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桂育9号在广西中西部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采用2因素4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测定相关农艺性状和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最高苗数和结实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P<0.05);施氮量对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显著,A3B2处理的农艺性状最佳,产量最高(7 550kg/hm 2)。在广西中西部地区种植桂育9号时,种植密度以3.0×10 5蔸/hm 2、每蔸2苗、施氮量165kg/hm 2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化河龙贡米水稻新品种‘玉针香’、‘农香32’和‘宜优673’为试验材料,进行3种不同密度种植,设置15万丛/ hm2、18.75万丛/ hm2及22.5万丛/ hm23个处理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生育期、抗病性、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高低对水稻生育期和稻瘟病发病率影响不大,高密度种植时水稻纹枯病发病率和有效穗数增加,分蘖数和穗总粒减少;‘玉针香’和‘农香32’在种植密度18.75万丛/ hm2时产量最高,‘宜优673’种植密度22.5万丛/ hm2时产量最高;3个品种在3种密度组合种植中,以‘宜优673(A3) ’×密度B3(丛距20.2 cm)组合产量11.04 kg最高,较其他2个品种相比增产幅度在6%以上,因此‘宜优673’可做为河龙贡米首选优良水稻品种,种植密度22.5万丛/ 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梁琳 《中国种业》2020,(6):38-4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玉林市玉州区种植的5个早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早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水稻农艺性状对早稻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结实率抽穗期剑叶长度单株穗数谷粒宽度千粒重谷粒长度茎秆长度剑叶宽度穗长度每穗粒数。在玉林市玉州区水稻高产栽培中,应注重结实率、抽穗期、剑叶长度及单株穗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油菜育种中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获得高产时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油菜杂交高产组合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油菜杂交高产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杂交油菜高产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种植密度、生育期、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结荚密度、平均荚粒数、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分枝部位高。云南玉溪市利用杂种优势组合油菜高产育种工作中,在合理密植的前提下,应适度增加播种密度,并适时早播,当株型合理时,应加强对千粒重、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性状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李洋 《中国种业》2013,(3):41-43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25个杂交组合进行产量比较。结果显示,不同组合间产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在3500株/亩种植密度下筛选出7个优良杂交组合,分别比对照增产16.13%、14.77% 、10.87%、9.07%、8.96%、8.82%和8.30%。 6个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因种植密度而有所不同,种植密度在3500株/亩时杂交组合的千粒重、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与小区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郴州烟区栽培措施对烤烟新品系‘HN2146’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开展种植密度、施氮量以及留叶数互作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从农艺性状方面看,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节距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茎围、腰叶长、腰叶宽、叶面积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各项农艺性状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留叶数是影响株高、茎围、节距、腰叶长的关键因子。从产量方面看,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随留叶数的增加先减少再增加。综上,推荐的最优栽培措施组合为种植密度55 cm×120 cm、施氮量150 kg/hm2、留叶数18片/株。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玉米新品种M103为材料,设置5个水平的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都有明显的差别,玉米的株高、稳住高、空秆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穗夹角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产量性状中,穗粗、穗长、行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虚尖长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千粒重和穗行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幅度后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向下的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对甘肃黄灌区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个玉米品种,设置3种密度,于2015-2016年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种植试验得出:同一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存在差异。对宁玉524、辽单588、高玉818、先玉335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在密度9.75万、11.25万、12.75万株/hm 2处理下两年测得的数据均值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出现趋向性变化。表现为玉米的空秆率、倒伏率、株高、穗位高和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穗粗、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随密度增加有所减小。其中空秆率、茎粗、穗粗、穗长、穗粒数和产量差异显著,高种植密度对他们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玉米品比试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勇  房业英  姜家禄 《种子科技》2002,20(3):158-159
通过对本公司引进的一组玉米新品种的品比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对调查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密度、行粒数和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高适当划分试验组,以创造公平的品比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免耕山地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低纬高原山区综合评价并推广免耕山地油菜最优的种植密度,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3—2015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10个种植密度的免耕山地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倒伏指数增加,生育期、倒伏率、冻害率、冻害指数和白粉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而鸟害率和鸟害指数总体有下降的态势;(2)不同种植密度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生产力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角粒数和千粒重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不同种植密度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因子的关联度差异较大;(4)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推荐低纬高原山区免耕山地油菜最优种植密度为30万~36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新品种襄玉1317为材料,采用4个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影响显著,密度间F值达极显著水平;(2)株高、穗位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行粒数、穗长和穗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秃尖长、空秆率、倒伏、倒折随着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穗行数和千粒重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有所降低;(3)M2是最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张胜 《中国种业》2018,(2):88-88
介绍了海岛棉新海50号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产量性状,指导农户采用合理的大田管理措施,确保丰产、优质。适宜在南疆早熟长绒棉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高油花生品种开农88、开农99夏播种植的最佳密度,设置6个不同的密度水平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密度的增加,花生的荚果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密度16.5万穴/hm2水平下,不但荚果产量最高,饱果率、百仁重、出米率、单株产量等性状也最优,能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协调生长。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中,开农88农艺性状整体较为稳定,百仁重变异系数最大(9.94%);开农99的分枝数、荚果产量、百仁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36%、11.30%、10.95%。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中,开农88和开农99的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单株产量等性状均是影响荚果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最大程度发挥开农88和开农99产量潜力,建议在河南及周边地区夏播种植密度为1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薏苡最佳密度为10 672株∕hm2(行距×窝距=60cm×50cm),小区(面积15m2)产量最高达到7.77kg,比其他3个处理高10.04%~21.24%,差异性显著。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薏苡分蘖、拔节、开花、成熟等生育进程随密度增大呈提前的趋势,薏苡分蘖期株高、成熟期株高、有效穗等农艺性状随密度增大而成增大趋势,成熟期茎围、单株有效茎蘖、千粒重、穗粒数随密度增大而呈减小趋势,薏苡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5.
张毅 《中国种业》2017,(6):50-51
以安薏1号为材料,采用双因子裂区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安薏1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最佳处理组合为A_3B_3,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施氮量为300kg/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玉米覆膜直播合理密度,以中单808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覆膜直播栽培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种植密度为35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能有效增加水稻有效分蘖数、株高和穗长,保证有足够的收获穗数;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品种安豆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度、无效分枝数呈增加趋势,有效分枝数呈减少趋势;紫斑率、褐斑率、虫食率、瘪粒率呈增加趋势,完好粒率呈下降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单株粒重及百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为1.8万株/667m2时产量最大,每667m2达135.62kg。  相似文献   

19.
抗旱水稻品种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筛选适宜冀东滨海稻区种植的耐旱水稻新品种,通过水作和旱作栽培模式下与作物生产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指标(如生育期、产量性状指标等)的变化,探讨了21个水稻稳定品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栽培稻旱作较水作生育期延长、株高降低、穗长缩短,产量降低,影响旱作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每穗粒数。通过抗旱力指数法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认为稳定品系wd1、wd11、wd10、wd12属于中熟品种,产量稳定,综合性状优,是适宜旱作的稳定品系  相似文献   

20.
选择当地主推的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在3种不同种植密度下,分析穗部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产量随之增加;行粒数、穗长、穗行数、秃尖长对产量的影响最明显,百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次之。穗粗与产量不相关。说明在适当增加密度的情况下,增加行粒数、穗长等穗部性状提高玉米产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