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熊小龙 《中国沼气》2007,25(4):41-43,4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沼气建设已从单一的能源效益,发展到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环境、生态和种养业于一体的庭院循环经济模式。沼气综合利用的成效日显突出。本文着重介绍沼气、沼液、沼渣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综合利用技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服务。  相似文献   

2.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蚕沙沼气发酵的基质浓度、原料配比、pH值、接种物种类等主要因素的综合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温度及C/N为25/1条件下,原料配比和适当的pH值是确保蚕沙沼气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从中优化出蚕沙沼气发酵的基本条件为:蚕沙与猪粪比为1:1,pH值在中性或微酸性范围(6.5),用沼池底部污泥作接种物(接种量10%),基质浓度为6%-10%范围。在上述条件下,蚕沙与猪粪混合进行沼气发酵启动1d后开始进入正常状态,120d的日均产气量比纯蚕沙增加126%,沼气中的CH4含量达71.2%,比对照提高40.2%。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连云港市北部粮油作物面积约18.7万公顷,每年可产生秸秆220万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连云港农机推广站通过吸收、转化国内外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制了秸秆编织机、秸秆打捆机、推广秸秆气化成套设备,有效解决了本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发展成4亿元规模的秸秆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秸秆经济,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市有10万多农户从事稻草加工,利用秸秆青贮氨化饲料养畜发家致富,有近1.3万公顷农田秸秆还田或用来制作沼气,日常生活中使用沼气照明、做饭,沼渣作肥料。  相似文献   

4.
不同菌渣产沼气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3种菌渣作沼气发酵的原料,以纯小麦秸秆做为对照,比较4种原料的产气量及沼气中的甲烷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稻草及棉籽壳3种菌渣均可发酵产沼气,但产气量比较低,干物质产气率远小于栽培食用菌之前的纯秸秆。棉籽壳菌渣的干物质产气率约是小麦秸秆菌渣的2倍,稻草菌渣的产气率介于二者之间。3种菌渣所产沼气中的甲烷含量也略有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棉籽壳菌渣小麦秸秆菌渣稻草菌渣。在农业生产上应首选棉籽壳菌渣作为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沼气》2007,25(5):55-55
《简-2型超小型沼气罐》是我公司技术开发部自主创新研发的一种新型沼气发酵装置。其特点是施工方便,不进行传统的“大开挖”;密封性好,冬季可照常使用。它采用高浓度、干发酵工艺,高效、省水,解决了农村的秸秆和垃圾问题。一立方米罐容积可产沼气0.6—1.2立方米。使用管理简便,60-120天换一次料。产完沼气的沼渣还可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原料。  相似文献   

6.
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工艺设计与发酵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大中型沼气工程存在原料单一及沼液沼渣处理难的问题,提出了干法发酵与湿法发酵相结合的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工艺,即畜禽粪便采用湿发酵,将湿法发酵产生的沼液沼渣与秸秆混合进行干法发酵.并研究了干湿耦合比例——沼液沼渣与秸秆比例(BRSR)及干法发酵渗滤液回流对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湿干比例的增加启动时间缩短、产气量增加;干法发酵的渗滤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1%以下,达到了固液分离的效果,有利于循环利用和喷淋,解决了湿法厌氧发酵沼液沼渣处理难的问题,实现了沼液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生活用燃料成为一大难题。文章提出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有机物作为厌氧发酵原料,通过日光能温室沼气集中供气技术生产沼气,用于生活用能,沼液、沼渣作为种植有机农产品肥料,实现农业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沼渣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渣除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大量的元素外,还含有对作物生长起重要作用的硼、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沼渣含有较全面的养分和丰富的有机物,其中有机质36%~49.9%,腐殖酸10.1%~24.6%,全氮0.8%~1.5%,全磷0.39%~0.71%,全钾0.61%~1.3%,还有一些富含矿物质的灰分,是优质有机肥料。三峡库区多丘陵山坡,土质条件差,应提倡大量施用沼渣。现将沼渣的综合利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石化能源的日趋紧张,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关于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比如,德国在政策支持下,通过利用秸秆牧草、畜禽粪便,建立了遍布全国的沼气工程,截止到2004年为止,建立了超过2000家的沼气工程。国外对干法发酵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德国巴伐利亚州研发出了商业实用技术。美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产沼气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作物秸秆沼气技术是沼气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不断发展成熟。发展秸秆沼气工程不仅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能解决以粪便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原料不足和产气不平稳的问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秸秆原料的预处理技术、厌氧消化工艺、工艺过程控制、反应器类型以及沼渣液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叙述,提出秸秆沼气的研究重点是发展高效原料预处理技术,开发秸秆高效厌氧消化反应装置。  相似文献   

