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森林资源特性和社会经济特点,从该少数民族地区、原住民的社区环境林业研究入手,并结合海南五指山地区的“文明生态村”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际,旨在探索一条适合在海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参与式森林资源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拓宽当地经济创收的渠道,持续保持当地生态资源优势,为实现社会和谐、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和谐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于2007年1月8日至9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召开。论坛宗旨为“传承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经济,构建共赢平台,实现和谐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华儿女报刊社、绿色中国杂志社、中国城博会、海南省生态文化研究会、三亚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本届论坛全面展示了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今春以来,海南省干部群众及驻琼官兵积极响应海南省委、省政府号召,展开了一场城乡联动、声势浩大的“绿化宝岛百万人大行动”,全民义务种植椰树。到5月底,全省共有64.7万人次参加了种植椰树活动,共营造高效椰子基地277公顷,育苗7.5万株,植树42.8万株,是计划的214%。“绿化宝岛百万人大行动”首战告捷,标志着海南实施跨世纪建设生态省战略已全面拉开序幕。去年12月,朱镕基总理到海南视察时指出,海南的建设要抓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他提出“一定要把海南建设成椰林茂密、遍地葱绿、鲜花盛开、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4.
海南:三年恢复海防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长:用三年时间恢复海防林日前,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用三年时间恢复海防林”的有关措施。罗保铭指出,海防林建设对于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海南人民的长远利益、保障海南岸线的长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把海防林建设作为生态工程、安全工程来考虑,一步一步地实施,确保海防林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海南热带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为依据,因地制宜,设计出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热带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以发展沼气为纽带、多层次开发利用生物质,建设热带特色生态农业;热作、水果加工废液综合开发治理;“养殖—沼肥—热果”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建设;节、开、改综合建设等四项技术工程,还分析了海南热带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海南平原林业的发展,按照“两个体系”、“一个基地”,即“保护,恢复热带天然林体系,建设防护林体系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的战略布局,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实行农林牧结合,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体现了平原林业的总体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7.
《林业实用技术》2007,(9):39-39
坚持“生态立省”的海南,正在研究建立以麻风树为资源的“生物能源”基地。能源专家认为,如果充分发挥生物能源优势,海南有望成为率先进入“后石油时代”的省份。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热带林业》2002,30(3):1-1
2001年2月江总书记视察海南时发表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尽快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方向,也指明了海南林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及重大历史使命。建设生态省两年多以来 ,海南林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林业经济逐步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亮点。2001年 ,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63.4万亩 ,其中椰林工程10.6万亩 ,用材林8.1万亩 ,经济林28万亩 ,其他林16.7万亩 ,是年计划的127% ,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50万亩年度造林任务 ,实现了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目…  相似文献   

9.
2009年林权改革在海南全面铺开之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省林改工作实现了“五大转变”,即从部门推动向党委政府高位推动转变,从行政力量推动向全社会参与转变,  相似文献   

10.
12月22日,海南生态畜牧业领军企业——海南鼎盛祥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中国绿色、生态、环保的顶级食材——“藻花香猪”,其“梅肉”(上肩肉)价格高达每斤268元。作为国内首家大规模用螺旋藻喂养的生态猪,“藻花香猪”不仅为海南农产品在食品安全与高端品质保障上,树立了新的典范,也为中国更多的消费者,吃上真正的“施心肉”迈出了脚踏实地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从海南生态环境的现状出发,阐述海南生态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海南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有昌 《热带林业》1999,27(4):138-14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是实现林业现代化和林业产业化的基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海南林业科技具有热带林业的独特特色,但现状水平仍然比较低,影响着热带林业的长足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是: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林业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快企业成为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实到实处,争取廿一世纪海南林业科技有较大的发展,至2050年海南林业科技对林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现在的28%提高到50%左右,全面提高林业发展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依靠科技进步,振兴热带林业,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九五”计划及至2010年,海南林业发展将有新举措,林业科技发展将提出新的目标和面临着新的任务:必须建立起适应和促进林业发展,符合林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技体制;强化科技管理,促进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增加科技投人,加强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快出成果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不断增强林业科技实力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发展海南具有热带特点“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林业服务,逐步把海南林业建成比较完整的热带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以生态经济型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以充分发挥林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热带林业》2009,37(2):F0002-F0002
2009年4月10日,全国沿海防护林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海南召开。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交流上介绍,海南森林面积达到297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48%,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特别是去年4月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全面启动,极大地促进了海南的海防林建设。目前,全省沿海基干林带已基本合拢,对维护海南生态平衡,优化沿海地区人居环境的“天然屏障”作用已初步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速海南的开发建设,中央国发[1980]202号文枇转的《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中确定:林业部投资与海南联营二百万亩“速生丰产林”部省海南桉树丰产林10年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效益目标。总结经营方法和技术措施的有效经验并提出了今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跨世纪海南林业发展问题的浅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世纪的海南林业将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把发展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强化林业管理,实行分类经营,“科教兴林”,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建设一个比较完备的热带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林业在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南竹子产业前景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玉梅 《热带林业》2002,30(3):45-47,50
竹子最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就是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泛、产品多元化、经济价值高、投资风险小、市场潜力大。培育竹资源、发展竹产业能够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实施“退耕还林”和“扶贫攻坚”,建成新的生态旅游景观,成为“生态经济强省”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分析竹子产业发展前景与趋势,提出发展海南竹子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曼东 《热带林业》2008,36(1):46-48
概述生态环境是海南的立省之本,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加快和发展我省海防林建设,加速森林资源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发展海防林,生态环境是关键。文章将引用最新资料并结合本地实际,着重分析其现状,指出制约海防林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与此同时引用专家学者们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最新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林业产业从1978年以来,通过“三北”防护林建设,农业区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牧区封山育林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效,以林治沙效果明显,森林覆盖率从1995年的2.65%提高到现在的3.3%。为了达到共和县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根据共和县林业发展的现有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应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依据政策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林业产业。  相似文献   

20.
海南乡土树种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广翘 《热带林业》2003,31(4):51-51
乡土树种,即为本乡本土的树种。海南的气候为热带气候,海南森林的特点是热带雨林,海南乡土树种也就是热带雨林树种。热带雨林树种以四大林区为主,林区以外的树种绝大多数在林区内有分布,英国生物学家理查斯在《热带雨林》一书说“热带雨林是阔叶常绿树的老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