳,因为蛋白质数量多少,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和数量,同时,还要保证能量饲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添加剂的供应,注意钙磷比例,一般为2:1,能量饲料要控制在日粮总量的50%左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每天饲喂2~3次为宜,日喂量3kg左右,保持其种用体况,过瘦过肥都会降低性欲,影响配种。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25日,扬州市某农户饲养的400只10日龄左右的雏鹅相继出现腿瘸、拉稀和死亡等现象,发病数18只,死亡5只,病死率达27.8%.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等手段,初步确诊为鹅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1育成鹅的饲养管理70~80日龄至开产前为种鹅的育成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对种鹅进行限制饲养,以实现适时性成熟为目的。饲养管理分为生长阶段、控料阶段和恢复饲养阶段。(1)生长阶段。指80~120日龄这一时期。中鹅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不宜过早进行控制饲养,应逐渐减少喂饲的次数,并逐步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渐次过渡到控制饲养阶段。(2)控制饲养阶段。从120日龄开始至开产前50~  相似文献   

16.
利用杂交优势,大力开展三元商品瘦肉型杂交。1种公猪饲养管理1.1日粮营养水平,粗蛋白14%、赖氨酸0.5%、钙0.95%、磷0.8%,每天饲料摄入量2.3~3 kg。1.2公猪单圈饲养,日运动2次,夏季早晚,冬季中午进行,先慢后快,每次30 min以上。1.3月检查精液品质1次,活力需达0.7以上,畸形精子不  相似文献   

17.
春季是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规模饲养中,1~3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一般占全期死亡率70%以上。其中因饲养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数占雏鹅死亡总数的15%左右。现将春季雏鹅关键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有关人员参考。1雏鹅的第1次饮水和开食雏鹅出生后24小时左右第一次饮水。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饮水中可以添加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类添加剂。第一次饮水后0.5~1.0小时可以喂食。可以根据所饲养肉鹅品种推荐的饲养标准喂给全价料。每次添料根据需要确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饲料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不同能量水平对扬州鹅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鹅的饲养数量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从1992年以来世界鹅肉产量的增长速度来看,也反映了养鹅业发展的良好趋势。鹅具有抗病易养、适应性强、投资少、周转快、效益高的特点及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优势。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鹅的饲养标准。在实际生产中,鹅的饲养主要参照其它家禽或国外的鹅饲养标准。在鹅上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即使现有的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很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深入开展鹅的营养需要方面的研究。本试验以扬州鹅为试验动物,通过设置4种梯度水平的日粮,研究其对6~10周龄仔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限制饲养是保障种鹅发挥产蛋性能的关键技术,从70日龄至产前2个月开始控制体重可节省饲料并有效防止鹅过大过肥,使其具有适合产蛋的体况,能够适时达到性成熟,从而提高饲养种鹅经济效益。依据后备期种鹅生长发育的  相似文献   

20.
鹅球虫病是由截形艾美耳球虫引起的肾球虫病和鹅艾美耳球虫引起的肠道球虫病。各种年龄的鹅均可感染本病,但以3周龄至3月龄鹅最易感,每年5~8月雨量较大季节发病严重,病程2~3天,死亡率可达85%左右。1发病情况2010年7月8日,我县某鹅场饲养的2300只6周龄鹅,由于阴雨潮湿、饲养密度过大,发生了鹅球虫病。由于做到了早期诊断、及时投药治疗,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共计发病1200只,死亡468只,死亡率为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