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技术即无土基质育苗和无载体裸苗移栽技术,是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本试验旨在研究两熟种植条件下基质育苗对不同移栽期和地膜覆盖的效应,为该新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方法田间试验于200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中棉所农场试验地进行,供试土壤为潮土壤质土,土壤肥力中等,采用麦棉两熟,田间配置3-2式,带宽1.4m,3行小麦,套种2行棉花,小麦行距20cm,预留棉行空档100cm,麦棉间距30cm,麦收后棉花窄行40cm,宽行1m。试验设3个移栽期,即:早育早栽,育苗期3月29日和移栽期4月26日,移栽苗龄2叶1心;中育中栽,育苗期4月13日,移栽期5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土育苗棉花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法]以南抗9号、湘杂棉8号、太D5、鄂杂棉11号为示范品种,采用无土育苗后在铜陵县进行无钵移栽示范,分析无土育苗棉花的各种性状,探讨无土育苗棉花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无土育苗棉花移栽成活率较高,达95%vX上;无土育苗能提高棉花的叶片及根系功能、抗病性、产量及经济效益。南抗9号无土育苗后籽棉产量4254.0kg/hm^2,湘杂棉8号无土育苗后籽棉产量3519.0kg/hm^2,太D5籽棉无土育苗后产量达到4543.5kg/hm^2。提出了无土育苗无钵移栽棉花的配套栽培技术。[结论]为棉花的无土育苗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棉花无土育苗移栽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棉花无土育苗移栽试验初报齐宏立石跃进赵金仓赵俊侠南殿杰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目前的棉花移栽均为带土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为探索出一项高效率的棉花移栽新方法,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无土移栽试验。采用5种培养基质进行无土育苗,两个对照,...  相似文献   

4.
为找出适应青阳地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苎麻优良品种供生产上应用。我们于1982年~1985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圆叶青、湘苎一号、稀节巴、芦竹青、细叶绿五个品种,以当地品种细叶绿作对照。试验地为冲积沙壤土,对照品种以种根繁殖、其他品种以种子繁殖,1981年育苗,1982年2月29日移栽,每品种设两区,每区面积为0.05亩;密度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陆地棉品种为材料,探讨不同肥料、不同施用量与亩产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试验从82年开始,连续两年,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湘4108”。试验地为冲积土壤。冬播油菜,三月二十七日翻耕作基肥。棉花移栽前测定,土壤0~20厘米有机质含量1.895%,全氮0.203%,全磷0.139%。棉花于4月29日播种(育苗),5月15日移栽,每亩3300株。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共设23个小区。其中:m_0=8,  相似文献   

6.
棉花营养钵育苗是江苏通州市棉花育苗主要栽培方式,在促进棉花早发、高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转移,加之该项技术操作程序繁琐,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等因素,限制了棉花种植规模和效益的提高。实施棉花穴盘育苗、无土育苗等简化育苗技术,有利于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也是今后棉花育苗方式的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探索棉花不同育苗方式对产量、效益的影响,2003-2006年本站进行了棉花不同育苗方式的比较试验。1材料和方法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穴盘育苗、无土育苗、营养钵育苗(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地膜移栽。无土苗由…  相似文献   

7.
夏棉不同生育期缩节胺的最佳喷施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棉花生产上推广缩节胺化控技术,为夺取棉花优质高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对不同生育时期缩节胺的最佳喷施量尚缺乏确切的定量指标,我们以系统工程原理为依据,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的方  相似文献   

8.
“两无两化”(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植棉是现代新型的棉花栽培模式,不同于以往的直播、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其棉花害虫的发生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模式下的害虫发生规律以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研究,为科研、生产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本所试验地进行;供试品种为杂交抗虫棉中棉所46;栽培模式为两无两化栽培,另设常规直播栽培为对照,面积各700m2。常规栽培棉田于5月11日开始调查,两无两化栽培棉田5月20日(5月17日移栽)开始调查,均采取5点取样,每点20株棉花(双行,每行10株),每3天调查一次。详细记载主要害…  相似文献   

9.
棉花无土育苗棉苗移栽后的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80年代起,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在我国逐步发展,并已在我国棉区被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棉花的主要种植方式,目前,全国每年棉花育苗移栽面积达133.33万公顷以上。生产上主要应用营养钵育苗技术,该技术虽在解决粮棉矛盾和加快棉花生育进程等方面产生了多种效应,促进了棉花苗全苗壮,棉花早发,延长了有效开花结铃期,但存在成本高、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棉花无土育苗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一家一户育苗费时费工,移栽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目前,这一技术在不同生态区进行试验示范。科学分析棉花无土育苗技术的特点,深入研究棉花无土育苗的高产…  相似文献   

10.
棉花无土育苗不同移栽方式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吴克兰  吴军  顾娟 《中国棉花》2009,36(2):10-11
对棉花无土育苗不同移栽方式研究表明:棉花无土育苗采用地膜移栽或露地移栽,在同等高产栽培条件下,能达到或超过营养钵育苗移栽的产量水平;无土育苗露地移栽植棉效益由于产量增加与物质用工成本节减双重作用,比地膜移栽增25.73%,效果非常明显;无土育苗露地移栽成活率和缓苗期长短,与移栽时的苗龄、质量、气候等有关,一般苗龄25天左右,真叶1~2片时为最佳移栽期,晴天下午3点后移栽,栽后浇水要适量。  相似文献   

