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常规快繁技术,在花卉种苗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从大量的组培瓶苗到获得可出圃的穴盘苗,温室炼苗移栽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花卉种苗的产量及品质。笔者将花卉组培苗温室炼苗移栽及栽后养护介绍如下。组培苗选择选取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的组培苗进入温室进行炼苗,所选组培苗必须无污染,株高及叶片大小适宜,叶片数为5~8片,根系为乳白色,根系长度为0.5~1cm。组培苗状态的选取因种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红掌‘粉冠军’组培苗从组培瓶苗转到炼苗温室种植初期所需要的最适宜的育苗穴盘,掌握红掌‘粉冠军’穴盘苗的生长情况。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大小均匀一致、株高3cm左右的红掌‘粉冠军’组培苗,分为4个批次,每批次1500株左右。105穴、72穴、50穴不同规格育苗穴盘各  相似文献   

3.
红掌通过组培快繁生产大量种苗已为市场所趋,而试管苗的生根和炼苗移栽是组培快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调查显示,红掌诱导试管苗生根过程的费用占试管苗总生产费用的35%~45%。培养成本高、移栽成活率低一直是红掌组织培养中的两大难题。因此,降低试管苗生根成本对提高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经济效益极其重要。此次试验的目的在于找出利于红掌生根的方法、添加物以及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提高组培苗的生根率、长势、移栽成活率及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组培苗生根成本。  相似文献   

4.
优质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生物技术从优质枣苗的脱除菌原体(MLO)到启动组培技术、增殖培养技术、生根培养技术,组培苗无土栽培和温室营养钵栽培及室外炼苗大田绿叶移栽技术进行了系统试验。完成了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开发研究。结果生根率达到94%。大田绿叶移栽成活率达到98%,枣苗当年生长高度达到40-80cm,第二年生长高度可达到115-180cm,该项技术对于长期以来红枣生产中的遇到的繁殖慢、品质差、枣疯病日趋严重三大难题提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发现飞利浦LED组培光源培养下红掌组培苗壮苗率有明显提升,组培苗的叶色更加浓绿,植株叶面积也有所增加。"背景大兴区苗圃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主要花卉产品为红掌,年产种苗500万株,成品生产能力70多万盆。此外,苗圃还承担花卉科研、应用技术推广的工作。为了研究LED在红掌组培应用方面的节能效果以及对红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2012年苗圃选择将飞利浦GreenPower LED组培灯应用在红掌的扩繁及壮苗阶段。苗圃组培科研人员、飞利浦植物专员共  相似文献   

6.
温湿度调控是核心--谈组培苗的炼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苗是生物组培技术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组培苗能否尽快地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去。试管苗移栽过程较为复杂,盲目移栽或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批组培苗死亡。因此,研究组培苗与炼苗室中小气候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尤为重要。笔者试图从炼苗室小气候入手来探讨炼苗室中组培苗的锻炼与驯化技术。 炼苗的环境条件 试管苗比较娇嫩,它从瓶子中移到炼苗室中,首要一条,温度要尽可能保持同培养室的一致,湿度要尽可能增大,否则易导致幼苗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温湿度的调节是炼苗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3~5月是大花蕙兰组培苗出瓶移栽的关键期,也是整理移栽忙季。为确保瓶苗移栽质量,需注意以下几个操作要点。大花蕙兰3~4年的生长周期内,需经过3次移栽,即瓶苗出瓶定植、二次换盆移栽和开花株换盆疏苗。每年3~7月份进行瓶苗定植,其中最佳时期是3~5月植株长势好。移栽前准备穴盘或10cm×10cm黑色塑料定植软杯。组培苗出瓶时,用清水洗净根部琼脂,对根部进行消毒处理,稍微晾干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韩城大红袍花椒组培苗的驯化炼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韩城市花椒研究所以水苔、泥炭、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作为移栽基质,经过不同配比试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组培苗移栽方案,为韩城大红袍组培快繁和驯化炼苗提供了理论基础。试验表明,移栽基质配比以泥炭∶椰糠∶珍珠岩=3∶1∶1的组合最佳,水苔次之。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酸枣组培苗移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倍体酸枣生根组培苗为试材,研究炼苗天数、基质种类、空气相对湿度、组培苗高度、根条数及移栽时间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应在4月底至6月进行,在此时期选择高度大于5 cm,根7条以上的组培苗,经炼苗3天,移栽至纯蛭石或珍珠岩与土(1:1)或蛭石与土(1:1)中,移栽前期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移栽成活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红掌组培苗的生根,利用不同的生长激素,对红掌组培苗高效生根的生长激素IAA、NAA和IB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红掌不定芽平均生根数量和平均生根率影响较大的生长激素为NAA.对红掌不定芽的平均根系长度影响大的为IBA.IAA对红掌生根,生根迟,根系少,而且根系生长慢;利用NAA可有效促进红掌生根,生根早、数量多且根较粗壮,根毛多,有利于出瓶移栽;IBA可有效促进根系伸长,但根毛少.  相似文献   

