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麻玉香 《种子科技》2023,(9):109-111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种植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又被称为“柑橘癌症”,发病之后会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柑橘树死亡,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从对柑橘黄龙病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没有高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控的措施,减少黄龙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文章论述了柑橘黄龙病发生特点、发病规律,阐述了该病发生和蔓延的原因,论述了柑橘黄龙病的防控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是国内外柑橘产业头号检疫性病害。柑橘黄龙病为毁灭性病害,其病原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植株一旦感病后,可在2~5年内丧失结果能力或死亡,若不及时防治,其蔓延速度十分惊人,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只能依靠综合防治技术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正为有效防治柑橘黄龙病,确保海南柑橘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近日,"海峡两岸柑橘黄龙病防控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本次会议由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海南省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柑橘黄龙病防控与柑橘产业发展"。海南省科技厅赵庆慧副厅长、农业厅黄正恩总农艺师、台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柑橘黄龙病是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柑橘病害,柑橘黄龙病媒介昆虫——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是黄龙病防控的重点。在柑橘萌芽期,抽发的嫩芽可以为亚洲柑橘木虱提供丰富的食料并有利于其产卵,导致该时期亚洲柑橘木虱虫口量较大,所以亚洲柑橘木虱防治重点往往在春梢和秋梢期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柑橘黄龙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毁灭性柑橘病害,其疑似症状早在18世纪作为"梢枯病"在印度就有记载,我国最早于1919年在潮汕地以"黄龙病"的名字进行报道,近年来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也随之加剧,且难以根除,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柑橘树枯死,一旦得病,往往只能以清除出果园的方式来控制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赖元洪 《科学种养》2013,(11):31-31
金柑是闽西的特色水果,上杭县南阳镇是金柑的主产区,种植面积4146公顷,产量3912吨。2008年,南阳镇日新村发现金柑黄龙病病株,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病害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普查,未发现新黄龙病病株。柑橘黄龙病是由柑橘黄龙病致病细菌(类细菌),经木虱或种苗(接穗)传播后引发的传染性、毁灭性病害。根据近几年的防治经验,总结出该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科伯特生物系统公司(Koppert Biological Systems)近日在巴西上市首个防控柑橘木虱的生物杀虫剂Challenger。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携带体,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由黄龙病菌、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和柑橘黄龙病菌美洲种等造成的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Challenger的活性成分为昆虫病原真菌玖烟色拟青霉,通过直接接触害虫发挥活性。在施药后,玖烟色拟青霉的分生孢子附着在害虫的表皮并开始萌发,同时产生能够降解害虫表皮的酶复合物,最终渗透到寄主体内。  相似文献   

8.
黄龙病是存在于植物的韧皮部组织的一种病害,造成国家柑橘产业损失高达22亿美元。目前,ARS(美国农业部主要的内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对黄龙病病菌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该病菌是柑橘嫁接时,由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fri)——种以各种柑橘植株为食的有褐色斑点的小昆虫,传播的。它通过影响植物体内养分流通,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据广东省植保植检总站通报,近期,广东省农业厅分片区(粤北、粤西、粤东)在清远、江门新会、惠州龙门举办了三期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与现场观摩活动,加快推进全省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省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水平,促进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柑橘种植主产区种植业科(股)、植保植检机构80多人以及柑橘生产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近200人参加了  相似文献   

10.
<正>柑橘黄龙病严重威胁到美国佛罗里达州价值90亿美元的柑橘产业。了解黄龙病病原菌基因组成对解决问题很关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食品与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已参与绘制出了佛罗里达最常见的柑橘黄龙病病原菌的基因图谱,最近该研究人员又绘制出了在巴西发现的柑橘黄龙病  相似文献   

