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湖北省建始县已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254份作物种质资源收入国家作物种质库。分析了建始县1956、1981、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及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种植方式及产量等变化,发现建始县自然资源丰富,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地方品种迅速减少甚至消失,其余各类农作物仍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地方品种甚至以地方品种为主;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有所浮动但比例不大,玉米一直是建始县粮食作物中最重要的作物;果树及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且增加幅度大,而蔬菜种植面积严重萎缩。普查中收集到44份地方作物种质资源。建始地方农作物资源丰富但农业基础建设薄弱,农业科技含量低,由此提出了加强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科研单位应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加大政府扶持与宣传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敦煌属于干旱的沙漠性气候,但由于紧靠祁连山,以祁连山雪水为源的党河、宕泉河、疏勒河等流经敦煌,给敦煌带来了丰富的地下水,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从敦煌文献看,当时敦煌人的食物原料以农业、牧业产品为主,以一定的采集、狩猎食品为补充,是较为完善的食物结构体系。考古证实,敦煌的农业开发相当早。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敦煌就有了加工原粮的石磨器。根据敦煌文书记载,唐五代至宋,敦煌种植的粮食作物中,麦类有小麦、大麦、青稞、罗麦、荞麦  相似文献   

3.
伴随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我国也是WTO的成员国,人们对农作物种植效益和作物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的挑战,未来我国农作物品种在产品性状、品质性状、品种的多样化和广适性方面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对未来我国农作物品种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敦煌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以上,农民收入的近60%来自棉花产业。棉花产业的兴起为敦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棉花产业将继续是敦煌农村最大的支柱产业。1棉花产业发展现状1.1面积逐年增加,产量稳步增长敦煌市南沿祁连山,处于欧亚大陆腹地,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光照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种植饲料粮人们已经习惯应用玉米品种,而玉米则需要种植在有水源的地块。由于我国水资源越来越缺乏,选育节水、抗旱性能强的作物品种已立为育种的议事日程。谷子具有抗旱性强、营养丰富的独特特性,在粮食作物中,唯数谷子耐旱、省水,每形成1g干物质,只需水分271g,比玉米、小麦都少。众所周知在不能种植玉米的干旱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抗旱作物就是谷  相似文献   

6.
<正>农作物秸秆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它通常是指农作物在获取主要产物后剩留下来的地上部分的茎叶或藤蔓,约占作物生物量的50%,主要是各种禾本科作物秸秆和豆科类作物秸秆,是一类极丰富的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纤维素资源。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报道,世界上种植的各类农作物,每年可提供秸秆约17亿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产量逐年  相似文献   

7.
在敦煌曲子词中,有不少词作涉及当地女性服饰的描写。本文主要通过对唐代女性服饰进行研究,探索敦煌曲子词中袒胸装的特点、穿着习俗以及文化意义,从而达到对唐代女性穿着袒胸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农作物中,玉米以其单产高、种植地域广、生产成本低、增产潜力大等优势,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这一农作物在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同时,由于玉米的品种类型多样,适应性广,种植栽培条件不是特别苛刻,能够在春夏秋季都能够进行播种。既可以单种也可以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这样必然促成了玉米成为粮食作物中增加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本文就玉米这一农作物的栽培和管理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王国霞  杨玉珍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06-8108,8111
为了解河南省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情况及基层农民对转基因农作物的认知情况,对河南省13个地县的500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作物品种的产量、种子价格、种子发芽率、粮食收购价格等几个因素是农民选择作物种子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河南省农作物品种中,主粮小麦、玉米品种中除饱受争议的"先玉335"外其他均不是转基因品种,大豆种子中也没有转基因品种,抗虫棉是典型的转基因品种;综合结果表明基层农民对转基因的科学认识相对缺乏,普遍认为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作物缺乏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依据1956年(解放后)、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初期)和2014年(农村土地流转时期)3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分析了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国家种质库保存的39份黄陂区地方种质2014年均无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总种植面积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茶作物总种植面积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此4类作物种植面积一直分别保持着后者是前者的1/2、1/10和1/10左右;无论是作物种类还是品种数量,地方种质一直处于减少状态,而培育种质处于增加状态,这种趋势从1981年后尤其显著;2014年黄陂区仅有3个作物种类(豇豆、萝卜和柿)的6个地方品种(地豇豆、红豇豆、麦地湾萝卜、黄州萝卜、沙畈萝卜和山柿)种植,这些种质可成为黄陂区今后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里耶秦简中有大量关于秦代农作物的记载,这为研究秦代农业发展状况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本文经梳理,发现里耶简中共出现19种农作物,根据这些农作物的特点和功用,可以将其大概归为禾谷作物、薯类作物、蔬菜作物、果类作物、药用作物和其他作物等六大类。在分类梳理之余,本文另对这些农作物的命名、植被特点、种植史等相关问题予以考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植棉技术的浅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植棉历史悠久,棉织品在我国古代文献尚书中叫织贝、汉书称白叠。早在几千前已有棉花栽培和利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棉花种植已见规模,在渭水流域,黄河下游一带人们就已经广泛地种植棉花。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有了一整套较为先进的栽培技术。从唐韩鄂的《四时纂要》一书中的种木棉法,就足已证明在唐代中国的植棉业的发展和较为先进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小麦、水果、食用菌三大类作物42个新品种,其中小麦7个、水果20个、食用菌15个。这次审定的7个小麦品种中,有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种植饲料粮人们已经习惯应用玉米品种,而玉米则需要种植在有水源的地块。由于我国水资源越来越缺乏,选育节水、抗旱性能强的作物品种已立为育种的议事日程。谷子具有抗旱性强、营养丰富的独特特性,在粮食作物中,唯数谷子耐旱、省水,每形成1g干物质,只需水分271g,比玉米、小麦都少。众所周知在不能种植玉米的干旱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抗旱作物就是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种植饲料粮人们已经习惯应用玉米品种,而玉米则需要种植在有水源的地块。由于我国水资源越来越缺乏,选育节水、抗旱性能强的作物品种已立为育种的议事日程。谷子具有抗旱性强、营养丰富的独特特性,在粮食作物中,唯数谷子耐旱、省水,每形成1g干物质,只需水分271g,比玉米、小麦都少。众所周知在不能种植玉米的干旱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抗旱作物就是谷  相似文献   

