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学芝 《作物杂志》1991,7(4):16-16
随着玉米品种的更换,产量不断提高,1949~1955年主要种植农家品种,亩产50~146公斤,1956~1964年改种黄县二马牙等品种,亩产147~172公斤,1965~1971年,改种双交种新双1号、烟双545等,亩产209~225公斤;1972~197G年改种烟三6号等三支种,亩产249~286公斤,1977~1982年改种丹玉6号等单交种,亩产284~37.4公斤  相似文献   

2.
奶花芸豆     
奶花芸豆(Phaseolus Vulgaris)属豆科芸豆属,一年生草本,四川凉山州地方品种。因粒色乳白间有紫红花斑,故取名奶花芸豆。在温带湿润区与暖温带半湿润区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因该品种经济、营养价值高,而大量出口外销。它可作蔬菜、食品添加剂和提供牲畜饲料等广泛用途,已成为凉山地区脱贫致富的经济作物。据测产验收,一般净作亩产130~160公斤,与玉米、马铃薯、甜菜进行带状种植亩产80~100公斤,间作亩产40~70公斤。  相似文献   

3.
中黄2号中黄2号(诱变30×7614)系中国衣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春夏播兼用型、丰产、适应性强的夏大豆品种。最高亩产可达185.1公斤。1990年经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86~1987年所内夏播试验亩产185.1~153.2公斤,分别比鲁豆4号、烟黄3号增  相似文献   

4.
湘花生2号     
湘花生2号是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0年从粤油116中的突变单株选育而成。1989年经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是目前湖南省高产、早熟花生良种。1982年参加品系鉴定,亩产342.1公斤,比对照种116增产24.92%,1983年、  相似文献   

5.
史锟 《作物杂志》1993,9(1):21-21
1989年我市从中国农科院引进中系8409,在品种比较试验中,亩产593公斤,名列第一。1990年全市推广中系8409水稻1354亩,在大旱之年,全市水稻大幅度减产,主栽品种Clo2亩产仅208公斤,而中系8409市产375公斤,比Clo2增产39.9%。1991年我市用中系8409等国内外7个品种进行高产试验,其中有日本超高产品种北陆125、北陆130、奥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来源。晋汾7号系山西农科院经作所1972年用钴60咖码(γ)射线辐射晋汾52干种子,经连续单株选育而成。二、产量表现。1989年在山西交口、汾阳大面积种植,千亩平均亩产25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400余公斤,比当地长农10号增产10.5~45.3%,在汾  相似文献   

7.
罗赓彤 《作物杂志》1993,9(4):27-28
黑农33是从黑龙江省春播大豆中筛选出适宜我区北疆种植的中早熟优良大豆品种。1992年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准予在我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了探讨该品种亩产250~300公斤的高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92年在农八师143团18连进行了大面积高产栽培试验,结果在109亩地上获平均亩产289公斤的好收成。现根据试验与调查结果,对黑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仙桃市示范推广油菜茬红麻高产栽培技术,9817亩平均亩产265.3公斤,比常规法增产24.35%;在1991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红麻前期溃涝、中后期干旱的情况下,亩产仍达251.5公斤,比常规法增产22.4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良种,抓好种子处理选用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青皮3号。在播种前,抢晴晒种2~3天后拌药消毒。每100公斤种子拌退菌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和我国芝麻的平均亩产不超过30公斤,均属低产水平。为改变芝麻的低产面貌,我们在许昌农场进行了芝麻高产试验示范,1990年面积4.3亩,平均亩产171.7公斤;1991年面积4.5亩,平均亩产202.6公斤,其中1.04亩,亩产高达251.8公斤。1.选用良种选用了优势强的郑8805、88CA006杂交种和丰产潜力较大的高产品种豫芝5号。据两年高产田的调查:郑8805株高2米上下,高者达2.5米;单株蒴果数141个,高者达300个以  相似文献   

10.
我们干1982~1985年在张家口旱地对莜麦(裸燕麦)578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根据观察结果,通过丰产栽培,获得了3万亩平均亩产150公斤的结果。 丰产技术 (一) 播量 1982~1983年选择滩地、平地和坡地,亩播量分别为7.5公斤、10公斤、12.5公斤、15公斤4个处理,用随机区  相似文献   

