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选取4种不同有效成分的药剂对稻飞虱进行田间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5%吡蚜酮悬浮剂25~30 g、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8 g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40 g对稻飞虱的防治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14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这3种药剂可作为稻飞虱防治的轮换药剂,而20%异丙威乳油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差,不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比较拜耳药剂与常规药剂在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拜耳药剂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常规药剂,在科学合理用药的前提下,能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3.
选用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25%吡蚜酮悬浮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防治稻飞虱,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30g/667m2,25%吡蚜酮悬浮剂24g/667m2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4天防效分别为93.18%、94.00%,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每667m2用20%噻虫胺·醚菊酯悬浮剂30g,25%吡蚜酮悬浮剂24g于稻飞虱若虫发生高峰期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4.
《湖北植保》2007,(5):46-46
(一)如何科学防治稻飞虱 1.问:稻飞虱的防治适期怎样? 答:一般在低龄若虫期,当分蘖期虫口密度达1 000头/百丛以上,穗期虫口密度在500头/百丛以上,应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5.
《湖北植保》2007,(4):54-54
1 如何科学防治稻飞虱 问:稻飞虱的防治适期怎样? 答:一般在低龄若虫期,当分蘖期虫口密度达1000头/百丛以上,穗期虫口密度在500头/百丛以上,应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6.
96早稻稻飞虱若虫高峰期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g/667m^2作防治稻飞虱试验,其校正防效,药后3d为97.9%,药后15至25d达100%,与10%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的防铲相当,对稻田蜘蛛无影响,但对稻田黑望肩绿盲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该药剂可与当前常用药交替作用。  相似文献   

7.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90年代以来,国内农药厂家生产出许多防治稻飞虱的高效药剂。笔者于1999年晚季选用几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吡虫啉类农药(四季红、大功臣、蚜虱净)用于防治稻飞虱进行对比试验,探讨其使用技术,验证防治效果。1试验设计步骤1.1供试药剂及处理试验设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10%烯啶虫胺SL、25%环氧虫啶WP等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2015年在邕宁区中和乡对稻飞虱进行了2种低毒药剂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SL 200 g/ha和25%环氧虫啶WP 360 g/ha,兑水750 kg/ha均匀喷雾皆对稻飞虱有理想的防效,且对水稻安全,可用于防治稻飞虱。  相似文献   

9.
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善思纳米航空农药水性制剂200 mL/667m2防治稻飞虱药效对比试验,在早稻中期和中后期各喷雾1次,对第三、第四代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优于对照药剂和农户自用药剂防效,且持效期长,可将早稻后期稻飞虱控制在为害损失水平之下并获得增产,表明该药剂是应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稻飞虱飞防的理想药剂,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稻飞虱是桂林市水稻上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历年发生严重,特别是最近几年,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防治效果明显下降。为筛选防治褐飞虱的高效药剂,作者在临桂县临桂镇秧塘村进行了晚稻田间防治褐飞虱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剂40%万灵将SP,美国杜邦公司提供;20%好年冬EC,美国FMC公司提供;15%金好年EC,美国FMC公司提供;10%蚜虱净WP,江苏克胜集团生产(市售);25%扑虱灵WP,上海东风农药厂生产(市售)。1·2试验设计试验设40%万灵将SP 86g/667m2(约700倍),40%万灵将SP 43g/667m2 25%扑虱灵WP80g/…  相似文献   

11.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英 《广西植保》2010,23(4):17-18
2009年9月在北流市新圩镇进行了50%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WP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测试的3种剂量防治稻飞虱药后2~14d的防效可达到83%~95%,速效性较好,持效期可维持在14d以上,对水稻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防治水稻稻飞虱新药剂。  相似文献   

12.
华琼 《湖北植保》1999,(5):29-29
笔者下乡调查时,听到不少农户反映,小小稻飞虱真难治,三番五次用药防治,效果仍不理想。怎样才能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呢?在药剂防治上要求打准、打狠、打省。关键在打准,准中求狠,准中求省。准在用药时间上,狠在用药质量上,省在防治效果上。其措施如下:1 查准虫情  稻飞虱具有繁殖力强、产卵量大、暴发性、群集性、隐蔽性强、喜荫蔽、喜潮湿的特点。主要是常群集在稻秆基部和稻株间为害,扒开稻蔸检查时,它会绕着稻株横爬,躲向暗处,容易逃过人们的眼睛,因此在调查虫情时,要特别注意掌握这个特点。此外,稻飞虱危害时多在田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连年重发,以及稻农长期单一使用吡虫啉和大剂量、高频次使用治螟药剂,导致褐飞虱、螟虫抗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增大。为研究探讨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用药减量施用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和应用风险,确保水稻优质高产,特进行此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川油21”属丰产性突出、适应范围广的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对油菜产量造成很大影响,用不同药剂对“川油21”进行菌核病防治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药剂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药剂在菜籽上的最终残留,为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菌核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稻中后期是多种害虫并发时期,也是药剂进行总体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稻田主要害虫总体防治的理想药剂──单·吡啉。在稻飞虱二、三龄若虫高峰期或螟虫卵孵高峰期,每666.7m2用单·吡啉100g对水常现喷雾,适期用药1次,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三化螟的防效均达95%左右,显著优于目前推广的药剂,是当前水稻害虫总体防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甲维盐、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效果较理想,上述药剂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能够明显提高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三唑磷防治三化螟效果也较理想,但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一般,对稻飞虱具有刺激增长作用。锐劲特对稻飞虱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持效期较长,对压低下一代稻飞虱虫源基数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69%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可湿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安全高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替代本地区经常使用常规药剂,本文对黄瓜霜霉病防治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用69%代森锰锌·烯酰吗啉可湿粉剂进行防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推广杂交粳稻和单季大穗密穗形品种,特别两系杂交稻,近年来稻曲病已上升为主要病害,有关稻曲病防治适期和防治药剂的报道很多,说法不一。为进一步探讨稻曲病的防治策略,笔者对稻曲病防治适期、防治药剂分别进行了筛选试验,摸索出较适合当地的防治适期和药剂。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湖北植保》2008,(3):9-9
2006年稻飞虱大爆发使湖北省水稻损失惨重,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200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湖北省植保总站积极做好技术推广、防治药剂推荐等多项工作。在稻飞虱爆发虫情更甚于2006年的情况下,2007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稻飞虱防控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成效十分显著。据初步计算,全省共挽回稻谷损失50亿kg,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亿元。全省农业植保部门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省的稻飞虱防控工作分别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是我省晚粳稻后期主要虫害,主要依赖药剂控制其危害。近年晚稻后期蚜虫发生加重,防治稻飞虱的常用药剂对蚜虫兼治效果较差。生产上对上述两虫通常分别防治,用药次数增多,农药用量增加。为减少用药,降低成本,1997年我们引进大功臣防治晚稻后期稻飞虱和蚜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