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创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宁夏浅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于2021年列项实施。依据浅岔河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梯田标准偏低、生产道路不完善、沟道坡面立地条件复杂及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确定采取梯田提升改造、沟坡造林、沟头防护、封禁治理等措施,对浅岔河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到93.85%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65%以上,林草覆盖度达到40%以上,农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 500元。浅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符合新时期、新阶段发展的需要,是落实西吉县“四个一”林草产业发展规划及转变生产方式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麻家沟小流域位于蒲县黑龙关镇,地貌类型为黄土残塬沟壑区。流域总面积1 266.44 hm2,水土流失面积1 142.93 hm2,占90.25%。水土流失严重,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 200 t/km2。该流域综合治理属2015-2019年规划实施的水土流失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规划期内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 km2,其中新修梯田16.74 hm2,栽植乔木林74.18 hm2,封禁治理409.08 hm2,新修小型引水提灌工程1处。据测算,规划措施实施后,治理度可达到70.77%,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52.94%,每年可减少泥沙1.16万t,增加蓄水10.09万m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是我国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和发展生产的基本单元。结合英国赠款参与式中国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CWMP),探讨了参与式流域工作方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的应用,进一步摸索出一条优化的小流域治理模式,推动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管理,使小流域治理管理的模式更加优化,为今后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为类似项目的规划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怀来县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范围内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正射影像图,建立了9种治理措施的14个解译标志,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勾绘了水土保持措施图斑并矢量化,以便提取各类措施工程量,计算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以及分析水土流失消长情况。结果表明:东沟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4%,未新增强烈及以上侵蚀,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实现了双下降,林草覆盖率达到63%,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达到100%,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性的改善;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评估工作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水土保持措施配比是《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确定全省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基础和依据,对于科学制定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配置方案,以及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总结近年来陕西省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进行实际调查,根据典型小流域已有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及措施数量,规划治理面积及措施数量,推算出陕西省已有和规划治理的水土流失措施配比,并分解到陕西省现有的12个市(区)。这一陕西省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配比指标值,可为下一步市级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提供依据,也可为国家、省、以及市级政府投资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有256户964人,是全县1 56个贫困村之一,2014年人均收入不足3 000元。2014年,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湟中县拦隆口项目区在卡阳及周边5个行政村全面实施,2017年,又实施了卡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坡耕地、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11 km2,新修田间道路33 km,累计治理程度达95%以上。项目的实施,治理了水土流失,保护了水土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优化了生态人居环境,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彻底改变卡阳面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经验之一。基于G 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是目前研究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从土壤侵蚀遥感制图研究、小流域土壤信息系统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研究等方面回顾了基于G 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的发展过程,并从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研究、土壤侵蚀模型研究、水土保持规划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基于G 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把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引进世界银行与欧盟在可持续小流域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模式,帮助农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过6年建设,项目累计完成181条小流域共2 225.27 km2的综合治理任务,至项目结束时项目区年均土壤侵蚀量由1 340万t减少为978万t,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9%提高到治理后的24%,到2012年项目已实现碳汇总量45万t,预计10年后碳汇总量可达580万830万t;项目区土地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平均土地净收益从2006年的11 165元/hm2提高到2012年的16 679元/hm2,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 460元,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9.
