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CCA为木材防腐剂,对中山杉单板进行防腐处理,然后热压成胶合板。研究结果表明:中山杉单板经防腐处理后制造的胶合板含水率、密度、胶合强度要略高于未经防腐处理的中山杉胶合板,且含水率与胶合强度均达到I类胶合板要求。单板经防腐处理后的胶合板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差异不显著。不同方法处理单板对胶合板载药量影响很大,其中满细胞法最高,浸泡法和双真空法相近,涂刷法最低。  相似文献   

2.
王金林 《木材工业》1994,8(3):1-6,11
用UF、MUF胶制作三种松木胶合板,分别就单板厚度、涂胶量及抽提物含量对胶合性能的影响,松木与柳安混合树种组坯、特殊添加剂对改善胶合性能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老挝松边材MUF胶合板以外,1.5和2.0mm厚的单板胶合强度均达到或超过日本JAS普通胶合板的要求。合板胶合强度随单板厚度增加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涂胶量可以提高合板胶合强度,混合组坯及施加特殊添加剂具有改善松木单板胶合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常压下研究了温度、时间、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等不同浸渍工艺参数对薄竹单板载药量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燃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时间为8h,复配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时,单板载药量趋于稳定;单板厚度增加,单板载药量会相应减少。力学性能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胶合强度有所下降,与未处理试样的胶合强度相比,经载药量为6%,8%,10%和12%阻燃处理的胶合板胶合强度分别下降了16.1%,22.0%,28.0%和35.6%,含水率范围为12.3%~13.2%,胶合强度和含水率均能满足Ⅱ类胶合板的要求。燃烧性能表明,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胶合板的点燃时间和残余质量逐渐增加,而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逐渐减小,阻燃效果明显。因此,利用常压浸渍工艺生产阻燃薄竹胶合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以杨木单板为基材,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为胶黏剂制备木塑复合胶合板,探讨了单位面积上LDPE的质量、改性剂种类及热压工艺对木塑复合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改性的杨木单板制备的胶合板胶合强度优于未改性单板制备的胶合板胶合强度;以KH-550为杨木单板表面改性剂(用量2%),采用121 g/m~2 LDPE薄膜,在温度160℃、时间8 min、压力2.0~2.2 MPa热压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木塑复合胶合板胶合强度符合GB/T 9846—2015中Ⅱ类胶合板要求;表面改性单板表面接触角的检测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的木材表面接触角最小,其渗透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生长在长江 3种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 4m ,4m× 5m ,5m× 6m)下的 3个品系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nacv .Ⅰ - 72 /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 (P .deltoidescv .Ⅰ - 63/ 51)和 69杨 (P .deltoidescv .Ⅰ - 69/ 55) ]为对象 ,探讨了不同培育措施下人工林杨木旋切单板、胶合板质量。结果表明 :长江滩地 72、63、69杨生材旋切均能获得较低的单板厚度偏差和背面裂隙率与较高的胶合强度 ,但不同培育措施对胶事板的胶合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 0 .0 5检验水平下 ,72、63、69杨 0 .0 1mm厚对单板背面裂隙率和胶合强度差异不显著 ;滩地类型对 72、63、69杨单板背面裂隙率影响不显著 ,对胶合强度影响均达显著 ;栽植密度对 72杨单板质量和胶合强度影响较显著 ,对 63、69杨单板质量影响较显著 ,对胶合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雪峰  罗真付  潘彪  王翔 《林产工业》2012,39(4):28-30,50
笔者研究了中山杉防腐胶合板的加工工艺。以ACQ-D为木材防腐剂,分别用不同方法对单板进行防腐处理,然后热压成胶合板。结果表明:中山杉防腐胶合板密度要高于未经防腐处理的普通中山杉胶合板,且中山杉防腐胶合板含水率与胶合强度均达到室外用胶合板I类要求。胶合板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普遍偏低。不同方法处理单板对胶合板载药量影响很大,其中满细胞法最高,浸泡法和双真空法相近,涂刷法最低。  相似文献   

7.
在单板表面喷雾施涂异氰酸酯胶黏剂,热压制备无醛胶合板,比较不同树种的单板材料无醛胶合板的胶合性能,比较施胶后陈放时间对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的材种对无醛胶合板性能有影响,杨木、桦木、尾叶桉这三种阔叶材的无醛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了GB/T17657-1999中规定的Ⅰ类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水平,而落叶松和杉木的胶合强度低于这个水平;施胶量为20g/m~2时,放置时间对胶合性能基本没有明显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的成本分析表明,达到Ⅰ类胶合板水平的无醛胶合板的成本较PF板降低了80元/m~3,较UF板的成本增加了约100元/m~3。  相似文献   

8.
以转基因欧洲黑杨、北抗杨、转基因741杨和107杨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及解剖学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4种杨木木材的材性及其对单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杨树木材纤维素、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太显著,107杨纤维素含量略高于其他3种杨树木材;年轮宽度上,转基因欧洲黑杨、北抗杨大于转基因741杨和107杨;4种杨木木材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07杨木的密度最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木材的孔隙度差异造成的。研究同时也表明,4种杨木木材中,107杨是胶合板制备中更适宜的树种。  相似文献   

