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稻栽培是一种节水型栽培模式,通常是在旱地直播,尤其适于低洼地及缺水的水稻田种植,一生勿须水层,全靠自然降雨或在干旱发生到一定程度时辅以适量灌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这种稻作栽培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低洼湿地,扩大稻谷生产,而且可以达到高产、低耗、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培育耐旱节水的优质旱稻品种,对于充分利用土地、水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节水型水稻生产具有重大作用.丹旱稻4号的选育成功,将为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旱种的分布 旱稻种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总种植面积为1910万公顷,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1435亿公顷的13.2%。其中亚洲为1070万公顷,非洲为230万公顷,拉丁美洲为610万公顷。虽然旱稻仅为世界水稻总面积的一小部分,但在拉丁美洲和西非,它是重要的。在拉丁美洲,旱稻占水稻总面积75%,非洲占50%。旱稻平均产量约为1  相似文献   

3.
今年黑龙江省安达市任民镇合利村农民孙宝祥从北京中国农科院引种旱稻65新品种,试种10亩喜获成功。由于今年遭受了严重旱灾,但旱稻在技术人员和农户的精心栽培下,秋后实收旱稻谷2521kg,平均亩产252.1kg。虽然旱稻在大灾三年产量不高,但是,这次种植旱稻的成功为今后发展旱稻生产趟出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一、优质品种增效益、生育日期要适应 发展旱稻生产首先要选择米质优良、品味尚佳,能够与水稻优  相似文献   

4.
正旱稻即旱作稻,也称陆稻,是一种抗旱强、耐贫瘠、适于旱地种植的栽培稻类型。旱稻通常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区、半山区的坡地、台地或温带的少雨旱地,依靠雨养或只辅以少量灌溉,凡适于小麦、玉米等主要旱粮作物生长的土壤均可种植。全生育期不需水层管理,整个生育期的耗水量仅为水稻的1/5~1/3,用水量仅是水稻的1/10~1/4。旱稻比水稻耐旱耐瘠,具有投入少、产出多的特性。一、我国旱稻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5.
旱稻是水稻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目前,全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 1 900 万 hm2,约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 12.7%。旱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国内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中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建立较长时期的水层,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 16%。而旱稻种植在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光温条件和降雨量总体相对平衡,广东各生态区以双季水稻种植为主,旱稻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水资源短缺,以及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不断发生,广东乃至华南稻作区对旱稻品种的需求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旱稻抗旱机制、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对广东旱稻研究和种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广东旱稻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广东旱稻品种的分子育种、低碳栽培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节水抗旱稻发展现状、优势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节水抗旱稻是一类新型水稻品种,集高产、优质和节水抗旱于一体.发展节水抗旱稻不仅可降低水稻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扩大水稻种植范围和面积,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还变革了传统水稻的种植方式,可显著降低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农业的发展.本文论述了我国节水抗旱稻发展现状、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7.
旱稻是一种能够适应较为干旱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它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如水稻那样高,只要有少许的水分,便能使其得到生长,也可称之为陆稻。所以较为适合在新疆地区种植。文章为促进旱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推广、种植,对旱稻的播种栽培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提出了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水资源贫乏,能源紧张,旱涝灾害频繁。水稻是耗水、耗能大户,且费工费时,水稻面积扩张已近极限,单产增长已趋于徘徊。到21世纪,随着人口膨胀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需求压力将越发加大,粮源供求形势不容乐观。培育水稻抗旱品种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旱稻”是适于旱地直播旱管的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同小麦相似,全生长期勿须水层管理,全靠自然降雨或在此基础上仅铺以少量灌溉,灌水量也仅是水稻的1/4~1/10。旱稻可育秧在水田或旱地移栽。过去农家旱稻老品种产量很低,人们只把它当“小杂粮”种植,如今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区绝迹。 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北方稻作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作为水稻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在种植户中掌握适宜栽培技术不足,本文以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例,从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栽培生产地环境、整地、品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档案管理等方面探讨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为节水抗旱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旱稻是一种在干旱环境条件下演变成的水稻变种。它根系发达,耐瘠、耐旱,十分适宜在丘陵山区种植。为了筛选一批适宜在南方山区种植的抗病、高产、优质旱稻新品种,特进行早稻不同品种(系)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1.
在信阳水稻种植区 ,不具有灌溉条件的稻区面积较大 ,水稻生产季节信阳旱情发生频繁 ,干旱年份不能灌溉的稻田水稻产量低甚而绝收 ,在这些稻区发展旱稻 ,可保证干旱年份信阳稻谷产量增收。为此 ,特介绍旱稻品种一般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旱稻栽培面积扩张很快,说明种植旱稻的好处很多。尤其旱稻能提升中低产地区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质量,可以说旱稻是缺水稻区和低洼易涝地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最佳作物。但是,为什么过去旱稻一直没有发展呢?一是草害问题难解决,无法种植旱稻,因草害严重减产或绝收;二是人们对旱稻需水问题存在误区,认为旱稻就像旱作物一样种植,往往遇到干旱不灌溉浇水,造成减产或绝收。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96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140.6万hm2,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4%,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0%;稻谷总产19510.2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3%,世界稻谷总产的35.7%,居世界第1位;稻谷平均单产6.212t.hm2,是我国粮食作物中单产最高的作物,高于世界稻谷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14.
<正> 1986年,雁北地区从北京农业大学引进生育期较短的小白旱稻。1990年浑源县十仪号村农民李贵种植1亩,产量达230公斤;三合号村农民石存义种植0.5亩,收稻谷116.5公斤。小白旱稻株高80厘米左右,7片叶子,红芒,分蘖3.4个,其中有效分蘖2.3个;平均穗粒数60粒,最多可达90粒,千粒重24克;壳薄,米质好。小白旱稻具有抗病、抗干旱等特点,是目前雁北地区发展旱稻生产的理想品种。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选地水稻在淹水条件下栽培,由于水层的阻隔,空气不能直接进入土壤,耕层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稻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农产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我国之所以解决了十六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与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本文就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及应用,重点讨论农业机械化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与发展。1水稻种植技术及水稻生产的农艺流程水稻又称稻谷,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粮食作物,7000多年  相似文献   

