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瓜属于比较娇气的蔬菜,对地温和气温都比较敏感,气温相差2~3℃或地温相差1~2℃就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温度管理要从黄瓜的生理活动出发,白天尽量延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时间,以合成更多的糖分,同时尽量减少呼吸消耗,夜间要尽快将糖分由叶部转运到根部,如前所述,黄瓜光合作用的适温  相似文献   

2.
黄瓜属于比较娇气的蔬菜,对地温和气温都比较敏感,气温相差2-3℃或地温相差1-2℃就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温度管理要从黄瓜的生理活动出发,白天尽量延长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时间,以合成更多的糖分,同时尽量减少呼吸消耗,夜间要尽快将糖分由叶部转运到根部,如前所述,黄瓜光合作用的适温是25-32℃,温度过高时会因呼吸消耗过大而减少积累,35℃时光合与呼吸消耗相等.  相似文献   

3.
<正>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作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为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  相似文献   

4.
气温与地温对蔬菜幼苗质量影响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9天的日平均气温13.0~19.2℃、日平均地温14.0~23.8℃的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对辣椒、茄子、黄瓜、甘兰幼苗质量的影响。地温对蔬菜种子发芽出土起庆定作用,辣椒、茄子、黄瓜的适宜地温为24~25℃,甘兰为20~22℃。出苗后气温对幼苗生长发育起着主导的作用。气温低提高地温对加快幼苗生长起补偿作用,但远不能补足因气温低而影响幼苗生长的部分,气温升高地温补偿作用减弱。育苗时控制适当气温并使地温在适温中下限,幼苗生长快又比较节能。从培青壮苗和节能综合考滤,当地温达到适温下限后,辣椒幼苗生长在日均18~19℃、茄子17~18℃、黄瓜16—17℃、甘兰15~16℃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曹玉佩 《农家参谋》2008,(11):10-10
一、调控温度黄瓜从定植到缓苗,以促根为主,晴天应早揭盖草苫,让幼苗多见光。为使棚内有较高的温度,一般不通风或少通风,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8℃~32℃,夜间20℃左右。1~2月份隆冬季节,外界气温低,应注意保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气温与地温、昼温与夜温、阴天与晴天的温度等因素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黄瓜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授粉温度对黄瓜网室采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授粉温度的高低,对黄瓜制种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试验表明,黄瓜采种的适宜授粉温度为20~31℃之间,最适温度为27~30℃;在18~20℃和31~33℃时,也能进行授粉,但效果较差;当气温处于18℃以下或33℃以上时,就不应再进行授粉工作了。  相似文献   

8.
选取安徽凤阳2016年11月下旬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应用自动气象站连续观测资料,将其划分为2个阶段分别分析草面温度变化特征,并与同期气温、风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平流降温起主导作用,草面温度与气温吻合度较高;第二阶段草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积雪表面辐射降温程度,与气温的差值扩大,最大相差10℃左右,极值出现时间早于气温。探讨用气温和时间偏差估算寒潮后期的草面温度,应用SPSS软件建立了回归方程,可用于寒潮影响后最低草温预估,对防范低温冻害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12,(11):36
1.温度控制 温度调控常用办法为揭膜换气和增加覆盖物.冬季大棚一般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西瓜、豇豆等喜温瓜菜,一般适宜温度20~30℃,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白天应充分采光在生长前期(初花期、初果期)要求温度较低,后期(盛果期)温度略高.夜间大棚内气温尽量保持在15~20℃,夜间温度15℃以上时可不停止通风.  相似文献   

10.
在严冬季节,温室的温度应该比作物的适宜温度上限再高2.3℃。这是因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温室栽培进入寒冬后,白天土壤5cm深处温度可比室内气温低5~7℃,夜间比室内气温高3~5℃,其温度变化范围在13~26℃之间。  相似文献   

11.
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作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为60%~90%,生  相似文献   

12.
一、日光温室蔬菜日光温室蔬菜以黄瓜、番茄、茄子、西葫芦、丝瓜等果菜为主。(一)温度调控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要重视通风,调节棚内温度,白天22~28℃,夜间14~16℃。当棚内温度上升到30℃时开始放风,一般采取顶部扒缝通风,随着外界气温逐步上升而逐渐加大通风量。下午4~5点外界气温迅速下降前,及时覆盖草苫,以确保棚内温度始终维持在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中午棚内气温不高或白天刮大风时一般不通风或少通风。后期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13.
<正>黄瓜属葫芦科,为喜温蔬菜,发芽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萌发最适温度为25℃~35℃,苗期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22℃~25℃,夜间10℃~12℃。黄瓜喜光照充足、温暖环境,其光补偿点为2 000 1x,光饱和点为55 000 Ix。宜生长在肥沃疏松、pH值5.5~7.2中性偏酸的基质。1穴盘的选择黄瓜育苗一般选用72孔苗盘。用  相似文献   

14.
2月处于农历"立春"、"雨水"两节气,气温略升,但温度变化较大。常年月平均气温4.3℃,月平均雨量65mm左右,雨日约10天。由于月内气温变化大,春冷明显,因此,必须加强防寒保暖和秧苗的管理工作。(1)继续做好茄果类和瓜类的秧苗管理。番茄秧苗在花芽分化时,遇低温易产生畸形果,苗床温度应不低于10℃;茄子、辣椒、黄瓜等苗期温度要求不低于12℃。  相似文献   

15.
大连地区夏季特种地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10年大连站沥青下垫面温度观测数据年、月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天空状况条件下的特种地温、地面温度和气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特种地温温度变化最为剧烈,地温与之相近,而气温变化较平缓;三者的差异在14:00最大达17℃,8:00、20:00差值较小;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各时次特种温度与气温的差值相差不大,14:00都约为20℃,而阴天条件下两者差值相对较小,14:00仅为12℃;8:00、20:00各种天空状况条件下,三者温度相差均不明显。此结论可以在特种地温订正预报中加以应用,也可以在考虑特种路面作业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1生态防治1.1温度的调控。冬季春季冬暖式大棚内较科学的温度管理为:日出后1h气温上升至16℃ ̄18℃;至10∶00棚内温度达到23℃ ̄25℃;10∶00到13∶00气温到28℃以上,超过30℃要通风降温;14∶00后温度逐渐下降,盖草帘时气温降至18℃;上半夜16℃,下半夜8℃ ̄10℃。  相似文献   

17.
俞晓 《农村科技》2010,(12):49-49
<正>冬春季温室温度,是影响黄瓜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其适温为13~3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对黄瓜实行高低不同温度管理,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更好的适应生产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对日光温室结构进行技术改造。设计建造了无后墙的双屋面拱形钢架结构的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以普通日光温室为对照,对温湿度、建筑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阴天,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的气温和地温均高于对照温室,7d中2个温室的最高气温相差2.8℃,最低气温相差4.1℃,前者的最低地温较对照的最高地温还高0.6℃。2个温室相对湿度相差不大。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的建筑成本和收益分别为220.4和72.2元/m2,建筑成本比对照温室减少65.1元/m2,且收益增加了11.1元/m2。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是一种保温性能好,低投入高产出的温室类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作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  相似文献   

20.
同一个大棚,同一种蔬菜,同样的管理,有时候会发现,不同位置的蔬菜长势却有差别。如果要问哪个位置的蔬菜长得最不好,相信很多菜农朋友会回答大棚前脸处。这是为什么呢?比如初冬,外界气温跌至5℃以下,棚室内夜间温度也随之降低,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已经开始通过下放保温被保温。有些菜农担心全放保温被后,棚室内温度过高,蔬菜会出现徒长情况,所以将保温被下放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