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冬瓜疫病是冬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由疫霉菌引起,在雨水充足和温度适合条件下,该病菌的潜育期短,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且用药单一,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探讨防治冬瓜疫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抗病品种、农业措施、嫁接、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当前冬瓜疫病的防治进行了综述,并对一些措施对该病的防治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冬瓜疫病对露地冬瓜的品质及产量造成影响。文章依据经验总结概括冬瓜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高纬度地区主要病害,如冬瓜疫病、冬瓜蔓枯病、冬瓜枯萎病、日灼病、炭疽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无公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19种杀菌剂对黑皮冬瓜疫病病菌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黑皮冬瓜疫病的高效药剂,进行19种常见商品杀菌剂对黑皮冬瓜疫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安克可湿性粉剂和50%施得益可湿性粉剂的毒力最强,对黑皮冬瓜疫病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9.36%和87.43%,其余为72%克露可溶性粉剂53.07%、68%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51.43%,这几种杀菌剂可直接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青皮冬瓜疫病与枯萎病的发生规律、症状识别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常州市郊区冬瓜疫病的发生日趋严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冬瓜疫病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一)冬瓜疫病的发病症状及受害损失 冬瓜从苗期到成株期的茎、叶、叶柄和果实均会受疫病侵害。茎受害,初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溢缩,蔓上部的叶片逐步枯黄;叶片被害,初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块,天气潮湿时,病斑扩展很快,常造成全叶腐烂。天气干燥时,病斑边缘暗绿色,中部黄褐色;果实被害,初成暗绿色椭圆形凹陷的水渍状病斑,后呈黄褐色水渍状病斑,扩展很快。天气潮湿时,上面长出白色绵状霉,为病菌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使整个冬瓜腐烂,并发出难闻的臭味。冬瓜移栽至7叶期受疫病为害,  相似文献   

7.
博罗冬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应用地膜覆盖技术,使用2.5%适乐时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枯萎病、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冬瓜疫病和蔓枯病,增产潜力大,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对博罗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86-87
为筛选防治冬瓜疫病的药肥土壤消毒剂,进行药肥土壤消毒剂对冬瓜疫病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沟施茶麸+溴氯异氰尿酸(300∶1)900 kg/hm~2能抑制土壤中病原菌、霉菌生长,促进细菌和放线菌生长,提高B/F和A/F值,控制病害效果明显;其次是酒精+金贝斯90 L/hm~2能较大提高土壤放线菌数量和A/F值,对冬瓜疫病病害也有一定控制作用,这几种药肥土壤消毒剂可直接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手机尾号为为9537的用户问:冬瓜表面有白色棉絮状物,腐烂发臭,这是怎么回事?专家解答:这是冬瓜绵疫病的症状。防治此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一是农业防治。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幼苗期及时划锄松土,生长期适当控制肥水,严防大水漫灌,雨后注意及时排水。发现中心病株、病瓜及时拔除深埋,并在病株及  相似文献   

