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高效益驱动下,陕西大荔设施冬枣面积逐年增加,至2020年底,全县设施冬枣面积发展到40万亩,产量50万t,产值44亿元。生产中,很多枣农只重视生长期管理,忽视了采收后管理,导致设施冬枣出现树体早衰、二次枝老化、产量降低、商品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影响质量效益。钢架棉被大棚冬枣采收结束后,外界气温还高,地上部分叶片光合作用还在进行,有机养分积累没有停止,此时更需加强枣园管理,尽快恢复树势,增加树体储藏养分,保证下年冬枣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7月,冬枣销售刚刚开始,陕西大荔羌白镇张全喜的"新禧种植家庭农场"就双喜临门。一是与日本和俄罗斯的客商签订了出口65万kg的销售协议,让名扬全国的"大荔冬枣"走出国门;二是与全国最大的超市水果供应商佳沃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150万kg的购销合同,解决了合作社社员的销售之忧。张全喜的"冬枣农场"地处大荔县羌白镇八鱼村。张全喜,这位看上去非常干练的小伙子,多年来一直在外地打工,2011年回家过春节时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省临猗县是全国枣树种植三大县之一。枣产业是该县农业一大支柱产业。枣树面积20万亩,其中临猗冬枣面积18万亩。临猗县枣农从2010年开始搭建冬枣大棚,截止到目前,各种棚体类型的设施面积已达10万亩,临猗冬枣设施占比约50%。勤劳智慧的临猗枣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冬枣设施栽植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8月15日,看着900 kg冬枣被顺利送上飞往加拿大的航班后,陕西大元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云豹长长地舒了口气。作为陕西唯一一家拥有冬枣出口资质企业的负责人,他对每一批发往国外的冬枣都格外上心。陕西大元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所在的大荔县是全国冬枣产出大县,但大荔县的冬枣却是墙内开花墙外并未飘香。让贴着"大荔冬枣"标签的产品走向国外市场,是10多万枣农多年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枣树栽培历史2 000多年,是全国枣树发源地之一。现有冬枣42万亩(其中设施冬枣35万亩),销售收入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1/3,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2019年大荔冬枣品牌经营力居全国第一,2020年大荔冬枣品牌市场影响力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陕西大荔产区部分大棚冬枣出现萌芽不整齐现象,甚至有些二次枝上的枣股也不萌芽,使后期的摘心、抹芽、施肥、用药等管理难度增加。笔者总结了大棚冬枣萌芽不整齐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1大棚冬枣萌芽不整齐的主要原因1.1不注重采后棚体管理据调查,大荔县70%以上的大棚(水泥支柱钢、竹骨架)冬枣种植户在果实采收后不揭棚膜,使得棚内光照不足,影响后期发育。据测定,目前生产上采用的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陕西省大荔县设施农业产业迅猛发展,设施甜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底,大荔甜瓜种植面积2.8万亩,亩均收益1万元以上,主栽品种博洋9号皮薄肉厚、糖度适中、清香酥脆、果个均匀。经过实践,采用塑料大棚多膜覆盖吊蔓立体高效栽培技术,大荔甜瓜上市时间可以提早到5月上旬,较传统栽植模式提前上市10~15天,亩均增收8 000元以上,大大提高了瓜农的种植效益。现将大荔大棚博洋甜瓜多膜覆盖优质高效设施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大荔专注设施农业发展20多年,已成为"西北设施农业第一县",享有"东有寿光、西有大荔"的美誉,设施农业成为大荔对外宣传的名片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截至2017年,大荔设施农业面积已发展到3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3万亩,拱棚33.7万亩。1发展历程1.1启动1993年,位于洛河畔的冯村镇船舍村,作为全县设施农业第一个示范点开始启动。该村两委会领导带领部分村民赴山东取经,回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陕西大荔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创出园区建设多元发展模式,延长了产业链条,"三产"融合互动发展,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发展现状大荔古称同州,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黄河、渭河和洛河在此汇流,灌溉条件优越,光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有"全国设施冬枣第一县"、"西部设施农业第一县"之称。近年来,大荔县按照"扩张规模,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欣雨 《西北园艺》2005,(3):37-38
冬枣以其品质优、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一上市就被大中城市的高层次消费者所青睐,曾在上海、北京售到100元/kg的天价。从2000年开始,在渭南黄河生态园的引种带动下,陕西冬枣栽植区域很快向大荔、临渭、蒲城、三原、富平、礼泉等县(区)辐射,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仅陕西省近年发展种植的冬枣面积已达1.67万hm^2(25万亩)左右,产业规模初步形成。但从近两年冬枣种植户的生产效益来看,同样是种冬枣,因为管理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的差异,经济效益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1.
1试验的基本情况 冬枣是鲁北地区重要的果树树种.成林面积已达7万hm^2.年产值达数十亿元。但近年来冬枣的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本试验旨在探求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新技术。试验于2008年4月14日至11月20日进行.地点在滨州市沾化县下洼镇石营村罗新民、罗新强冬枣园。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陕西大荔大棚冬枣生产中普遍出现叶片黄化、花蕾少、质量差、落蕾量大、花量少、坐果率低、成果差等现象,个别冬枣棚内空枣吊占70%~80%,甚至整园空树,不坐枣。笔者分析了大棚冬枣落花落果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1原因分析1.1棚体建造不合理大荔的冬枣大棚建造沿用了西甜瓜、哈密瓜设施栽培中的棚体建造模式,用于生产冬枣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骨架结构不太合理:脊高和跨度比例小,棚体空间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柑桔热”席卷我国南方各省。全国柑桔栽培面积1986年已达1074.1万亩,居世界第一位。1985年全国柑桔产量180.6万吨,1986年突破200万吨大关,达262.2万吨,居世界第六位。估计1990年全国柑桔栽培面积将由1986年的760万亩,增加到1300万亩,产量450万吨,从而使我国柑桔产量跃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栽培面积达到1800万亩,  相似文献   