<正>临汾市尧都区石层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属重点工程,2016年4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5月17日完工。工程总投资200万元,共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 km~2,其中,新修水平梯田2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20.09 hm~2,封禁治理377.91 hm~2,整修简易道路1.52 km。通过该项目实施,每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1.91万t,拦蓄地表径流8.35万m3,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了84.53%,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了54.85%,使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郝台子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大凌河流域凌河源项目。该流域2008年5月开工建设,2012年8月底工程建设完工。经过5 a的综合治理,共完成治理面积1 450 hm~2,共修筑谷坊53座,修作业路9.80 km。共动用土石方51.8万m~3,投入人工14.7万工日。栽植树苗99.14万株。小流域经过综合、连续和规模治理,基础效益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生态效益明显改善,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等预期目标,为我们今后治理水土流失起到了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当前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北票市于2020年春季启动了刘家杖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治理面积219.09 hm2,主要包括保土耕作、营造经济林、封育治理等措施,同时为了方便管理,规划新建2条共2 km的作业道路。综合治理后,各措施区分别设置监测点,监测工程实施效果。通过对各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现场调查,刘家仗子小流域综合治理2 a后工程效果为:年蓄水14.86万m3、年保土0.57万t,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8.72%提高到治理后的51.21%,每年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3.20万元,产生了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会宁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始终把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作为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旱作农业、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多方衔接项目,精心规划实施,把梯田建设、生态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展抓开发。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国家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入为契机,相继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一大批水土保持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17年底,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2 hm~2以上,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8.1%,林草覆盖率达到30.7%,水保防护体系综合蓄水效率和拦泥效率分别达到30%和42%,对全县及其周边小流域综合治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浑河流域乌兰察布市项目区,按照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年度实施的总体思路,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2002~2006年项目实施期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至此,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减沙效率为47.1%,保水效率为21.6%,水资源利用率由22.92%提高到4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介绍了该项目治理成效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宁都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都县自1998年被列为国家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区以来,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存面积183.4 km2。项目区年土壤侵蚀量由1997年的108.07万t减少到现在的26.71万t,年拦蓄水量5 090万m3,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抗旱减灾效益;植被覆盖率由1997年的48%提高到56.5%,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农民年人均收入由治理前的1 225元上升到2002年的1 745元,比当地平均水平高3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陇南地区自 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以来 ,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资金 1 5亿元 ,对全区 3 68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0 2 9 3km2 。已竣工的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60 %~ 80 % ,土壤侵蚀量减少 60 %以上。全区新增林地 3 0万hm2 、草地 8 67万hm2 ,林草覆盖率提高 3 0 %~ 40 % ;人均产粮 3 3 0kg ,比治理前增长 40 % ;2 0 0 1年人均纯收入比治理前净增 70 0余元 ,农村贫困面由治理前的 66%下降到 14 8%。介绍了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6.
"长治"工程对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玉保  齐实  冯明汉  赵阳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29-231,236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提高水土流失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以竣工的“长治”一期工程为例,在对三峡库区42个小流域进行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分别以粮食消费和价值消费作为人口消费标准,比较了三峡库区42个小流域治理前后的环境人口容量,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投资规模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可将三峡库区小流域分为六类,每个小流域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环境人口容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第四类小流域从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来看,合理的投资规模应为5.5万元/k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锦州市的小流域治理,历经“六五”、“七五”两个五年计划.10年来,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万亩,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9%.据已验收的小流域统计,平均植被增加30%,减洪58%,减沙62%,地下水位上升1m多,人均增收371元.取得这一治理效益的主要方略是:  相似文献   

18.
2011-2013年,朝阳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县。项目区土地总面积85.55 km2,涉及陈杖子等4条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2.93 km2,规划综合治理面积47.78 km2。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圆满完成了规划治理任务。介绍了项目实施情况、综合效益及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9.
赣州市在贡水流域水保重点治理中 ,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猪—沼—果”工程 ,建设生态小流域经济 ,推行股份合作制 ,培育治理专业大户等措施 ,有效地提高了水保治理综合效益。 1998年以来 ,该市贡水流域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95条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 33万hm2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普遍达到 70 %以上。  相似文献   

20.
闽江上游沙溪流域清流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实施流失斑治理、造水保林和封禁管护,达到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目标,通过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巡查步道和亲水平台,提升河道生态景观,增加河道亲水性,以水美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本文从闽江上游沙溪流域清流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选址、设计和组织实施取得的经验成效入手,总结小流域实施的做法,剖析了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性建议意见,为今后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