16.
《河南农业科学》2005,(1):40-40
2003年,上海市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培育的我国第1个节水旱稻品种“中旱3号”通过国家审定,现已大面积种植。据调查,该品种不但比普通水稻至少节水50%,且米质与产量都与水稻相近;即使在严重缺水的环境里,也有3000~4500kg/hm^2的稳定产量。目前,全球旱稻种植面积占总稻作面积的13%,而我国旱稻面积仅占总稻作面积的1%。专家估计,早稻在我国发展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7.
旱稻277在黄淮地区表现接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105~115天,一生灌水仅需2~3次(合100~150m3/亩),是水稻的1/5以下,而产量却稳定在350~400kg/亩,高产达到500kg/亩,已与同熟期水稻品种产量接进或持平,使灌水生产效能(公斤稻谷/m3)由同季水稻的0.5提高到2.0.与农家老旱稻相比生育期平均缩短了10~30天,而单产却翻了1~2番.例如苏北地区丰县和集乡袁寨村1997年接麦茬连片旱直播旱稻277约220亩,逢旱年灌水3次(合120m3/亩),平均实收稻谷378kg/亩,高产户达450kg/亩.1998年在同一片旱地上再按同样方式种植230亩.逢正常年灌水仅1~2次(合50~100m3/亩),平均实收稻谷392.5kg/亩.1999年广播于苏北、皖北、鲁西南、河南省大部分区域的几十个县(市)近20万亩旱稻277,在遭遇少有干旱年情况下,一般仅灌水2~3次,却普遍获得好收成.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乌江镇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旱稻栽种面积已经达到1.32km2,整体生产水平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旱稻是一种新型水稻品种,具有节水、耐旱、作物品质良好的栽种优势。本文跟根据乌江镇旱稻生产实际情况,对旱稻生产节水栽培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旱稻,也称陆稻.它适于低洼易涝旱地种植,一生全靠自然降雨或在干旱发生到一定程度时辅以适量灌水的稻作.与水稻及一般早粮作物比较具有耐旱、节水、耐瘠性较强等特点.在一些国家,常将作为开发旱地"先锋作物",其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目前,黄淮流域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低洼易涝地、雨水较多的山地及水源不足或能源紧缺的地区,常年种植一般旱粮作物,产量低下.而在上述地域发展早稻,不仅可以增加稻谷生产,而且可以达到高产、低耗、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因此,旱稻生产在黄淮地区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前人对旱稻栽培技术的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优质旱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娜 《新农业》2007,(3):20-21
旱稻,也称陆稻,适于在低洼易涝地,雨水较多的山地或水资源不足的稻区种植。辽西地区十年九旱,水稻面积逐年减少,大力推广种植旱稻十分必要。根据多年试验,我们总结出一整套提高旱稻单产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