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永波  祝聪  罗瑶  彭文甫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98-200,232
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学、因缺少劳动力等;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困境;以四川省茂县为例,探索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的精准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建设也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和必然路径。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属于相对特殊的地区,常规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适用性差,效果不好。本文首先探讨乡村振兴与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四川省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现状,最后针对四川省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在四川省占有很大比重,加强这些地区的科技实力对于推动四川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社会统筹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现状和不足,并结合当地新农村发展对科技的切实需求,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特色产品,开发特色产品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川省甘孜藏区是我国典型的民族地区,甘孜藏区最具优势的特色产品就是牦牛肉产品.通过对甘孜藏区牦牛肉产品进行分析,认为该特色产品开发在肉源、加工工艺、市场营销、政府政策、融资方面存在诸多制约与问题,提出应完善融资、税收等支持政策,加强肉源基地建设,提高加工工艺,完善市场营销等促进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甘阿凉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是甘阿凉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民的切实需求,是推动民族地区农产品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因此,本文作者对四川省甘阿凉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需求主体、供给主体以及外在环境3方面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  相似文献   

6.
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瓶颈,旅游业在消除贫困方面较之其他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的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人文环境方面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可以利用这种比较优势来消除贫困。在当前旅游扶贫的实践中,四川省汶川县的S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作用,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坚持政府主导、人才建设、创意驱动、可持续发展、扩大宣传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展开,四川民族地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畜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如何从理论上弄清楚主导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力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畜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牧业每增加1%,则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1.0446%、2.0452%、1.8279%。根据畜牧产业的经济学定性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导产业"带动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选取典型的生态资源富集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穷落后而发展潜力巨大的民族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现状和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地探索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资源、改善当地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甘孜州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及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01-202
在民族地区如何推进"产村相融"是一个重要课题。介绍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以打造"最美梯田"为抓手推进产村相融所取得的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其他地区推进产村相融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育扶贫被视为民族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确保扶贫路上"没有一个孩子落下",也是羌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的有力支撑。然而,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扶政策之贫:政策改善下的教育精准扶贫;扶教育之贫:贫困区教育的"施救"政策;依靠教育扶贫:贫困区教育的"自救"措施等路径的优化,可以有效促进四川省羌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动物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普格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居住汉、彝、回、布依等16种民族同胞。近年来,普格县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结合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情况制定措施,把动物检疫工作作为一种行政执法行为和动物防疫技术措施,在确保畜禽及其畜禽产品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沈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92-3994,3998
对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现状与贫困发生率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省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并呈现出贫困面广、贫困卒高、贫困程度深等特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工作已经成为该省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详细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环境,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采取社会发展优先思路.实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三兼顾;以生态建设为载体,建立农村扶贫与生态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从制度扶贫和赋权入手,让扶贫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构建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中有很多优秀的值得传承,但也有些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适应,有的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体现彝族传统文化的丧葬习俗、婚姻习俗等,通过各种形式对彝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着影响,其中有的已成为其贫困的根源。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防止返贫困现象的发生,必须重视民族文化习俗在贫困问题中的影响,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从彝族丧葬习俗、婚姻习俗、宗教信仰、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分析了其传统文化习俗对彝族贫困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确定的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中,北川、汶川、茂县属于极重灾区,黑水、理县、小金、松潘、九寨沟县等属于重灾区,以上8县都是四川省少数民族集聚较多的地区,拥有农业人口55.36万人,占8县总人口的80%。可见,灾后农牧业的重建关系着民族地区农产品自给和八成人口的就业增收,对生态恢复和社会稳定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春燕  郑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36-11538
运用索洛余值法估算得到四川省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通过纵向、横向比较,评价判断科技进步对四川省农业发展的贡献水平,为提高四川省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由"八五"的40.90%提高到"十五"的45.54%,但增长趋势减缓,与全国的差距由"八五"的正差距(6.62%)转变为"十五"的负差距(-0.14%);四川省不同区域间以丘陵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69.8%,其他地区差异不大,在41.0%~43.0%,但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要素存在较大差距,丘陵区主要靠科技进步,而平原区和山区靠物质投入和科技进步,民族地区则是靠物质投入、劳动力增长、扩大耕地面积和农业科技的综合作用;四川省农业内部各行业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种植业最高,为61.3%,其次为畜牧业(27.1%)、林业(21.9%),渔业最小,仅为17.8%,差距较大,表明科技在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的推进在当今新时代下对于国家、社会、民族地区以及人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四川省甘孜州为例,在文献资料收集的基础之上首先对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系统阐述;随后对甘孜州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分析得出甘孜州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人口城镇化"速度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三个突出的问题;最后针对突出问题分别从人口、产业和城建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12,(1):22
四川省从2011年7月开始,对大学生村干部补贴进行了调整,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生活补贴标准调整为:大专生每月1500元、本科生每月1800元、研究生每月2200元,民族地区分别增加200元。年底考核合格的,增发1个月补贴。补贴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补贴不足部分由  相似文献   

18.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四川省无公害茶园基地县之一,茶产业已成为北川种植业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更快加速稳健发展北川茶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小康,调研总结了近年来我县茶产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发展茶产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雅杰  邓继辉  孟频 《河南农业》2019,(24):27-28,48
中、高职衔接是打通职业教育通路的有效途径,而课程体系构建是其核心环节。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对提升四川藏族地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素质、精准扶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四川省农林牧渔类中职院校的调查,分析了当前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构建四川藏族地区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提出了建议。为进一步开展民族地区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0—2012年四川省36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运用数理统计、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EEMD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四川省强降水分布以及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四川省总体年平均降水量为1 039.6 mm,且年降水量总体呈递减趋势,每10年减少22.9 mm左右;中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多,东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其次,西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少。四川省降水量季节变化春季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和冬季呈现下降趋势。四川省大雨日数呈下降趋势,大约每10年大雨日数随时间会减少4.0 d。暴雨日数也呈下降趋势,大约每10年暴雨日数随时间会减少1.5 d。中部地区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均较多,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相对较少。1992年为四川省年降水量开始突变年;降水序列在年际演变过程中,存在2~3年小尺度、5~10年中尺度、20年左右大尺度这3类时间尺度变化规律。根据趋势项得出四川省年降水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