11.
红掌在整个栽培过程中需要的环.境条件较稳定,适宜日温为25℃~28℃,夜温为19℃~21℃,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适宜光照强度为17000~25000lux。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甚至死亡。红掌自身的生境要求和环境相对稳定的温室条件导致红掌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周年都有发生。笔者经过多年对红掌病虫害调查与研究,总结了红掌温室栽培中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虎杖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加速虎杖提取加工业的发展,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不同基质、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处理措施对虎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疏松且保水的圃地表土有利于虎杖组培苗的移栽,且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达93 %,高生长量6.98cm,平均叶片增量4.86片;在温室大棚内间歇喷雾的移栽成活率要高于室外圃地,成活率达96.25 %,而苗木的生长,室外圃地要好于温室大棚;组培苗移栽后履盖薄膜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成活率达95 %,消毒与否对虎杖组培苗移栽成活没有太大的影响。虎杖组培苗的移栽在水分多,空气湿度大的地方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LED光源下培养的马铃薯组培苗在形态特征上差异明显,为探索这种差异是否会对其移栽后产生进一步影响,试验研究了100%红光(R)、100%蓝光(B)、100%绿光(G)、75%红光+25%蓝光(RB)、45%红光+35%蓝光+20%绿光(RBG)和100%白光(CK)6种光谱下培养4周的马铃薯组培苗温室移栽后植株的生长和结薯情况。试验结果表明,B处理的马铃薯组培苗移栽后缓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结薯前期SPAD值及结薯期各器官生物量均始终高于CK和其他处理,且该处理下最大薯的干鲜重和有效微型薯占比分别较CK提高45.66%、45.09%和10.93%。R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结薯期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CK,单株结薯数目提高29.60%,但有效微型薯占比较CK降低63.97%。G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生长和结薯指标均表现最差。组合光谱RB和RBG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指标和微型薯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因此,单色红、蓝、绿光谱处理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会持续至其移栽后植株幼苗生长,甚至结薯期,组合光谱RB和RBG则不会。在马铃薯组培苗生产上,单色蓝光和单色红光作为照明光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组合光谱RB和RBG可作为白色光源的替代光源。  相似文献   

14.
探究影响棉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从而解决其直接移栽不易成活的技术难题,为棉花组培苗提供稳定高效的移栽途径。以棉花组培苗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环境、基质和根系状态的条件下探讨组培苗的成活率、根系和茎叶生长的研究。棉花组培苗在培养容器中诱导露白至生根,然后移栽到珍珠岩和蛭石以体积比1:1混合的基质中,使用1/2MS营养液,恢复时保持适当湿度,可以使苗更健壮,成活率从50%提高到100%,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的棉花组培苗移栽方法。研究建立高效稳定的棉花组培苗驯化方法,成本低廉,避免嫁接,结铃率更高,可用于棉花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中。  相似文献   

15.
不同LED光源下培养的马铃薯组培苗在形态特征上差异明显,为探索这种差异是否会对其移栽后产生进一步影响,试验研究了100%红光(R)、100%蓝光(B)、100%绿光(G)、75%红光+25%蓝光(RB)、45%红光+35%蓝光+20%绿光(RBG)和100%白光(CK)6种光谱下培养4周的马铃薯组培苗温室移栽后植株的生长和结薯情况。试验结果表明,B处理的马铃薯组培苗移栽后缓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qP、结薯前期SPAD值及结薯期各器官生物量均始终高于CK和其他处理,且该处理下最大薯的干鲜重和有效微型薯占比分别较CK提高45.66%、45.09%和10.93%。R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结薯期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CK,单株结薯数目提高29.60%,但有效微型薯占比较CK降低63.97%。G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生长和结薯指标均表现最差。组合光谱RB和RBG处理的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指标和微型薯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因此,单色红、蓝、绿光谱处理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会持续至其移栽后植株幼苗生长,甚至结薯期,组合光谱RB和RBG则不会。在马铃薯组培苗生产上,单色蓝光和单色红光作为照明光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组合光谱RB和RBG可作为白色光源的替代光源。  相似文献   