16.
大田作物主要指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产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品种日渐丰富,农业生产方面也逐渐出现了新型的技术、设备等。由此可见,国家比较重视大田水稻等作物种植技术的发展。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田作物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静  赵玉平 《现代农业》2022,(1):99-100
按照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要求,乌兰察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通过查阅县志、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座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填写,从作物种植面积、作物种植结构、作物种植品种生产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由于机械化耕种水平不断提高,连年秸秆还田,作物品种更换频度加大,暖冬气候的变化,人们对作物高产量的追求,种植管理越来越粗放化,造成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许多以往次要发生的农作物病虫草害上升为主要病虫草害,过去一些未发生的病虫草害近几年来开始发生蔓延,并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盐山县主要种植农作物以冬小麦、夏播玉米为主,常年种植面积都在45~50万亩。病虫草害发生出现新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又名土豆、山药蛋、洋芋、荷兰薯等,属茄科植物类,是怀安县主要栽培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约占农作物总面积的1/3,但由于品种退化单一,生产水平效率较低,为促进增产增效,搞好马铃薯的栽培和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估计,1996~2000年5年间,全球的转基因作物从2 550万亩增加到66 300万亩,增加了25倍之多;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由6个增加到13个(8个工业化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增加1倍多;5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85%种植在工业化国家. 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大约1/4种植在发展中国家,该类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已经遍布北美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欧洲(东、西欧)和非洲;全球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中,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和中国占了总面积的99%,其中美国占68%,阿根廷占23%,加拿大占7%,中国占1%. 2000年,全球大豆、棉花、油菜和玉米的种植总面积中,有16%属于转基因品种,其中大豆36%、棉花16%、油菜11%、玉米7%.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中,大豆为38 700万亩,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的58%,位列第一;玉米15 450万亩,占23%,位列第二;棉花7 950万亩,占12%,列第三位;油菜4 200万亩,占6%,位列第四. 2000年,全球的抗除草剂大豆种植面积估计增加了6 300万亩,其中大约4 050万亩转基因大豆种植在阿根廷,150万种在美国;据估计,阿根廷境内总计14 400万亩的大豆中有95%种植了转基因品种,而美国在2000年全国30 300万亩的大豆中有54%选择了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在2000年估计减少了1 200万亩,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缩减了种植面积;转基因双低油菜估计减少了900万亩,全部是在加拿大缩减的;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估计增加了2 400万亩,最明显的增长是在美国,中国、墨西哥、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南非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1996~2000的5年期间,抗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已连续跃居主导,而抗虫性农作物品种则位居其次.2000年,抗除草剂大豆、玉米和棉花共占全部转基因农作物的74%;Bt作物只占19%;而其中具有Stacked基因的耐除草剂和抗虫的棉花与玉米占据了全球2000年全部转基因作物面积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