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安市现有条桑面积4000hm2,每年生产桑条4.5万t,其中相当一部分作为柴烧掉。从2002年起引进了桑枝生产黑木耳的栽培技术,使条桑的综合利用上了一个新台阶。黑木耳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的美称。桑条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桑树中含有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等特殊成分,培育的黑木耳具有降糖减酯、抑醇防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是21世纪的保健食品。桑枝黑木耳栽培效益较高,1kg桑枝可产黑木耳1.5~1.8kg,晾干木耳0.15~0.18kg;1hm2成龄桑园产干桑条5250kg,产干木耳945kg。1培养料的准备培养黑木耳的桑枝最好用存放一年以上的不发霉、…  相似文献   

2.
引进东北优质黑木耳菌种及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结合阳城气候条件,进行桑枝黑木耳代料栽培生产实践。文章介绍了桑枝黑木耳生产工艺及技术流程,分析了阳城县桑枝黑木耳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湖州地区利用桑枝屑栽培的黑木耳品种,本文通过对6个黑木耳菌株在PDA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桑枝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情况及子实体产量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黑木耳916、神农7号菌丝粗壮有力,菌丝生长快;在桑枝屑培养基中,黑木耳916菌丝生长最快,神农7号次之;在子实体产量上,黑木耳9...  相似文献   

4.
通过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枝黑木耳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 ,DNJ)的含量.结果表明 ,用芴甲氧酰氯(FMOC-Cl)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DNJ ,选择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乙腈-0 .1% 醋酸(体积比55︰45) ,流速为1 .0 mL/min ,UV检测波长为254nm时 ,DNJ-FMOC 的峰面积与DNJ浓度呈高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 .9966 ,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稳定的、快捷 ,适合桑枝黑木耳等桑枝食用菌中 DNJ含量的检测.普通黑木耳不能自我合成DNJ ,但对桑枝中的DNJ有较好的富集能力 ,桑枝黑木耳中DNJ含量高达0 .3854% ,可利用桑枝黑木耳等桑枝食用菌对DNJ的富集能力来提高桑枝食用菌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食用菌和中药材是当地的主导产业,食用菌栽培与中药材种植争地矛盾一直较为突出。该县冷水、仁川等地是传统的种桑养蚕区,食用菌的栽培规模占全县的50%。目前有桑园267 hm2,每年约有3000 t的桑枝条,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2012年开始,磐安县冷水镇开展桑园—桑枝黑木耳套种生产模式的推广,有效缓解食用菌用地紧张,同时增加冬季桑园和桑枝的利用效率,提高种桑综合经济效  相似文献   

6.
黄墩桑木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志华 《蚕桑通报》2011,42(2):61-62
海宁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农业生产上一项传统的支柱产业。近年,桑枝黑木耳生产为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009年,海宁市斜桥镇黄墩村村民,筹资组建了黄墩桑木耳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7.
周丽  王一 《中国蚕业》2023,(1):61-67
近年来,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桑枝能够代替传统原料栽培多种食用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利用桑枝作为基质材料栽培食用菌的优势,围绕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基质配方筛选、6大主要食用菌(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杏鲍菇、毛木耳)的桑枝栽培生产技术、桑枝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关于桑枝栽培食用菌对桑枝活性物质富集作用方面进行了综合叙述,针对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存在的原料收集和粉碎难度高、菌种适应性差异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合作提高桑枝收集、处理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加大对适应桑枝栽培食用菌菌种的驯化、引进及栽培基质中最优比例的筛选,加强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集成研究及示范推广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桑枝栽培食用菌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推动桑枝栽培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栽培黑木耳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主要用椴木和栎木栽培。这不仅需要大量木材,而且随着椴木、栎木的大量砍伐,一些山区局部的小气候受到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近年来,为探索食用菌生产的新途径,各地发展了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为代料栽培的方法,但将桑枝条作代料塑料袋栽培黑木耳未见报道。为了充分利用大量的废桑条,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笔者于1989年进行了桑枝屑装入塑料袋作为代料栽培黑木耳的试验。现将试验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的美称。桑枝(条)含粗蛋白5.44%;纤维素51.88%、木质素18.81%、半纤维23.02%、灰分1.57%,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唐本草注》记载记载:桑、槐、槠、榆、柳,此为五木耳,而以桑为上乘。因桑树中含有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等特殊成分,培育的黑木耳具有降糖减脂、抑醇防癌、增强免疫等功能,是现代黑色家族的重要成员,是21世纪的营养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开化县长虹乡长川村利用桑枝与树枝混合栽培黑木耳,并在桑园地养土鸡,开展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桑蚕、黑木耳、鸡、蛋共同发展,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桑园产出多元化。三年来,经验不断总结,技术不断改进,生态种养初显成效,影响力辐射面逐步扩大,农民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对果桑大棚种植与露地栽植、大棚养蚕与室内养蚕和露地果桑园内套种桑枝黑木耳等立体种养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10果桑用钢架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果桑大棚种植总产果量比露地种植增产6.5%,桑椹成熟期比露地种植的提前13 d,由于上市早,价格高,收益可增加50%以上,同时可有效地推动果桑的休闲观光、生态采摘;果桑大棚养蚕与普通室内养蚕相比,上蔟、采茧时间均比在室内饲养提前,产茧量与产值均增加7.8%,有利于规模经营,节约劳动力;露地果桑园内套种黑木耳经济效益明显,每667 m2果桑园可摆放桑枝黑木耳菌棒7 500只,可收获干木耳1 125 kg,纯收益3.5万元以上。"桑椹采摘、大棚养蚕、桑枝种耳、菌糠作肥"这一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桑叶、桑椹、桑枝及土地空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大幅度提高了蚕农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黄河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使三门峡地区椴木食用茵栽培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食用菌业也一度陷于危机。近年来。三门峡地区植桑养蚕规模迅速扩大,桑树枝条每年要平茬1次,剪下的桑枝扔在田间地头焚烧或沤掉,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桑枝木屑资源。我们用桑枝木屑与栎树木屑按不同比例组配成不同的配方,进行优良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1.1 桑枝木屑:选冬伐桑树枝条,通过切片粉碎晒干的木屑粉。 1.1.2 栎树木屑:为当地产5~15年生青冈栎和桦栎粉碎的木屑。 1.1.3 黑木耳菌种:黑木耳栽培种由卢氏县狮子坪乡向阳食用菌种厂提供。 1.1.4 栽培袋:栽培袋使用15cm×30cm×0.04cm的高  相似文献   