16.
不同苗质及移栽条件对新丰生姜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将新丰生姜 (ZingiberofficinaleRosc .)组培苗按不同苗质与移栽条件组合成 2 4种处理。移植结果表明 ,壮苗、炼苗、蘸生根粉和蛭石与草炭土 1∶1有利于新丰生姜组培苗移栽后的成活。在各种组合中 ,壮苗的平均成活率比弱苗高 8 33%,炼苗的平均成活率比不炼苗的高18 75 %,蘸生根粉的平均成活率比不蘸生根粉的高 6 2 5 %,蛭石与草炭土 1∶1的比 1∶2和 1∶3的分别高 6 2 5 %和 14 0 6 %。炼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的作用最大 ,壮苗和炼苗的组合结果最好 ,移栽成活率可达 10 0 %。  相似文献   

1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120-6125
为了获得鸡蛋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本研究通过鸡蛋花顶芽诱导繁殖的组织培养方法,以鸡蛋花种子播种的无菌苗顶芽作为组织培养诱导的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中诱导产生丛生芽,再在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出大量的丛生芽后,再经过壮苗生根,炼苗阶段,直接移栽到培养杯,获得了鸡蛋花组培苗。通过3次重复试验,获得一套鸡蛋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诱导率达到100%,丛生芽个数达到10个左右,生根率达到100%,炼苗的成活率达到97%,此成果更接近工厂化育苗和产业化的要求,为鸡蛋花组培苗工厂化育苗和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红掌可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本文重点介绍红掌的分株繁殖方法. 分株最佳时机 最佳时间 红掌分株时期主要在凉爽高湿的春季进行,秋季阴凉天气也可分株.在炎热的夏天或干燥寒冷的季节不宜分株.如果有温室设备,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最佳叶龄 子株太小分株后生长缓慢,子株过大又影响母株长势.一般情况下,可于子株长出4~5片叶子时进行分株,对子株和母株的生长都非常有利. 分株前准备 基质和花盆 红掌喜疏松、透气性好的基质,分株时可采用纤维长度在10 ~ 30mm、pH值为5.5~6.5的泥炭,与3 ~ 7mm的膨胀园艺珍珠岩按2∶1的比例混合,并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搅拌均匀密闭堆放1天后即可使用.根据植株的大小和种苗的特性,备直径9cm或12cm的软塑盆,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19.
周建金  罗晓锋  叶炜  江金兰 《种子》2013,32(1):111-113
以组织培养为手段,研究了GA3处理和低温贮藏对多花黄精种子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和低温贮藏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种子经不同浓度的GA3处理,以200 mg/L浓度处理显著优于其他浓度处理;种子经0~4℃低温贮藏2、3、4个月发芽率依次呈显著升高趋势,以低温贮藏4个月的发芽率最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达92.10%和90.67%;利用组培快繁技术,种子从采收到温室大棚移栽只需3个多月,移栽成活率可达90.0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红掌组培苗(瓶苗)是在组培室中最适宜其生长的条件下完成其生长过程的。组培室同外界自然环境条件相比,差异很大。把瓶苗移出组培室,到室外栽培必须让瓶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健化过程,通常称为炼苗。 瓶苗的过渡及移栽 瓶苗一般在恒温25℃左右的培养室中培养,为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自然环境,先把瓶苗移出培养室放到过渡室中7-10天,让瓶苗适应新的环境后打开瓶盖,让瓶内外空气进行交换,2-3天后再取出。出瓶时要用镊子将苗小心钳出,切忌用力过重,以免造成伤口,真菌侵入,引起病害。然后将苗放入清水中把根部的琼脂清洗干净。洗苗时用的清水要注意水温,冬季宜用温水,以免水温过低冻伤幼苗。洗净后的小苗在800-1000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溶液里蘸一下后再进行移植。 移栽时,要先用小木棍将穴盘的基质挖个小洞,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