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景盆博 《花木盆景》2007,(10):60-60
明崇祯青花百鸟图缸 本件盆器圆桶形,高17.3cm,口径22cm,足径11.5cm。撇口、深腹、斜壁、平底、圈足。器体瘦长高深,下削腹底。器壁自口沿至底渐次加厚,胎体较重。盆内外均施白釉,釉面细润。盆外沿口用青花绘小折枝花卉纹,腹壁绘松柏百鸟图。青花色调纯正深沉,发色稳定,浓重处呈黑蓝色,有晕散和走釉现象;轻淡处色调青翠鲜丽明亮。这些均体现了崇祯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件盆器圆鼓形,高7.5cm,口径23.8cm,足径18.8cm。敛口、浅腹、弧壁、平底、圈足。盆内施白釉,釉色青中闪灰,釉面光亮莹彻,釉质肥厚细润。贫外腹部用青花绘莲花纹饰,正中有青花书写正德年制楷书款。正德中晚期,有此青花盆器改用回青料,因此青花色调出现淡紫色或鲜艳浓重的深蓝色。此盆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3.
明嘉靖景德镇窑素三彩龙纹缸 本件盆器圆鼓形,口径44.7cm。敞口、深腹、直壁、平底、圈足。盆内施白釉,盆外壁口沿绘卷草纹边饰,青花框内绘“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一行楷书官窑款。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青花桂枝莲套盆本品高25.5cm,口径38cm, 折沿,直壁,深腹,底托。乾隆时期青花的色调,呈色稳定,浑厚沉着。本件盆器青花,却蓝中泛黑,有晕散,纹饰层次显示不清晰;但色泽仍然凝重,造型制作精细,釉面呈  相似文献   

5.
韦金笙 《花木盆景》2007,(11):63-63
从收集的部分民国时期广东佛山石湾釉陶盆实物分析,除素面盆,将繁复的三彩、五彩的浮雕,改为单彩为底、浅雕(图56民国浮雕博古高六角形盆)或浅雕彩绘山水(图57民国蓝釉彩绘山水六角形盆)、花乌(图58民国雨蓝釉彩绘花乌海棠形盆)、博古(图59民国青花彩绘博古棱形盆)、书法(图60民国浮雕书法高方(斗)形盆),或以西方地砖图案为底,  相似文献   

6.
明成化红釉盘;明成化青花松竹梅纹长方花盆;明成化青花卷草缠枝纹渣斗;明成化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相似文献   

7.
清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荟萃了一代名师巧匠,在总结、发扬前朝陶瓷盆器艺术的基础上,把清代陶瓷盆器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乾隆时的陶瓷盆器,器型繁多,大小不等,有方、长方、六方、八方、圆、椭圆、菊瓣、梅花、葵花,菱花、海棠以及奁式花盆等;品种有青花、粉彩、单色釉、青花与仿珐玛的粉彩器,花纹规矩,有青、黄、绿、紫、蓝、红、灰、金、  相似文献   

8.
天启一朝,在位仅有七年,正处晚明的多事之秋。此时的景德镇御窑厂,产量已经缩减到最低水平,逐渐冷落、停产歇业。天启时期盆器品种虽然极少,但也有一些细致工丽的,主要是青花与五彩盆器,器型规整,釉面肥润,色调鲜艳明快,具有前朝万历制瓷的传统。崇祯一朝,在位十七年,朝政风雨飘摇,处于明、清两代交替之际。此时的盆器,除具有明代风格外,也萌发出清代盆器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兰 《花木盆景》2005,(8):46-47
康熙陶瓷盆景,造型多样,品种丰富,层出不穷,为前所未有。大器超过一米,浑身奇伟,小器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有独冠当朝的青花,绚丽多姿的五彩,精心追求的仿古瓷,名扬内外的郎窑红,颜色釉,以及崭露头角的纷彩,珐琅彩等。康熙盆器,敦重古朴,新创式样繁多;  相似文献   

10.
刘忠海  石梅 《花木盆景》2006,(10):16-17
兰花上盆是养兰的基本功,也是养兰是否成功的关键,现将个人心得与大家交流,请多赐教。 兰花上盆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备用物品包括:1合适大小的兰盆;2盆垫;3.不同规格的兰土;4.剪刀;5.水壶与陶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朱峰山 《花卉》2009,(5):41-41
兰花在盆内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护,其茎叶与根群已经拥挤,盆土中的养分也所剩无几;翻盆一般3年1次,小盆壮苗1年1次;如土壤不适,遭受严重病虫害,可随时翻盆。翻盆时间除了酷暑与严寒,一年四季均可,但以晚春与晚秋为好,又以晴朗天气最佳。  相似文献   