13.
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叙述了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主要种类及工艺,指出了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存在的原料资源分散、处理成本高、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缺乏人才和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对菌种的开发研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的普及等加快发展桑枝生产食用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桑枝是蚕茧生产中的大宗副产物。蚕桑产业是镇巴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利用桑枝木屑生产食用菌对提振蚕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桑枝副产物的利用价值,阐述镇巴县桑枝食用菌生产的开发潜力,探讨适合镇巴县的桑枝食用菌生产模式及发展策略,为镇巴县蚕桑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开化县位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县域面积2236 km2,辖18个乡镇(建制镇9个)255个行政村,总人口35.06万.县域版图的85%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林总面积19万hm2,森林覆盖率80.4%,林木绿化率81.1%,有独特良好的环境气候,对蚕桑生产和栽培黑木耳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2012年全县有桑园面积823.3 hm2,养蚕种16500张,产茧742500kg,蚕茧收入2673万元.从2007年开始,我们与蚕农、菇农一起商讨,利用桑枝种黑木耳,增加蚕农收入,提高蚕农积极性,经过五年的努力,2012年开化县蚕农用桑枝生产黑木耳已达360万棒,产木耳270万kg,产值162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桑枝地板加工技术与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桑枝地板开发利用现状、桑枝木地板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等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后,提出桑枝地板开发利用有生态效益优势、经济效益优势和产品技术优势等,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 栽培桑树长期以来是为了利用桑叶饲养蚕儿,以生产蚕茧为目的,因此栽桑、养蚕、产茧仅是利用桑树的一部份生产物,对桑枝和蚕沙过去也仅用枝皮造纸和蚕沙提取叶绿素,近年来则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致使当前亩桑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很快提高。为探讨提高亩桑的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巩固发展蚕桑生产,我们从1987年春开始,开发利用桑树枝条和蚕沙资源,加工成木屑粉,以此为主料,配以蚕沙等塑袋栽培黑木耳和  相似文献   

18.
桑枝是蚕桑生产中一大副产物,全国年产桑枝可达1 200万t,桑枝屑与杂木屑成分相近,作为香菇生产基料开发,既是发展蚕桑产业的需要,也是发展食用菌产业及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本文从桑枝特点、桑枝栽培香菇试验及栽培技术方面阐述了桑枝栽培香菇研究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桑枝栽培香菇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桑枝经过加工处理,可制单宁、人造绵、纤维板等,也可作食用菌培养料。四川蓬安县蚕桑示范场任波等做了桑枝栽培平菇和银耳试验,认为桑枝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料。用桑枝生产食用菌方法简单,投资少,收效高。从接种到收获只需35天,每50公斤干桑枝可生产银耳7.5公斤,干平菇9公斤;食味  相似文献   

20.
黄贤帅 《广西蚕业》2010,47(3):61-64
本文比较几种桑蚕产品(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的经济效益,并指出蚕茧、桑枝食用菌和果桑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广西蚕茧生产提高效益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