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吕惠序 《养猪》2014,(6):86-88
细节决定成败!笔者在多年的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一些养猪场在养猪生产、兽医卫生、病猪诊治等工作细节中存在诸多失误之处,现举30余例,希望养猪从业人员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增加养猪效益。(1)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不设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没有消毒液,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不定期消毒,消毒走过场;没有出猪台,拉病死猪的车随便进入生产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工作服长期不清洗,藏污纳垢,成为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1 消毒意识薄弱 猪场不设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没有消毒液,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消毒走过场。正确的做法是在场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侧门设消毒室,经淋浴室或消毒室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每幢猪舍门前设小消毒池(桶),进、出猪舍时脚踏消毒。  相似文献   

3.
<正>1生物安全意识薄弱,猪场不设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没有消毒液,或消毒药长期不更换,消毒走过场。正确的作法是:大门口设消毒池,侧门设消毒室,经淋浴室或消毒室更衣、换鞋后方可进入。每幢猪舍门前设小消毒池(桶),进  相似文献   

4.
正1消毒存在的问题1.1不重视消毒很多小型养殖场没有建立消毒制度,没有作消毒记录,其进场口没有消毒池,有的虽有消毒池,但池中没有消毒液或消毒池太小、太浅。有的猪场没有消毒室,有的虽有消毒室,但没有消毒设备,任由人员和车辆出入。1.2消毒不规范有的猪场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物或消毒用量不按说明随意添加,有的猪场长期不清扫,造成粪便堆积。1.3消毒不彻底有的猪场消毒只是应付,喷  相似文献   

5.
1 奶牛场卫生防疫。牛场应建围墙,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消毒池内设置2%氢氧化钠液或0.5%过氧乙酸等消毒药液,药液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非牛场工作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场区,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要更换工作服、胶鞋,不能携带动物、畜产品、自行车等物进场。牛场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上班穿工作服、带工作帽,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凡检出有布病、结核病等,应调离牛场。  相似文献   

6.
正加强人员及车辆出入管理:非本场人员和车辆不准随意进入场区,场区入口设消毒池和消毒室,及时更换消毒液。场内车辆经消毒后方可进入,人员更换专用消毒工作服、鞋帽后方可进入。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饲喂工作,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冷水,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8.
l一般性的预防措施 (l)养猪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有院墙和门,设更衣室、消毒室和消毒池等; (2)猪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当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回生活区时,必须把工作服和工作鞋放回规定地点,不得穿出生产区,以防止污染病原微生物; (3)应当控制人员的频繁出入,非饲养员尽量少进生产区; (4)猪场门口设消毒池,池内放消毒液或用消毒液浸湿的锯末。消毒液可以选用来苏水3%水溶液,或2%~3%的火碱水溶液,或3%的克辽林水溶液; (5)不准把任何生肉带进猪场,以防止带入病原微生物。2猪引种时的防疫措…  相似文献   

9.
<正> 在牛场管理中应坚持"防病重于治病"的方针,防止和消灭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代谢病,使奶牛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延长使用年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1 日常的预防措施奶牛场应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2%~4%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更换工作服及鞋帽,经消毒室消毒后才能进入。  相似文献   

10.
73.建立消毒制度不容忽视 消毒是奶牛场保持奶牛健康和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措施。但有不少奶牛场(户)缺乏消毒观念,门口不设消毒池,有消毒池也无消毒液,不进行消毒,这必须改正。消毒一般分以下三种:(1)经常性消毒: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装紫外灯,消毒池内放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来,我们审查规模养猪场动物防疫条件时,发现消毒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问题1.1消毒布局不合理在对申办的210个规模猪场的现场审查中,只有7个大型养猪场有消毒池,12个场有更衣消毒室,其设置也不规范;场区大门没有消毒池,消毒池只设置在生产区入口处,更衣消毒室设置在场区门口,每栋猪舍门口也没有消  相似文献   

12.
我场是年饲养基础母猪200头的养猪场,几年来一直以“防疫就是生命”为宗旨,进行养猪生产,三年来使仔猪成活率由70%提高到90%,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仅去年纯收入43万元。具体综合防疫措施如下。 1 划分净区与脏区 以消毒室为界,消毒室以内为净区,消毒室以外为脏区,生产人员经过消毒室更衣换鞋洗手、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可进入净区,所有脏区人员、物品、车辆未经消毒不得进入。 2 增加消毒设施 我场原有消毒室为更衣、换鞋同室进行,没有消毒池,饲养人员上班时所穿衣服、鞋与防疫服、鞋直接接触,容易造成病原菌的污染而带入净区。现改为二次更衣换鞋。具体做法:生产人员上班时先脚踏消毒池内垫物数次,紫外线灯  相似文献   

13.
供港活牛疫病防制工作涉及到活牛由牛场→中转站→深圳北站的各个环节。若稍有不慎就可能使供港活牛染发疫病,在深圳被宰杀作无害化处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结合实践经验,制定出确保河南省供港活牛安全无疫的综合防制措施,收到显著的效果。   一、供港活牛育肥场的消毒防疫工作   1.进场人员消毒。育肥场与生产区入口处都必须建立消毒室和消毒池,所有出入人员都必须经过消毒室和消毒池。特别是进入生产区人员必须在消毒室换鞋、更衣并经紫外线消毒 15分钟后,趟过消毒池,方可入场。   2.场区消毒。牛舍可采用 0.5%的强力…  相似文献   

14.
<正>1禽场入口消毒1.1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消毒池,车辆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池内放入2%~4%的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3次。有条件的可在生产区出入口设置喷雾装置,喷雾消毒液可采用0.1%的百毒杀溶液、0.1%新洁尔灭或0.5%过氧乙酸。1.2消毒室生产区入口要设置消毒室,人员和用具进入要消毒。消毒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每立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渐显露出来,如:经营者防疫意识淡薄,滥用疫苗,忽略场内消毒工作等。笔者现将多年来所采取的消毒、驱虫、免疫以及无害化处理的相关技术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消毒1.1猪场设场门、生产区门、猪舍门三道消毒防线。生产区设消毒室,装置外消毒灯。场门、生产区门设消毒池,内置2%~3%的苛性钠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水深10~20cm;猪舍门消毒池用浸泡过消  相似文献   

16.
1 人员消毒 大门口设喷雾消毒室、紫外光消毒室,入场人员先通过内部用铁管围成"弓"字形的喷雾消毒通道,然后进入紫外光消毒室.室内墙壁中部设紫外线灯,下铺麻袋,麻袋用2%火碱液洒湿.在紫外光消毒室内消毒15分钟,紫外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2米,否则无效.买猪人员最好换上场内备用的胶鞋,换上场内备用工作衣服.本场员工从生活区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洗澡、更换衣服、胶鞋,然后通过装有约20~25厘米深的消毒液的通道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17.
正建立消毒设施:养殖场和生产区门口必须设立消毒池、消毒室等防疫消毒设施,消毒池要保持消毒池药物的有效浓度,所有进出人员和车辆必须进入消毒池消毒,严禁跨越通行;要严格按程序做好消毒更衣及其他防疫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1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1.1疫病控制措施 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应装紫外线灯、洗手用消毒池(或消毒器),消毒池内放置2.0%~3.0%氢氧化钠或0.2%~0.5%过氧乙酸等溶液,药液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应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相似文献   

19.
1出入生产区、圈舍的车辆、人员的消毒方法 设立消毒池、消毒室。安装紫外线灯。在生产区、圈舍的出入口可用2%火碱水铺设消毒池.对出入车辆实施消毒,在消毒室设置紫外线灯进行空间消毒。  相似文献   

20.
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