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善升 《山东饲料》2013,(2):108+151
我国大学开设韩国语教学已有20多年的时间,高职院校开设韩语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延承了本科院校的做法,但因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及接受的程度与本科不同,学科的定位和课程的设置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还关系到这个专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人才的需求已由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对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理工科院校专为理工农医类学生开设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写作课,具有科技写作的普遍特点。其教学工作是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类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农牧院校培养出适应和满足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英语学习与学习者学习需求和专业目标需求脱节的问题,对此学界呼吁开设ESP课程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文中分析了ESP课程与双语专业课程内涵的联系与差异,针对国内本科院校ESP课程设置的现状,对本科院校ESP课程设置做出分析,并对本科院校开设ESP课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重视两课教学,确保学生能学到系统、全面的知识;此外,学校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开展相应的公选课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技工院校则是培养技工人才的主力军,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所以技工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需要在营造创新氛围、开设创新课堂和主动参加创新大赛等多种手段来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将电磁场仿真技术作为学科拓展课程对非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本文总结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可以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发展很不均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滞后,学生数学素质差异较大,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本文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以阐述,说明了高职商科院校采取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如何优质高效地开展通识教育做出了分析,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洁昕 《科技视界》2022,(7):162-165
随着创业创新教育的不断推广,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程,也是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的责任,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上还不完善.因此为推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文章剖析高职院校创新创...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开设的素质拓展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品性修养,培养兴趣爱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高等学校素质拓展课开设原则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当前素质拓展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质量优化的视角提出提高素质拓展课开课实效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愈益提高,不仅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药行业与人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社会高度关注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要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医药人才。诸多消极因素对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高职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素质状况令人堪忧。本文浅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