11.
江海大麦     
江海大麦系海安县农科所1978年用7422大麦经辐射选育而成的高产啤饲兼用大麦。1991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亩产350公斤左右,1983~1990年,经省、市、县7年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平均亩产336.38公斤,比对照矮早  相似文献   

12.
从1986年始,我们选用冀5418和偃大7916品种,进行小麦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小麦亩产超500公斤的形态生理指标与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1988~1989年度在安阳县水冶镇北段村的106亩高产田,实现了小麦平均亩产515.6公斤。其中6.7亩冀5418,亩产达640.9公斤,12.5亩偃大7916,亩产达578.0公斤。1989~1990年度,该地又实现了平均亩产502.1公斤,有10亩冀5418,亩产达596.6公斤,9.8亩偃大7916,亩产达552.0公斤。  相似文献   

13.
刘东辉 《作物杂志》1989,5(4):14-15
玉米是肇州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占耕地面积70%以上。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制约,长期产量不高。1980~1982年平均亩产仅166公斤,属黑龙江省玉米中产区。1984年全县推行500公斤栽培技术以来,示范田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生产大改观。1984年7个试点农户,15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1985年5万亩,平均亩产519公斤;1986年15万亩,平均亩产594公斤;1987年全县102万亩玉米平均亩产416公斤;1988年全县95.3万亩  相似文献   

14.
塔穗蓖麻又叫长果穗蓖麻,原产日本。1981年引进忻州地区种植。在黄土丘陵沙梁地种植,亩产达240公斤;在滩地种植,亩产可达280公斤,比当地品种增产20~40%。1985年全地区种植10万余亩,占蓖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15.
王荣 《种子科技》2004,22(1):16-16
在高寒地区发展玉米生产,主要受积温低,无霜期短的影响.过去特早熟玉米品种较少,发展玉米生产困难重重.目前,普遍使用冀承单3号,但该品种增产潜力有限,一般亩产只有300~400公斤,而且品质较差.由于没有较理想的品种,所以限制了这些冷凉地区发展玉米生产.从1998年开始,山西天元种业有限公司引进并委托右玉种子公司对"利马"系列特早熟玉米新品种在当地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试验、示范,从中选出了利马28、29两个最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品种.这两个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栽培得当亩产可达到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6.
豫玉3号系河南农业大学玉米所1982年用自选系3184为母本,外引系黄早四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该杂交种于1983~1984年经所内产量比较鉴定,平均亩产542.5公斤,分别比对……  相似文献   

17.
高产小麦品种模式化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化榜  曾北燕 《作物学报》1993,19(2):165-172
本文探讨了高产小麦品种理想模式的概念、特点和品种模式化选育的理论依据及优点。对37个亩产400公斤以上的高产品种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形态性状、生理性状以及这些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和简单相关分析。针对山东的生态条件和品种的现状,优化了亩产600-650公斤的品种模式。探讨了各类性状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产量潜  相似文献   

18.
甜脆761豌豆品种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0年从美国引进高代品系,经多年混合选择软荚植株选育而成。其特点是青荚果皮肉质厚、味甜、质脆、品质品味均优于普通食荚豌豆。1999年11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适于春播豌豆区种植的新型菜用食荚豌豆品种。甜脆761属中熟品种,出苗至开花46~52天。出苗至摘荚55~65天,摘荚期可持续40天左右,收获干子粒生育期100~111天。高茎,株高170.8cm,单株有效分枝2.3个,单株有效荚15.0荚,单株粒数72.4粒。青荚含可溶性糖分6.56%,Vc含量……  相似文献   

19.
京红10号(代号中8502)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1980年配制组合(京772/Alondra“S”—Pima77),经南繁北育连续选择于1985年育成,1991年底通过内蒙古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产量表现在1986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比对照增产13.2%,产量表现突出。1987~1991年度参加甘肃、内蒙,新疆、山西品种区域试验及多点试种示范,一般亩产300~400公斤,最高可达  相似文献   

20.
诸城县近两年为满足国庆节前后市场的需要,夏播西瓜随着种植结构的改革开始发展起来,据11个农户19.5亩夏播西瓜统计,一般亩产1,750~3,000公斤,亩产值800~1,400元左右。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早中熟品种 夏播西瓜以选择早熟品种为主,适当搭配中熟品种,并要注意选择品质好,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