9.
选用3种自制阻燃剂浸渍思茅松单板,通过测试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氧指数和烟密度,分析阻燃剂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制备阻燃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氧指数、烟密度等级满足国家标准GB/T 17657和GB 8624-2006的要求,说明工业生产阻燃胶合板是可行的.与对照试件相比较,阻燃胶合板的氧指数提高了75.8%~149.8%、烟密度等级降低了15.4%~60.5%、胶合强度降低了43.9% ~ 56.1%;其中阻燃剂FR-B对胶合板氧指数影响最大,阻燃剂FR-A对胶合板的烟密度影响最大,阻燃剂FR-C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以大豆蛋白胶和竹柳为原料制备胶合板。分析竹柳的密度、干缩性和大豆蛋白胶在竹柳单板表面的润湿性。采用单因子试验,分析施胶量、热压时间、单板厚度对胶合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竹柳的气干密度为0.401g/cm~3,属于低密度材。竹柳的气干差异干缩为2.12,全干差异干缩为1.68。大豆蛋白胶在单板上的接触角总是松面大于紧面,随着单板厚度的增加,接触角逐渐增大。大豆蛋白胶制备竹柳胶合板的最优工艺:施胶量350g/cm~2,热压时间80 s/mm。在此工艺下,使用不同厚度的单板生产的胶合板胶合强度均高于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中Ⅱ类胶合板的要求。随着单板厚度的增加,胶合强度呈下降趋势,且大豆蛋白胶制备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低于UF制备的板材,但两者的力学性能均能达到国标的要求,说明大豆蛋白胶制备胶合板是可行的。SEM图像表明竹柳胶合板的管孔被压缩,但细胞本身并没有被压溃,仍保持着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火炬松旋切及单板质量与木材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对国产火炬松木材性质和胶合板制造技术研究甚少的现状,本试验检测了火炼松的木材密度、硬度及横纹抗弯性能,同时采用不同的旋切参数进行单板旋切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木材性质瑟旋切条件和单板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的密度、硬度和横纹抗弈性能与旋切条件和单板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适宜的旋切条件,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单板,火炬松单板旋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申世杰  沈隽 《林业科技》1995,20(6):41-44
本文描述了利用山杨材制和复合胶合板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其优质材料旋切的单板为表层材料,以劣质木材制作的刨花板为芯层材料制作和复合胶合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与传统的胶合板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y eucalypt veneer checks easily and severely, wood samples of three eucalypt species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anato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examined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s. The effects of variances in cell wall thickness of wood fibre and vessel, and diameter of the cell lumen as well as the tissue ratio on the quality of plywood veneer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fibre cell wall thickness and diameter of the cell lumen between early wood and late wood of Eucalyptus delegatensis. 2) E. obliqua has a high wood fibre tissue ratio and the thickest fibre cell wall, but the difference inthe fibre cell wall thickness between early wood and late wood is the smallest. 3) The wood fibre tissue ratio of E. regnan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E. obliqua, and its wood fibre cell wall isthe thinnest and there is only a very small difference in fibre cell wall thickness between early wood and late wood. The difference inthe diameter of wood fibre cell lumen among early wood, transition area and late wood is also small: 4) E. delegatensis has the highest tangential shrinkage rate and radial-tangential shrinkage rate, andE. obliqua has the lowest. It is the variability of wood anatom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species that cause the difference in the veneer shrinkagei and then affects plywood vene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4.
金属网/木质材料复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日不锈钢金属网与木材(速生杉木板为芯层,杨木单板为表层)进行复合试验,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制作不加金属网的细木工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出具有优良性能的金属网强化细木工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用喷砂处理的竹片作表层材料、芯层用木刨花制成的复合胶合板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胶合板具有非常高的强度,生产中可采用先将竹片和木单板胶合成一片,再将其和木刨花一次复合成板的工艺。  相似文献   

16.
竹木复合胶合板二次覆面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云水 《林业科技》2005,30(6):40-42
针对目前国内竹胶合板建筑模板普遍存在厚度公差大、表面质量差等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进行了竹木复合和二次覆面工艺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厚度公差和表面质量以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竹胶合板模板JG/T156—2004标准优等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木质工字搁栅的特点,介绍了利用胶合板生产设备加工制造工字搁栅用落叶松单板类足尺翼缘和腹板基材的工艺技术.对腹板和翼缘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单板类足尺翼缘和腹板的主要性能可以达到美国APA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竹片覆面胶合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以竹片为外层材料、多层杨木单板为芯层材料的复合胶合板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分析了板坯结构形式、纵向纵片厚度、单板层数及板坯压缩率与产品机械强度之间的关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板坯结构形式对产品的静载荷抗弯曲性能影响显著;在试验范围内,纵向竹片厚度为3.5-5.0mm、板坯压缩率在23%左右时,竹片覆盖面杨木胶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主要桉树木材材性及其旋切单板厚度偏差、背面裂隙率进行检测分析,探讨木材旋切单板的适应性和制造胶合板的工艺并采用正交法优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尾叶桉单板背面裂隙率和单板厚度变动系数比尾巨桉小,尾叶桉用于旋切1.5 mm厚度单板质量较佳。尾叶桉木材制造胶合板较佳工艺参数:热压温度为130℃、单位压力为1.4 MPa、热压时间为1.35 min·mm-1、涂胶量为320 g·m-2。工艺条件对板材性能均有影响,桉树木材龄级对板材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桉树龄级的增大,板材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