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再生稻种植的丰产丰收,2020年六安市裕安区在全区不同乡镇进行了不同品种间的田间示范种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总结了再生稻生产技术,分析了取得的效益及制约再生稻生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再生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晶两优华占高产试验示范及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探索出了桃源县种植晶两优华占作再生稻栽培的技术要领。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再生稻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直播—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自身研究成果及示范结果,制定出适于鄱阳湖地区直播—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四川再生稻栽培技术经过杨开渠、李实贲等几代科学家的应用研究、示范、推广、已基本普及,但再生稻杂交组合缺乏,限制了再生稻生产的发展。1997年在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启动了四川再生稻高产配套技术研究课题。1999年利用前两年初步筛选出的冈优725、冈优527等头季产量高、再生力较强的杂交稻新组合,在富顺基地进行中稻+再生稻百亩(1亩=1/15公顷,下同),超高产配套技术示范,要求两季平均亩产800公斤。其中设高产试验田,两季亩产1000公斤。同时在童寺区组织高产配套技术示范推广。设置再生稻杂交新组合筛选圃,在雅安和温江基地进行再生稻亲本材料初 杂交新组合的测配等应用研究,为大面积再生稻生产筛选出、优质、抗病的杂交稻新组合及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芜湖市湾沚区再生稻(一种两收)生产发展,本文在试验、示范技术基础上,制定了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再生稻生产成为湖南省的主推技术之一。2015年,湖南省再生稻面积仅20多万亩,2017年快速增长至210万亩。示范推广区域发展到93个县。据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汇总各地测产结果,2017年全省再生稻示范普遍高产,再生季产量比2016年增产20%左右,达到预期"一季+再生"亩产900公斤以上的目标。湖南省再生稻2017年缘何实现高产高效?湖南省再生稻首席专家唐启源介绍,再生稻有"五怕":再生季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是浙江省常山县的水稻主要种植模式之一,为筛选出适合常山种植的再生稻新品种,不断提高浙江及周边地区再生稻生产水平,提高水稻生产经济社会效益,2021年在常山县游胜家庭农场进行了18个品种(组合)的再生稻品种比较试验。本文从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抗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选出不同生育期类型的再生稻优良品种,为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Y两优9918再生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再生稻大棚育秧、两次晒田、后退单边机收等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促进了再生稻生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研究表明,选用II优航1号作再生稻种植,比作单季稻每公顷可增产2.73t,增效16%。提出II优航1号再生稻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选择佳辐占作再生稻进行示范栽培及生产试验,表现适应性、抗性、分蘖力强,效益好.该文总结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及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Y两优9918作再生稻栽培,在靖州县的示范情况,表现高产、优质、高效等特点,是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产增效的一个好模式,并就发展再生稻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重视粮食、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实现粮食安全主要措施,为此,双季稻、再生稻(一种两收)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由于再生稻种植在裕安区属起步阶段,在生产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导致产量偏低。为补齐短板,让再生稻种植能真正实现头茬和再生双丰收,2020年裕安区在全区不同乡镇、不同品种间进行了再生稻田间示范种植,通过一系列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我区再生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适宜当地再生稻种植的技术资料,积累了丰富生产经验,为今后的再生稻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建基地,集中示范 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优质中稻-再生稻高产创建集中示范活动领导小组,县农业局按照"优势区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原则,在再生稻优势主产区九龙、袁市、丰禾、龙桥4个乡(镇)公路沿线24个村落实核心示范片5万亩,建设优质中稻--再生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实现核心示范片亩产810kg的新突破(中稻亩产600kg、再生稻亩产210kg),带动全县优质中稻--再生稻产业发展30万亩.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庆元县年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其中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单产比其他稻田低20%~30%.对此,我们借鉴安徽等省地膜水稻栽培技术经验,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大田覆膜湿润栽培的试验、示范.据试验、生产调查,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两季合计增产13.7%~21.2%.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全县再生稻平均亩产达840.0kg,示范方平均亩产908.0kg.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积极推广再生稻生产技术,目前,年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1000hm2左右.由于受地理和气候影响,全县有冷浸田、烂泥田2000hm2以上,这类田再生稻单产比其他稻田低20~30%.对此,我们借鉴安徽等省水稻地膜栽培技术经验,对山区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生产开展大田覆膜湿润栽培试验、示范,取得良好增产效果.据试验、生产调查:冷浸田、烂泥田再生稻覆膜栽培比常规栽培头季增产8.8~17.1%,再生季增产24.2~27.7%,两季增产13.7~21.2%.该项技术推广,使全县再生稻平均单产840.0kg/亩,示范方平均单产908.0kg/亩.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再生稻已经成为浙江常山种粮大户增产增收的好模式。为筛选不同生育期类型适合在常山及周边地区栽培的再生稻优良品种,2019—2021年常山农技人员引进了20多个再生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中甬优4901表现出生育期短、米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不仅适宜在常山及周边作再生稻栽培,而且在浙江省宁波、绍兴以及湖南、江西等地也表现良好。为探索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2021年农技人员对甬优4901头季稻插秧密度、头季稻收割留桩高度、再生季施肥等关键技术点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百亩高产示范。本文将甬优4901再生稻在浙江常山试验示范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的技术体系,为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再生稻高产丰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就是采用一定的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较高、品质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和效益高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再生稻高产丰收措施,包括认真开展主导品种的筛选与试验示范、切实落实中稻再生稻关键栽培技术、抓示范与树样板以促进再生稻平衡丰产、强化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隆昌县通过农业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粮食总产量一直处于小幅度增长状态,尤其在中稻生产上与南京农业大学和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共同探索了一些新技术、新模式,引进试验示范了近100个新品种和多项新技术,水稻高产攻关田还先后3次刷新川东南中稻单产最高记录,2次创造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再生稻单产最高记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大面积应付式种植粮食现象仍比较普遍,这就给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隆昌县通过农业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粮食总产量一直处于小幅度增长状态,尤其在中稻生产上与南京农业大学和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共同探索了一些新技术、新模式,引进试验示范了近100个新品种和多项新技术,水稻高产攻关田还先后3次刷新川东南中稻单产最高记录,2次创造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再生稻单产最高记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大面积应付式种植粮食现象仍比较普遍,这就给粮食生产带来了诸多潜在危险,因此,针对粮食生产的现状,提出下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建议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种植的机收低留桩的再生稻品种(组合),对生产上推广的12个新品种(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608、泸优1256的再生力较强、丰产性较好,可作为机收低留桩的再生稻品种(组合)推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