11.
张国强 《中国沼气》1994,12(1):40-41
几种沼气综合利用模式的特点及效益张国强(河南省农村能源环保管理总站)发展沼气是科学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沼气综合利用是沼气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只有充分合理地把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起来,提高新的技术水平,发挥沼气在农业生态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中的...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其含氮、磷、钾、碳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0.3%、10%、45%。据江苏省泰兴市农业部门统计,泰兴市作物秸秆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等三大作物为主,大豆为辅。根据2005~2007年三年的统计数据,平均每年小麦秸秆约30万吨,水稻秸秆约35万吨,玉米秸秆约5万吨。合计70万吨左右。历史上,我国有着利用秸秆的优良传统——农民用秸秆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秆烧火做饭取暖。用秸秆养畜积肥还田。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一方面,秸秆利用开辟了新路子,其综合利用成为一项必须做好的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焚烧秸秆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既造成大气污染,增加了安全隐患,又破坏了土壤的生态结构,成为必须认真对待下决心解决的紧迫问题。最近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中30%用作农用燃料。  相似文献   

13.
秸秆的沼气化处理为闲置秸秆资源提供了一条最佳的利用途径,但秸秆沼气池使用中需要进行定期换料和清池大换料,以保持沼气池的产气效率。由于秸秆沼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质沼渣,如使用禽畜粪便类沼气池用抽吸式沼液沼渣出料车进行出料,工作中容易出现堵塞现象,难以适应秸秆沼气池的出换料工作需要,此问题正成为秸秆沼气推广使用的瓶颈。为此,介绍了一种抓取式秸秆出料车,解决了农村户用秸秆沼气池的出料问题。  相似文献   

14.
136.为什么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答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数量最多的副产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方法利用的秸秆量逐步减少,若不有效地处理弃留田间的这些秸秆,会对土地耕作和播种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为6.5亿t,其中约50%用作肥料和饲料,30%用作燃料和工业原料,还有约20%的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湖北宜昌地区狠抓“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全区的沼气建设得到了稳步发展。通过沼液喂猪养鱼、沼渣肥田,使1.6万农户开辟了小桔园、小鱼池、小型家禽养殖、小苗圃、小菜园,开始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年增收3000多万元、户平增收2000多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袁朝金是地区农村能源办公室的10个“三沼”综合利用示范户之一,他通过沼液喂猪-猪粪入池-沼气孵鸡-沼渣养鱼、培育果树不仅增收节支近万元,而且还带动了其它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 工作措施及成效太仓市常年种植小麦12khm^2、水稻13.33khm^2、油菜1.67khm^2,年农作物秸秆总量约20万t。自2010年起,太仓市政府根据省人大《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成立了太仓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等措施,按照“夏季还田为主,秋季回收为主”的方针,大力推广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目前,该市秸秆还田率为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相似文献   

17.
恭城县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的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恭城县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的经济评价李书军(广西恭城县农能办)胡海良(广西区农能办530001)广西恭城县自1985年以来就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十年过去了,截止1995年恭城县沼气池已推广29070口,占总农户数的51%。恭城...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对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至关重要,而沼气工程是实现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沼气作为一种清洁绿色生物质能源,能够缓解我国化石能源短缺问题。本文以烂柯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沼气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从沼气工程的规模、原料来源、原料种类及数量、设备类型、沼气产量、沼肥产量及带动相关产业等方面系统研究烂柯山秸秆沼气工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不足,进而明晰目前沼气工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沼气产量不稳定、单纯依靠沼气,经济效益甚微、缺乏完整产业链,运行管理模式不够创新等。针对以上共性问题创新提出分段式沼气工程运行模式,前端负责沼气工程相关产品的生产及运行管理,后端负责沼气沼气工程相关产品的销售。以期为沼气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相继投人1000万元用于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工作。5年来,共推广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约1万台,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拥有量达到1.4万台。2009年,西安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522.9万亩,利用率达95.8%,创历史新高。全市首次实现了三夏秸秆完全禁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例,分析其社会福利影响、不同影响因素组合下经济效益,探析影响秸秆沼气工程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而为推进秸秆沼气工程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运行效率、秸秆收集成本,沼渣是否实现价值以及政府补助对工程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以该工程个列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商业化运营尚需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