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立体种植的概念 立体种植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是传统的农作物多熟制、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升华.它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利用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地间种、混种、套种、复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种层次,多种次序的立体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
高产高效的立体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立体种植的概念立体种植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是传统的农作物多熟制、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升华。它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利用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如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14):94
正1间作套种好处多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间作: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种: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14,(10):22-25
低碳农业之立体种养的节地 立体种植、养殖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拓展了生物生长空间,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出效益。在江苏省的江海冲积平原,常见的有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农作物立体种植,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桑田夹种玉米的农桑结合。意杨林中套种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农林结合,苗木合理科学夹种的苗木立体种植,稻田养殖、菱蟹共生、藕鳖共生、  相似文献   

5.
浅谈间作套种应注意的模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株距、行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一、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要高矮搭配高矮搭配才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如玉米与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将推广农田间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套种创新技术是一项利用农作物生长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多层次、多作物立体开发的技术。据测算,新型间套种技术可使栽种甘蔗、木薯等常年生作物的土地利用率提升到140%,对突破土地资源约束作用明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间作一般指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作物的共生期一般不超过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间作和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许多地方都在不约而同地采用多种不同模式的间作套种。为达到更好的增收效果,在间作套种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4,(29):22-25
低碳农业之立体种养的节地立体种植、养殖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拓展了生物生长空间,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出效益。在江苏省的江海冲积平原,常见的有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农作物立体种植,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桑田夹种玉米的农桑结合。意杨林中套种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农林结合,苗木合理科学夹种的苗木立体种植,稻田养殖、菱蟹共生、藕鳖共生、藕鳝共生的农渔结合,稻田养鸭的农牧结合,意杨树下种牧草,养殖羊、鸭、鹅的林牧结合,水网地区的渔牧结合等。  相似文献   

10.
<正>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农业生产模式。间作套种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本期《专题策划》栏目针对农作物的间作套种介绍相关实用技术,并配合在种植版块其他栏目对这一技术作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1.
1.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形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生产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如稻-菇-鱼立体种养,玉水(甘蔗)一食用菌栽培,葡萄-高秆作物-中药材立体种植,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等形式,可一地多收,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许多农民朋友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进行间作套种,以期农作物高产、稳产,有的实现了高效益,有的却造成减产,遭受了损失。那么,要从土地当中获得高收益,就应当了解间作套种种植时的注意事项。1.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  相似文献   

13.
1.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形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生产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如稻-菇-鱼立体种养,玉米(甘蔗)-食用菌栽培,葡萄-高秆作物-中药材立体种植,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等形式,可一地多收,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4.
垄沟立体种植技术是在旱坡地上根据坡度差异,分别进行塬地起垅套种和坡地等高水平垄沟条田套种,是一项集农业工程、耕地立体利用、作物立体种植和水土保持的高产、高效、集约化的耕作方式。一、垄沟立体种植具体做法1.塬地起垄套种是适应坡度为6度~10度的旱塬地一...  相似文献   

15.
超低密度油菜田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示范相结合、并采用多年多点的单因子控制研究,建立了油菜田超低密度栽培与间套种相结合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6年连续示范与推广,油菜套种7种不同农作物三茬四作和四茬五作种植模式平均年产值达75112.50元/hm~2,而传统油-稻-稻耕作制平均年产值只有18612.00元/hm~2,以油菜为主栽作物的高效立体种植法比传统栽培法增加产值56500.50元/hm~2,是传统栽培法的4.04倍。超低密度油菜田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有利于调动城市郊区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提高种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间作套种技术是农业中最常用的一种种植技术,具有改善通风透光、土地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农作物种植中推广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文首先介绍了间作种植与套作种植的基本概念,然后就农作物间作套种实施过程中的作物品种选配、田间套种配置、生长发育调控等技术要点以及各项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以提高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多熟制及其发展方向(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熟种植,即泛指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是作物种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约化。它包括间作、套种和复种,所以也称为农作物间套复种多熟制。 我国是世界上农作物间套复种多熟制面积最大、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多熟种植是我国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璀灿绚丽的珍宝,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提高作物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农作物之间的套种是实现钱粮双收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大力农作物之间的套种,其中玉米套种指天椒是较为流行的一种套种方法。本文将从玉米套种指天椒栽培技术的现状入手,研究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套种是指在前茬作物到达生长发育后期时,将后茬作物播种或者移栽在株行间的农作物种植方法,这是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套种既可以有效的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又可以明显提升农作物的单位土地  相似文献   

19.
张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0):230-231
科学利用玉米、瓜菜、水稻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栽培,重点介绍粮菜、菜菜立体种植模式、茬口安排、经济效益等内容,为作物的间套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的利用和保护耕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综合经济效益,在农作物种植中合理的进行多种作物混种和套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玉米、水稻套种的技术方法,以期该技术能进行全面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