11.
<正>柑橘黄龙病又叫黄梢病,几乎能危害柑橘类的所有种类,是南方柑橘产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不仅使叶片转黄,还能使柑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情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甚至会造成柑橘全园被毁,对柑橘生产威胁极大。因此,应高度重视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做到防患于未然。现将该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症状表现。始病时是部分枝条的叶片黄化。在大树上黄化新梢往往最先出现在树冠顶部,这就是发病初期的黄梢症状。从局部发病发展到全株发病要一定时间,大树出现黄梢后一两年扩展到全株发病。这是黄龙病区别于缺肥、水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柑橘所和生物所共同商讨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周雪平、柑橘所所长周常勇、生物技术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蔡晶晶出席会议。周雪平指出,依托科技创新工程,植保所、柑橘所和生物所相关团队应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相互积极配合,潜心研究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进一步凝聚了柑橘黄龙病的研究力量,为柑橘产业良性发展添砖加瓦,并表示将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食品和农业科学研究院(UF/IFAS)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州柑橘种植面积的90%,以及80%的柑橘树受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感染,这将对佛罗里达州价值107亿美元的柑橘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这些种植者拥有该州大约30%的柑橘种植面积。调查显  相似文献   

14.
韦玉节 《种子科技》2023,(4):109-111
柑橘是一种芸香科经济类树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主要的柑橘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柑橘已经成为一些地区主要种植的树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随着柑橘种植面积的增大,出现的虫害种类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柑橘在生长过程中主要的虫害包括柑橘介壳虫、柑橘红蜘蛛、潜叶蛾、爆皮虫、锈壁虱等。文章分析虫害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提出科学的防治方法,希望减少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做客该所主办的"植保前沿论坛",讲述我国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防控进展。论坛由该所周雪平所长主持,该所党委书记张步江、副所长张杰、沈银书等出席论坛。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目前,该病主要分布在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台州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浙江省农科院柑桔研究所杜丹超助理研究员主持的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淡紫拟青霉菌粉制剂研制及其对柑橘木虱田间防效研究》(项目编号:121KY19)进行验收。柑橘黄龙病是当前柑橘生产上防治最难、威胁最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柑橘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全国柑橘黄龙病防控现场会在桂林市举行。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陈生斗,以及来自柑橘产业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农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代表参观了广西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兴安县界首镇兴田村柑橘黄龙病防控示范点和应用现代施药机械防治柑橘木虱的演示,下午召开了室内会议。曾衍德强调,当前柑橘黄龙病扩散蔓延已对我国柑橘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也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民持续增收,我们要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全国柑橘黄龙病防控现场会在桂林市举行。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陈生斗,以及来自柑橘产业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农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代表上午参观了广西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兴安县界首镇兴田村柑橘黄龙病防控示范点和应用现代施药机械防治柑橘木  相似文献   

19.
柑橘黄龙病病原分化及发生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韧皮部难培养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的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柑橘病害。主要综述了柑橘黄龙病菌的特性及种内分化新进展,病害的潜育期、时空动态及病害循环等田间发生特点,并从寄主植物、传播介体、生存条件等角度对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柑橘黄龙病传播介体种群消长规律和疫情动态,破解柑橘黄龙病防控问题,以主栽的早熟‘宫川’品种为重点在古城和大田柑橘园设立2个柑橘木虱监测点,采用定点定人定树定枝定时方法对柑橘木虱进行系统监测;以乡镇为单位每年在10-11月的果实显症期对全市柑橘园柑橘黄龙病进行全境式普查。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季节性消长规律主要呈三峰型曲线变化,其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年度之间和果园之间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峰值峰次差异却较大,主要受初见期、基数和气温等三要素影响所致,并建立柑橘木虱时序成若虫数量与其气温关系模型:D=0.018T+17.365(n=36,r=0.3563*)。针对柑橘木虱传播柑橘黄龙病的特征特性,摸索集成了“一挖两治”防控策略和“三防五关”防控技术。经过3年的全面应用,将柑橘黄龙病发病面积持续控制在5%以内,2008-2010年将加权平均株发病率分别控制在0.084%、0.077%、0.051%,基本达到了持续控制效果,保障了临海市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