11.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好坏,直接关系到棉花生长以及产量。特别是遇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的天气时,棉苗立枯病的发生尤其严重。我们结合3年棉花无土育苗实践,2007年在大棚棉花无土育苗进行了几种药剂对棉苗立枯病防治的对比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于2007年在湖北黄梅县农科所棉花无土育苗大棚内进行,时间在3月23日-4月25日,供试棉花品种为“南抗9号”F1(南京红太阳种业提供),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0~35℃,湿度根据育苗需要控制在20%~90%之间,棉子在育苗盘(33cm×55cm,176穴)内播种,播后覆盖2cm厚蛭石。供试药剂:(1)20%甲基立枯磷EC(安徽天洋农化有限…  相似文献   

12.
棉花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革新,是粮棉两熟、棉油两熟双高产的主要途径,也是抗灾夺丰收的主要措施。我区远在五十年代就进行了棉花育苗移栽的试验和研究。六十年代有所发展,十年动乱时期停滞不前,且有倒退。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有了恢复。近年来面积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表明棉花育苗移栽具有抗灾、早熟、稳产、高产、优质的优势。一九八三年我区对棉花育苗移栽抓得很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无土育苗移栽棉苗在大田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产适用性,2005年从江苏省通州市棉花无土育苗点引进育成无土棉苗1万株,分别在本县沿海沙壤土(以下称沙壤土)和里下河重壤土(以下称重壤土)两个地区进行了示范应用。1方法选定本县地处沿海地区的角斜镇和里下河地区的墩头镇各设一个观察点,每点于5月9日在同一块棉田内,同规格移栽无土棉苗(以下称无土苗)和当地营养钵育棉苗(以下称营养钵育苗)各100株,移栽品种均为中棉所29。移栽后各定20株,每7~8天调查1次棉株生长发育情况;吐絮后,各点每处理另定10株,定期拾取正常吐絮花,分别晒干后测定…  相似文献   

14.
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技术(简称棉花"两无"栽培技术)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棉花无土育苗技术是棉花"两无"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育苗风险小,成苗率高,幼苗根多,苗壮病少;成本适宜,省种50%~70%,且劳动强度减轻.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提出棉花无土育苗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5种棉花育苗移栽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冕  戴中新  王谧 《中国棉花》2016,43(9):25-29
试验采用应用较广、影响较大、代表性较强的5种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以疏松透气的无土基质育苗最高,有土育苗较差,水浮育苗最差;棉苗生长速度以水浮育苗最快,次为有土育苗,但无土基质育苗较慢;棉苗素质以有土育苗较好,无土基质育苗较差。棉苗的移栽效果上,无土基质穴盘育苗的成活率最高,缓苗期最短,营养钵育苗次之,3种无土(裸根)移栽的较差。从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看,营养钵和穴盘育苗较好。  相似文献   

16.
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在东台地区的应用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是棉花种植史上的一场种苗革命,打破了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体系,使棉花育苗移栽成为一件简单、快速、省时、省工、节本的栽培方式,为棉花栽培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它仍具有一定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003年本市唐洋镇心红村从河南引进无土育苗棉苗0.07hm2地进行试验种植。2004年唐洋轧花厂引进该项技术进行育苗,示范面积266.7hm2,2005年南京红太阳集团与本市春花种业合作在*港镇鱼舍村继续进行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项目开发,示范面积100hm2,主要集中在*港镇,该镇属沿海植棉区,地广人稀,劳力较紧,土壤属沙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缩短棉花缓苗期,1978年我们在用肥上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时用磷肥加草木灰作底肥缓苗期短,现蕾快,成熟早。一、试验概况试验土质为沙性,地力基本平衡,重茬田。前茬是浙114元麦,5月23日收割;棉花是5月4日薄膜育苗,5月25日移栽。品种是中棉所7号,真叶1.5片,密度每亩4000株,用移苗器开塘移栽。试验处理:一、  相似文献   

18.
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于 9月 2 2日在南京隆重举行了“棉花无土育苗及其无钵移栽方法”合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我国植棉业从原来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向现代化、工业化育苗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从 1 991年开始集中所内最优秀的十几位专家教授在资金还不到位的情况下重点攻关 ,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 ,终于攻克了棉花无土育苗这项国内外棉业界革命性和有划时代意义的实用型农业高新技术 ,打破了中国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体系 ,使棉花育苗移栽简单、快速、省时、省…  相似文献   

19.
《江西棉花》2006,28(4):41-41
棉花“两无”栽培即“无土基质育苗、无钵体移栽”新技术,是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由中国棉花研究所研究发明,获得了农业部棉花高产栽培重大科研成果奖,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棉花“两无”栽培技术具有抗灾抗病能力强、节省用工、育苗成本低、丰产性好等特点,在棉花生长、结桃、产量上都比营养钵移栽棉花好。  相似文献   

20.
1棉花与小麦、玉米、辣根套种1 .1种植模式。畦宽 3.5 m,1 0月中旬或下旬用机条播两幅麦 ,麦幅宽 5 0 cm,幅距 88cm;翌年 3月上旬或中旬在两幅麦之间定植两行辣根 ,辣根行距 5 4 cm,每公顷定植 2 .1 0万~ 2 .2 5万株 ,辣根距麦幅 1 7cm;4月上旬或中旬在两行辣根之间移栽 1行玉米 ,每公顷移栽 1 .5 0万~ 1 .65万株 ;5月中旬在两幅麦外侧各移栽两行棉花 ,棉花行距 40 cm,株距 2 8~ 32cm,每公顷移栽 3.60万~ 4.0 5万株。1 .2栽培技术要点。棉花选用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的品种 ,于 3月底 4月初用双膜育苗 ,5月上旬或中旬采用地膜覆盖移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