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妊娠、分娩、产褥、哺乳对于妇女来说,均可引起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别是产妇临产后的心理变化更为复杂。了解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产妇在产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促进分娩顺利进行,减少由不良心理状态引起的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为此,本文就如何加强产妇临产后的心理护理作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12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产科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及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自然分娩率更高,护理后产妇焦虑水平改善更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降低产妇的焦虑评分,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对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有较好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心理护理并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对68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分娩合并症、并发症、难产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子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分娩正常新生儿高于对照组(P<0.05)。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降低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子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孕期宣教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讨保障和促进初产妇身心健康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300例初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重点的孕期宣教心理护理干预,跟踪调查两组孕妇在体重、自然分娩的自信心、分娩方式选择、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产妇出院时的满意度,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孕期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孕妇分娩的自信心、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母乳喂养成功率等,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3~8月足月分娩产妇680例设为对照组,2005年3~8月足月分娩产妇728例设为观察组,给予观察组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实行一对一助产士全程陪护分娩及家属陪伴分娩的人性化护理,而对照组按旧模式进行常规产程处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为82.4%和17.6%,对照组分别为74.6%和2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为1.8%,低于对照组的3.7%(P<0.05)。结论施行人性化护理服务,可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出生窒息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可行走式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择730例产妇行可行走式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镇痛分娩(观察组),另选择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产妇750例为对照组。由麻醉师与助产士共同管理进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实施全程严密观察与护理,并做好并发症的早期预防。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产妇的生命体征、神经运动阻滞程度、总产程时间、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应用催产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实施可行走式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镇痛分娩过程中的产妇进行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是保证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制冰敷袋应用于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自然分娩7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制冰敷袋冰敷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切口疗效、会阴切口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产后活动情况等指标。结果 (1)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冰敷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74.4%,P<0.05);(2)观察组产妇产后4h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3)产后首次排尿时间<3h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46.2%,P<0.05);(4)观察组产妇产后下床小便、开始照顾婴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开始母乳喂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应用自制冰敷袋护理可显著消除会阴切口肿胀、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产后尿潴留,提高产妇自理能力,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缓解产妇产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9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3例和对照组141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产妇的认知、行为、心理、环境等因素进行干预,3d后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0级疼痛76例,1级疼痛32例,2级疼痛31例,3级疼痛14例,对照组则分别为40、23、48、30例,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Hc=20.67,P<0.01)。结论对产妇认知、行为、心理、环境等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产后疼痛,增加产妇舒适感,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在产后催乳及产后康复中的效果,以期帮助产妇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正常阴道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HBC-2000综合治疗仪于产后早期进行催乳及产后康复干预护理,对照组延用我科传统产后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和量、产后子宫复旧情况、尿潴留发生情况、会阴切口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催乳及产后康复方面的干预护理,有助于产妇泌乳提前、泌乳量增加,早日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并能有效预防尿潴留,促进子宫收缩和复旧,减轻产后会阴切口疼痛,促进产妇体力的恢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护理心理学近几年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心理护理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在分娩期心理护理能使产妇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精神愉快,从而加快产程进展,降低剖宫率及新生  相似文献   

11.
王翠娥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94-295,30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临床分娩的影响。方法:2009年1~4月的临产妇350例作为观察组,在进入产程后采用自我效能理论实施护理;上年同期273例临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以产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两组产妇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实施产时护理,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转轨,对住院待产妇及产程中产妇的焦虑、心理改变做了许多护理支持的研究,但对产褥期产妇心理疏导报导甚少.我院从2003年10月~2004年6月建立了孕妇学校,深入社会、家庭开展产褥期医疗、护理、保健、咨询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诊断、治疗和护理手段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发生胎盘早剥患者50例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经分析发现高血压、高龄产妇、羊水量异常、胎膜早破是产妇发生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P0.05)。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阴道出血、血性羊水等。产前诊断率为64.0%,一经发现均采取快速终止妊娠的方式,剖宫产40例,阴道分娩1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应针对胎膜早剥发病的危险因素,对高危产妇重点监测,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早期诊断,早治疗,积极护理,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模式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的对象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在产程中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全程陪伴至产程结束共204例,其中A组为镇痛组98例,B组为非镇痛组106例,并与传统交接班制助产模式进行分娩的C组120例进行对比,观察分娩结果和产妇满意度。结果:A、B两组与C组比较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A、B组产妇总产程时问均短于C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A、B两组高于C组;A组疼痛改善明显(P<0.05,P<0.01)。A组和B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的助产模式,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结合镇痛分娩更能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高危妊娠产妇住院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危产妇,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观察组)3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本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支持、膳食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妊娠结果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提高高危妊娠产妇对医院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孕妇产前抑郁心理干预护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孕妇的分娩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较低,疼痛程度较轻,顺产率高,经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则较低,第一、二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 h出血量亦少于对照组,而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孕妇产前进行抑郁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责任助产分娩新模式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1年1—6月传统分娩模式873例作为对照组;7—12月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895例为实验组:产妇宫口开张2cm后行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给产妇持续的生理、心理、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保护分娩的正常性与自然性,减少分娩时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结果:实验组的剖宫产率、宫缩乏力、产程滞产、新生儿窒息率及平均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分娩新模式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能较好地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干预和治疗同等重要,近年来我们通过多途径在分娩期对产妇进行有效心理干预,以最大程度消除产妇不良应激、正确认识分娩、主动接受分娩过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2012-09—2014-09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分娩的1 000例初产妇,年龄18~34岁;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孕周38~41周;枕位,估胎儿体质量2 500~3 900g;均无内外科疾病和产科合并症,无头盆不称。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处理和基本宣教,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自然分娩中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效果。方法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的初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按常规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的同期初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分娩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的总产程为(8.1±1.2)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2±1.4)h;观察组顺产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痛分娩法,可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母兔分娩行为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母兔的一些分娩行为,包括产仔前吃产仔箱内的垫草、搬窝、分娩过程中护理仔兔,喂奶时舔仔兔,分娩完成后护理仔兔,喂奶后掩盖仔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