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动炒茶机实现了茶叶的批量生产,解决了人工炒茶中的人力问题,大大提高了炒茶效率,但是,传统的自动炒茶机控制系统的技术并不成熟,炒茶工艺也不够规范,也不能满足茶产品企业的技术需求,而基于PLC的自动炒茶机控制系统实现了技术升级与炒茶工艺的规范,并且自动炒茶机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可以根据茶叶的种类进行不同的炒茶工艺,提高了炒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茶叶机械工业公司于1985年10月中旬举办了1986年度的茶机订货会。参加会议的供方单位主要是该公司所属成员厂,有杭州茶机总厂、绍兴茶机总厂、临安茶机厂、富阳茶机厂、嵊县茶机厂、武义茶机厂、杭州采茶机厂以及加善拖拉机厂等。应邀参加技术咨询的有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所、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浙农大茶叶系、浙江省农业厅和杭州市茶叶机械研究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师。参加订货会的用户来自14个省(市)的300多个单位,供需方代表共计900多人。本  相似文献   

3.
《茶叶机械》是全国茶叶机械科技情报网主办的茶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的主要内容有:综述国內外茶机发展的新水平、新趋向,介绍国内外机械制茶的新进展、新成果,探讨茶机的新原理、新结构;交流茶机开发应用的新经验、新技术;提供茶机行业的新消息,新动态。本刊内容新颖,信息量多,实用性强。适于从事茶机生产、科研、管理和使用部门的干部、科技人员阅读,也  相似文献   

4.
赵明阳 《福建茶叶》2016,(12):120-121
茶叶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产茶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而茶叶发展的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迅猛增长,应用发展茶机技术极为必要,有效提升茶机技术,能更好促进茶叶生产技术提升。当前我国国内茶机生产智能技术水平不足是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计算机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就是当前解决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的重要策略。本文拟从茶机生产技术提升与需求分析入手,重点结合产业生产力提升和茶叶机器生产发展的方向阐述,探索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技术与茶机的具体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最近,浙江省茶机公司邀请在杭茶叶界的部分教授、研究员、工程师、技师等专家近四十人,欢聚一堂,就如何改进和发展浙江茶机,以适应茶叶生产发展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近几年来,浙江省茶叶和茶机生产发展较快。茶叶总产量81年达到170万担左右,平均年增长幅度为20万担。茶机生产81年达到10900台。特别是省茶机公司所属五厂,发展更快,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茶机工业的发展我国茶机工业是解放后才形成的,建国40多年来已自成系统。现在,全国生产茶机的工厂已有110多家,其中以茶机为主要产品的茶机厂有40多家。年产各类茶机4万多台,分20大类、近50个系列、约250个品种、400多个型号规格。1991年全国茶机拥有量约52万台,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已达85%,各类名、特茶的加工机械化水平也逐年提高。我国茶机  相似文献   

7.
周竹定 《中国茶叶》2006,28(5):36-36,41
近几年来,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发展迅速,并已逐步向全国扁形茶产区推广。长板式扁形茶炒制机的推广与使用,无疑是扁形茶加工业的一大革命,代表了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茶叶加工的发展厅向,对扁形茶特别是龙井茶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其推广使用中所存在的机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加工工艺不规范致使茶叶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须引起茶叶生产者的审视。  相似文献   

8.
江扬 《中国茶叶》1994,16(2):6-6
我国茶叶加工机械的研制,是从50年代末起步的,经过30多年的积累、改进和提高,现已品种齐全,可以满足各类茶叶加工的机械化要求。近10年来,为适应制茶节能的需要,茶机行业纷纷开展了金属热风炉的研制,先后推出双回程、三回程、螺旋式、喷流式、直流式形型式的节能热风炉。这些热风炉,虽然其结构原理各不相同,在热效率、使用寿命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毕竟是我国茶叶加工业上推广应用热风炉的重要尝试,而且获得了良好成效,因而引发出了研制机炉一体化的茶叶加工机械,这将会推动我国茶机在90年代登上一个新台阶。 机炉一体化的优点 茶机机炉一体化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使炉灶规范化。以往茶机厂出厂的茶机产品,如滚筒杀青机、锅式杀青机,均为光滚筒或光炒锅;烘干机,只是提供主机与炉灶件,附上炉灶图,由用户自行砌炉;炒干机、瓶炒机,炉灶也由用户自理等等,这是一大缺憾。茶叶加工作业,其茶机的主机与炉灶是密不可分的,炉灶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热效率和煤耗的高低,而且对制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也起着关键性作用。用户的筑炉水平,往往会影响到茶机的实际使用。目前,多数地区,尤其是新发展茶叶的地区,由于没有专门的茶机炉灶筑炉技工,所砌炉灶大都存在升温慢、热效率很低、煤耗很大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快浙江省茶叶生产机械化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紧研制、改革现有茶机,加快茶叶生产机械化步伐,是既多又好的发展我省茶叶生产实现“四化”的主要途径。现就如何加快茶叶机械化步伐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与全省茶叶工作者探讨。一、关于茶叶生产机械化的规划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是全省茶叶工作者和茶区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光有号召,没有规划,排不上全省农业机械化的计划,是无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无法引起省委  相似文献   

