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桩基挡土墙是指在公路设计中由于挡墙下地基土覆盖层过厚且地基承载力不足,为避免将挡墙置于不稳定的土层上,或避免挡墙基础埋置太深,采用桩基础上设置承台,并将挡土墙设在承台之上,使挡墙获得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的一种路基支挡构造物。桩基挡土墙在目前国省干线公路水毁修复和灾害防治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能够彻底解决高填方滑坡、坍塌地质灾害的处治难题。通过对我局已实施的国道212线桩基挡墙路段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发现桩基挡墙对治理高填方路段的滑坡灾害效果非常明显,处治路段的路基路面稳定,避免了采用常规措施处治后路面再次下沉的问题。本文就结合2015年陇南公路管理局G212线角弓至罐子沟段维修改造工程实例,对桩基挡墙的施工工艺做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处治措施,对公路养护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灾害也在与日俱增,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我国山区公路较多,地质条件复杂,再加上气候多变、人为开挖的影响,比较容易造成灾害的发生,比如滑坡灾害,就会对公路造成灾难性破坏。面对频发的公路滑坡灾害,如何进行应急处置和灾后防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公路滑坡灾害的应急处置及灾后防治研究提出简要综述和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百隆高速公路K98+580~K98+890左侧路段高边坡滑坡地质水文情况,结合滑坡机理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菏泽市干线公路二灰碎石基层病害处理的工程实例,介绍二灰碎石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并阐述了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路水毁是一种对公路交通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山区公路,每到雨季就有很多的路基、路面、桥涵等遭受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中断交通。本文叙述了几种公路水毁对公路的破坏,针对我段管养的G213线K89-K160段山区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破坏所采取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将有效对山区公路水毁起到根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海省某山区公路K36滑坡的概况,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变形特征等综合分析了滑坡的性质,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认为该滑坡浅层处于缓慢滑动阶段,中层处于蠕动挤压阶段,并据此提出了设置抗滑桩和仰斜排水孔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路滑坡的治理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困难的灾害防治工程。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公路滑坡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总是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结合文献资料,介绍了滑坡治理的主要措施,对某工程案例中的滑坡治理方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公路管养工作中,科学合理实施生命防护工程,有利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事故率,本文就宁夏南部山区公路实施生命防护工程的必要性及常见有效防护措施,做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0.
余洋 《山东饲料》2014,(12):320
近些年来,我国为了改善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政府新办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来促进山区与外界的沟通与发展,特别是修建山区的交通公路,这是山区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山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在山区修建公路还比在平原地区修建公路有着更多更复杂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山区公路的修建中还有这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处理解决,基于这种深刻的背景,本人以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寻找山区公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具有力学强度好、行车平稳、低噪音及易于机械化施工等优点,已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然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一般的设计寿命为15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修建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迫切需要进行维修养护。本文针对近些年国内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裂缝病害,通过对目前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害分析,归纳总结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对常见的裂缝病害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针对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传统的处治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沥青路面再生维修技术的处治方法 ,此方法的推广,有利于推进公路养护的进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各种损害中,由水引起的是最主要的一种病害类型。通过研究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80%左右与路面水稳性有关,即使在干旱的西北,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损害问题,这种水损害问题已经成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最重要的"元凶"。因此,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原因和相关处治措施,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的类型原因及其处治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为甘肃公路尽可能防止水损害提出自己的建议,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区往往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在这一情况的影响下,山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均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山区公路建设工作便显得极为重要。本课题笔者在分析山区公路沥青路面的破坏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山区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山区公路建设工作的完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永梅  傅卫华 《山东饲料》2014,(12):292+29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的大量物流,运输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公路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山区公路路基沉陷注浆加固的机理、注浆机具的选择、注浆材料的选定以及主要注浆施工工艺及效果检查等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来论述山区公路路基沉陷注浆加固施工技术的要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文章通过对软土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质的描述,并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堤防失稳的破坏机理,进而提出了公路软土地基加固的处理要求和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塌方、岩爆、大变形等事故可以说屡见不鲜。文中探讨了塌方产生的原因及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G215线当金山路段的山区公路行车情况与自然因素,总结了山区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养护施工、动态养护、预防性养护、提高管理水平等内容作了介绍,通过加强该路段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可保障行车安全,提升山区公路工程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是目前公路建设中最常用的路面类型,根据公路等级的不同,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寿命分别为10年、15年和20年。可是近年来陇南境内地震、水毁等自然灾害频发,大量灾后重建项目的陆续实施使得交通量持续增长,车辆超载现象普遍,造成沥青路面在正常使用2-3年后就出现裂缝、松散、拥抱、沉陷、坑槽等各种病害,根本无法满足路面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如果沥青路面病害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治,将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度,甚至危及道路运营安全。如何正确分析沥青路面病害成因,采取切实可行的病害处治措施,有效保护交通灾后重建成果,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成为当前各公路养护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结合国道212线麻子川至宕昌城养护维修工程实施情况,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形成原因及维修措施做简要分析和汇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某公路路段出现开裂和局部沉降的原因,并提出了其处治方法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