12.
盆花的上盆     
刘海涛 《花卉》2010,(7):12-13
上盆是指将繁殖成活的幼苗移栽到花盆里的过程。上盆前要根据花卉的种类、植株的大小及根系的多少等来选择大小适当的花盆。如果盆太小,则根系发展很快受到限制,因此很快就要再进行换盆;如果盆太大,则水分比较不容易进行调节。上盆前,要先把基质配制好。对于一般扦插或播种的幼苗,其上盆主要包括起苗与种植两个步骤,现把其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景盆博 《花木盆景》2007,(11):62-62
元朝在景德镇设立了管理陶瓷产业的机构——浮梁瓷局,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盆器装饰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景德镇发明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经过高温烧制后,坯釉结合紧密而可制作大器,使所描绘的图案体现得淋漓尽致。元代是青花盆器的成熟期,它的装饰题材一部分来于景德镇影青瓷器,经过匠师的创造又产生了新的装饰图案纹样,  相似文献   

14.
景盆博 《花木盆景》2007,(12):62-62
元青花莲花牡丹盆座;元龙泉窑青釉花口渣斗;元青花花卉鸳鸯纹高足钵;元景德镇窑系白釉划花螭纹洗;  相似文献   

15.
又到换盆时     
换盆.是指把花卉植珠带土坨整个磕出盆外,经处理后.从原盆换入大一号盐中或只是更换盆土仍植原盆的整个操作过程。换盆的主要原因是当花卉长大,根群已布满花盆.在原有的盆土内已无伸展的余地.而不能满足继续生长所需要的土壤营养:当盆土板结.物理性质变坏.影响透气、透水能力;当根系腐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民间广泛制作盆景,需求盆景盆的数量也跟随猛增。特别是民间在无力购取“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和“龙泉窑”等名窑制作的盆景盆背景下,促使江苏宜兴在制作紫砂壶基础上,分流制作紫砂盆景盆;在制作钧釉工艺品基础上,分流制作钧釉盆景盆;促使广东石湾在制作釉陶工艺品基础上,分流制作釉陶盆景盆。  相似文献   

17.
静玲 《花木盆景》2005,(6):38-39
敛圆口,孤形深壁,敦厚凝重,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宜德时期盆器的青花纹饰,画意生动豪放,笔法流利醋畅,粗细得当,浓淡适度,而且题材内容广泛,多具有突出的年代特征,景德镇御窑石遗址出土的本件,是用熟练精细的笔法,描绘网格纹饰,衬托着中间的花卉纹饰,  相似文献   

18.
花卉翻盆的时机将花盆侧放,把手伸入排水孔,将栽有植株的泥球顶出花盆,如泥球中已盘根错节,就得换盆。植株生长速度减慢,部分根从盆底排水孔钻出来,也表明要换盆了。换盆的时间也有规定。如属幼株,一年四季均可进行;若是成龄株,要在其休眠期末、将萌动前进行。花...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观叶、观花、观果植物,还是盆景粗胚或成型的作品,其获得营养的途径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直接从盆土中吸收,包括水分和矿质营养等;二是从施肥中获得,包括根部浇施、叶面喷施和叶筒灌注,主要为无机养分;三是由叶片从空气中获得,即叶片中的叶绿体借助太阳能为动力,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制造有机物。另外,根部有根瘤菌或其他共生菌根的花卉种类,可通过菌根共生获得一部分养分。给盆栽观赏植物进行定期换盆,是补充花卉营养来源、改善根部营养环境的最有效措施。那么不少花卉爱好者会问:盆栽花卉什么时候应该进行换盆?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换盆的标准是什么?怎样进行换盆?换盆后的缓苗期应该怎样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一兰 《花木盆景》2005,(10):38-39
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东坡赏砚图笔筒 盆高14.5cm、口径17cm、底径17.2cm。康熙笔筒最为多见.有直筒形,撇口束腰式、竹节式、四方形等,大小高矮不一。有青花、五彩、斗彩、三彩,洒蓝釉,豆青釉、乌金釉描金等品种。笔筒形制规整.胎釉坚固缜密.器型端庄稳重,釉面细润纯净。盆面绘两组图案.一为苏尔坡赏砚图,另一为进士高中折挂图。构图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