10.
为使广大茶机用户掌握茶机合理使用和维修的技术,以延长茶机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机制茶质量,根据我国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签订的《茶叶情报服务》项目的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将与杭州茶机总厂联合举办茶机安装使用和维修技术培训班。  相似文献   

11.
茶机研究和发展方向的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清厚 《茶叶》1993,19(2):44-46
我国茶机工业起步晚,发展慢,性能低,品种规格不全、不配套、耗能大,不同程度地妨碍了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有所改进,研制了成套红绿茶初制机械,推出了各类型名茶微型机具,完成了一批金属热源发生炉,又开始探索了高科技茶机生产,以程控及微机控制制茶等自动化新型茶叶机具,为我国茶叶机械工业走向世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其品种类型、性能、门类尚属初级阶段,不能适应当前茶叶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谈点意见和看法,以与我界同仁商讨。一、当前茶机科研、制造与茶叶生产结构的不平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茶叶机械化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建立了110座专业茶机厂,生产各类茶机45万台(套),年初制加工能力达60万吨,精制加工能力65万吨,茶园管理机耕机械近千台(套);组建了10多所茶机研究所,完成了盘式揉切机→转子式切茶机→强烈快速揉切制法三阶段红碎茶系统研  相似文献   

12.
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过程中耗工多、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一项重要作业,也是栽培与制茶间的交接工序。随着社会的进步,长期沿用的手工采摘已越来越不适应茶叶生产的需要,必然逐渐为机械采摘所代替。现就我省推行机械采茶的有关问题,浅析如下:一、手工采茶的弊端手工采摘虽然对茶树芽叶个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静电拣梗机通过摩擦生电或升压电路,形成高压电场。根据茶梗比茶叶含水量高,在高压电场下受力大,产生位移大的原理,使梗、叶分离,达到拣梗目的。静电拣梗机特别适宜拣剔筋丝梗、轻梗、小梗,因此在红碎茶加工中,已成为主要拣梗机械。在一般茶厂中,它也与阶梯拣梗机相配合,完成机拣作业。  相似文献   

14.
《茶叶》1989,(4)
《茶叶机械》是机械电子部全国茶机科技情报网主办的综合性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导:我国茶叶加工业发展的设想和措施;国内外茶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机械制茶的经验,茶机改革;国内外茶机(叶)的市场信息和科技动态。本刊适于从事茶机(叶)生产、科  相似文献   

15.
由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研究设计成功的6CDM—42型名优茶多功能机,采用五只槽形锅往复运动达到炒制目的,运动速度快慢可调,热源采用柴、煤、炭为燃料,适用于制作中低档龙井、旗枪等扁形茶.茶叶界有关专家、西湖龙井茶区炒茶老师傅以及个体茶农从现场观察炒制作业后,一致认为,该多功能机的研制是成功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制茶品质好,用该机炒制龙井茶、旗枪茶,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增加茶农经济收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茶机工业公司于1986年10月在临安举办的1987年度茶机展销订货会,进一步显示了茶叶机械技术的新水平,展示了茶机市场的可喜变化。会议期间,来自全国近二十个产茶省的1000多名代表,竟相争购,成交额比去年增加57.1%。这次会议无论是展销规模、到会人数、成交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茶叶机械的旺销,标志着我国茶叶生产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简讯     
双速定时数字显示的茶叶揉捻机为了满足制茶工艺要求,茶叶揉捻机在揉捻不同嫩度的茶叶以及茶叶揉捻的不同时间,都需要不同的转速,以保证揉出的茶叶具有良好的条索与品质。四川省农机研究所和重庆市江津茶机厂设计制造成  相似文献   

18.
茶叶加工中的拣梗工艺是直接影响茶叶品质与制茶率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精制茶厂中耗用劳动力最多的工序。浙江临安茶机厂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参照日本静冈茶机制作所 E_1级静电拣梗机,结合我国茶类繁多的特点,改进试制了6CDJ-250型静电拣梗机,其主要技术规格如下: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茶叶机械研究会1995年年会于12月13日至14日在乌龙茶主产区——安溪县召开。这次年会的主题是:乌龙茶采摘与制作机械问题研讨。省内外从事茶机研究、生产、教育和使用部门的20个单位35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年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殷鸿范,浙江省杭州市茶叶机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胡景川,台湾家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山虎、经理杨复剪等应邀参加了年会。年会由省茶机研究会理书、省农机公司工程师林孝洪作会议总结。林工程师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了今后茶机研究、生产的几条建设性意l:1)茶叶生产是茶机发展的基础。根据市场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在机械采茶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茶树品种、机采适期及茶机选择等内容,揭西大洋机采以加工大宗茶炒茶为主,与手工采茶相比具有成本低、利润高的优点,存在茶叶附加值低、茶园生态建设受限及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建议推广生态茶园建设、名优茶机采技术及配套的加工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品类,从而提高大洋茶叶的产值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