10.
瓜类一般产量高、效益好.因此种植面积大.但其病害也多.特别是瓜类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危害尤其严重.防治也比较困难。近年来.笔者在瓜类生产技术指导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瓜类病害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1.瓜类疫病疫病常危害黄瓜.也危害冬瓜和其他瓜类。一般在田间积水、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病.连作地易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冬瓜疫病抗性鉴定的可行性,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冬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并筛选抗疫病的冬瓜和节瓜品种,为培育及利用抗病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灌根接种法为对照,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9份冬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比较,评估离体叶片接种法的可行性;并采用所建立的离体叶片接种法对23份冬瓜品种和18份节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抗、耐疫病的冬瓜和节瓜品种.[结果]离体叶片接种后,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呈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期变成黑色病斑,有的会长出白色霉层.9份供试冬瓜品种中,铁柱168、B184和P33等7份冬瓜品种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抗感性评价,反应类型结果完全一致.两种鉴定方法对冬瓜疫病的抗性鉴定结果一致性高达77.78%:注射灌根接种法发病率的平均值是54.6%,病情指数的平均值是29.6;离体叶片接种法发病率的平均值是60.2%,病情指数的平均值是31.5.对两种接种法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注射灌根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两种接种方法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和0.993.节瓜普遍比冬瓜更抗疫病,初步筛选出3份高抗冬瓜品种,分别是连环杂交大冬瓜、铁心999黑皮冬瓜和黑娃四号小冬瓜,病情指数分别为5.9、9.2和1.7;5份高抗节瓜品种,分别是佳庆338节瓜、玲珑节瓜、翠秀节瓜、新粤农8号和5号黑毛节瓜,病情指数分别为4.2、5.0、5.8、6.7和7.5.[结论]与注射灌根法相比,离体叶片接种法具有发病症状明显、操作方便、速度快、不伤害植物等优点,离体叶片接种法可作为冬瓜品种疫病抗病性鉴定的辅助手段,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筛选出3份高抗冬瓜品种和5份高抗节瓜品种可作为培育及利用抗病品种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黄瓜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疫病是浙江省黄瓜上一种重要的病害,病原菌是Phytophthora melonis Katsura。它为害黄瓜的茎、叶片和果实,以茎基部及嫩茎节部发病较多。还能侵害葫芦、菜瓜、冬瓜和南瓜。不能侵害茄子和辣椒。丝瓜抗病性很强。 病菌能在种子上和土壤中越冬,土壤带菌与发病关系很密切,故黄瓜连作,发病常严重。黄瓜生长期连续阴雨,或有几次暴雨,常造成疫病流行。 防治黄瓜疫病的药剂,以敌菌丹效果最好,百菌清次之。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2005,(11):32-33
无公害瓜类蔬菜,包括:黄瓜、冬瓜等1.主要病虫害基本情况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菌核病。虫害有:蚜虫、温室白粉虱、斑潜蝇等。2.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春季多阴雨,则大棚和春播露地黄瓜易流行霜霉病、灰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气候干旱少雨易发生白粉病和蚜虫危害;雨过天晴且高温,枯萎病发生重;夏季高温多雨疫病、炭疽病容易大发生。3.防治措施农业措施:(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黄瓜可选用津杂、津研、津春、津优系列品种;冬瓜可采用大青皮、小青皮等。(2)实行翻耕、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永春县东关镇800亩无公害冬瓜示范片,多年来连续获得好收成。但由于连年种植,未实施轮作倒茬,致使冬瓜枯萎病发生年趋严重,直接影响冬瓜产量。为此,永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东关镇冬瓜生产协会对冬瓜枯萎病开展专题研究,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冬瓜枯萎病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山东西南地区春季大棚小冬瓜的嫁接栽培技术,同时对小冬瓜常见病虫害提出了较为详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冬瓜是广西地区最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但近几年在广西黑冬瓜产区因土传病害导致黑皮 冬瓜减产严重。嫁接是目前冬瓜栽培中抗病增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就黑皮冬瓜换根嫁接与横插 嫁接两种不同嫁接方法对冬瓜植株生长、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做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嫁接不但有 益于冬瓜植株的生长还可以防治冬瓜土传病害,提高黑皮冬瓜产量,而换根嫁接法在黑皮冬瓜栽培中 防病增收效果最好,且操作简单易学,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疫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随着辣椒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疫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辣椒疫病常造成大批死秧、烂果。除为害辣椒外,还为害番茄、茄子、冬瓜、西葫芦等。一、辣椒疫病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空气湿度大时,植株病部表面出现灰白色粉状霉点,发  相似文献   

18.
为获取冬瓜的优质高产,阐述了冬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冬瓜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冬瓜是山东地区的主要农业种植产品之一,它对提高当地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抓好春大棚的嫁接栽培工作和提高其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不容忽视。本文就山东地区春大棚小冬瓜嫁接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展开探究,并总结出山东地区春大棚小冬瓜嫁接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及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宁  曹天亚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62-62,145
从品种选择、栽培要求、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无公害冬瓜栽培技术,以期为冬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