14.
刘华才 《长江蔬菜》2021,(17):21-23
钦州辣椒规模化种植已超过30年,年均冬种面积10万亩(0.67万hm2),产量20万t,自2020年开始成为全国最大的冬种辣椒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有名的"南菜北运"蔬菜基地.2019年"钦州辣椒"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公共品牌,促进了辣椒产业发展;2021年钦州辣椒全市种植面积达15.7万亩(1.05万 hm2).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来,春暖式大棚冬枣生产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大棚冬枣坐果稳定、产量高、上市早,经济效益明显。据调查统计,大棚冬枣较大田冬枣早上市15~20天,亩销售收入增加1倍以上。但大棚冬枣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果形不周正、着色差、含糖量低、品质下降等。针对上述情况,特提出如下改进方案:1压低树高,留足通风空间棚高的设计要与种植密度、树形结构相结合,在北方地区,由于春秋两季容易出现大风气候,所以,大  相似文献   

16.
正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害虫,多危害桃、苹果、梨、山楂、枣等落叶果树。我们调查了陕西大荔县冬枣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1发生情况2019—2020年,陕西大荔县冬枣主产区桃小食心虫爆发。2021年6月中旬,我们在大荔防雨棚冬枣园的枣树树盘周围发现大量桃小食心虫老熟幼虫。  相似文献   

17.
<正>沂南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沂南黄瓜"色深条直、脆甜清香。当地技术人员通过采用全程控制健康栽培方式进行管理,植株几乎不发病,每667 m2减少农药用量30%。山东省沂南县自1934年开始种植黄瓜,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温室大棚黄瓜,目前,全县黄瓜种植面积达2.3万 hm2(34.5万亩),总产量260万t,其中日光温室黄瓜面积1.3万 hm(2 19.5万亩),早春大棚7 000 hm2(10.5万亩),实现了全年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早春大棚甘蓝—甜瓜—夏秋露地花椰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是我们结合西安市阎良区实际创新并总结出的一种设施瓜菜高效利用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设施塑料大棚和土地,推广种植面积达3 000亩以上,亩总效益2.2万元左右。甜瓜是阎良区主打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1万元左右。大棚甘蓝和秋露地花椰菜(散花菜)在当地早春和秋季均有一定种植面积。早春大棚甘蓝一般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在7 000元左右;秋季花椰菜一般亩产量2 000~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甘肃省果园面积已达325.8万亩,产量达59.6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78.9万亩种21.2万吨。其中苹果面积226.6万亩,产量31.5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54.2万亩和14.0万吨。梨园面积53.9万亩,产量11.6万吨,居全国第五位,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6.3万亩和5.3万吨。杏产量已达8.2万吨,也居全国前列。其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陕西大荔县赵渡镇未农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在这里谈谈我们管理冬枣的几点体会: 1)施好肥.冬枣栽培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早熟、个大、稳产、着色好、口味浓甜脆.群众说得好:"要想枣好,上好肥料",每生产100 kg冬枣需施纯氮1.5 kg、纯磷1 kg、纯钾1.3 kg,氮、磷、钾比例为1.5∶19∶1.3,这几年我们合作社施肥全部选用的是陕西沃盈化肥有限公司的"沃盈"系列肥料,效果不错.比如,大荔县"劳模"赵渡镇赵渡村六组高丛敏老人6亩冬枣去年收入7万多元,比别人每亩多收入3 000~4000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