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木盆景》2007,(3):F0002-F0002,1
柯成昆先生祖居风景秀丽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少年时代即喜爱盆景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盆景创作,善与同行相互切磋技艺,其作品神态自然且注重气势和力度,有许多盆景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获金奖和银奖。  相似文献   

2.
黄就伟 《花卉》2008,(6):30-30
从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学习和创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生产贸易。近10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福建茶盆景1991年参加印尼第一届亚太盆景雅石展获金奖;榕树水旱盆景《本是同根生》荣获99昆明世博会大奖;榕树盆景《海阔任翱翔》和黑松盆景《百年惊套助分别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等等。总结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谢士乔 江苏新沂人,1962年生。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痴迷盆景,四处访友,苦学技艺并创办自己的盆景园。后师从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王恒亮先生,技艺得到进一步提升。2010年9月,在“东沃杯中国盆景精品展”期间举办的盆景创作比赛中,谢士乔创作的赤松盆景获金奖;2012年10月在安康举办的第8届全国盆景展的现场盆景创作比赛中,他又获最佳创作奖。  相似文献   

4.
正高级园艺师周运忠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盆景创作,是湖北黄冈市盆景界目前参展获奖最多、取得成就最高的盆景人周运忠先生最先涉猎的是杂木盆景,通过多年的锤炼,掌握了截干蓄枝等盆景创作技术,并坚持运用形式美法则指导创作实践,极大提高了自己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其作品多次在业界杂志发表,并在全省、全国展览中多次获奖,如榆树盆景《同住地球村》不仅在2009年获湖北省"楚风杯"盆景赏石展金奖,还在2015年荣获首届中国盆景制作比赛暨第二届精品盆景(沭阳)邀请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21,(2):90-93
千年永宁,文脉传承,大美黄岩,醉美盆景。盆景名家精品邀请展暨台州市第十届盆景艺术精品展于2021年1月1日-3日在黄岩区九峰公园成功举办。此次盆景艺术精品展参展作品120余盆,树种丰富,形式多样,评出8个金奖,16个银奖,18个铜奖。展览时值元旦假期,参观人数暴棚,为台州市民及周边盆景爱好者提供了一场精彩的盆景文化大餐!台州市盆景历来传统深厚,盆景爱好者众多,大园、名园众多,各级盆景大师、盆景高级艺术师等人才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正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盆景创作思想和技术的传承与交流方式在逐渐刷新人们的视角,彰显着平等共享、自由交融精神的对话平台越来越受到盆景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2015年12月5日,首届世界盆景艺术创作大会在江苏丹阳聚松园隆重拉开序幕,升抬起一个崭新的世界级盆景艺术融通交流平台,毋庸置疑地聚焦着中国乃至全球盆景爱好者的目光。世界盆景艺术创作大会简称IBACC,由盆景乐园网站发起创办,其宗旨是融通世界盆景艺术,弘扬中华盆景文化,致力于盆景创作技艺的传承与  相似文献   

7.
重在创作     
近年来,我国盆景艺术的发展得到了大家充分的肯定,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一个盆景艺术爱好者对此感到十分欣慰。纵览现实,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在创作开拓性方面还有待于提高和改进,笔者愿在这里就这个问题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8.
师父     
何锦道 《花木盆景》2003,(11):48-48
笔盆景帅父是苏州市德高望重的盆景名家朱伟民先生,师父亲手创作的刺柏盆景《千古一绝》在扬州第四届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夺得金奖,在盆景界曾轰动一时,实现了他多年来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07,(8):22-22
梁鉴钊是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人,1946年生,现为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中山市盆景协会常务理事、中山市黄圃镇盆景协会艺术顾问。中山市盆景协会常务副会长。业余创作盆景三十多年,作品在各大型展览上屡获殊荣,对水旱盆景及动势盆景情有独钟,特别对杂木类树桩的构图、布局、枝托走向、整体效果等有所心得而受到同行认可。他认为创作盆景应博采众家之长,素材选取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0.
在1999年10月扬州竹西公园举办的江苏省第九届盆景艺术展览中,笔者拙作《苍翠》(真柏丛林式盆景),深受盆景同行和爱好者的喜爱,并荣获铜奖。现将本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正>何兆良先生是笔者幼时邻居,此人视野开阔,爱好广泛,文学、美术、书法、雕塑、音乐、盆景均有所涉猎。广东珠江三角洲河涌交错,水乡、渔农、树岸、丘陵的景观构图,是何先生创作树石、水旱盆景基础素材,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文人的诗情、绘画的意景、雕塑的艺术、音乐的韵律节奏深涵在树石、水旱盆景造型中,其作也屡获各级展览金奖。  相似文献   

13.
正盆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深受国人喜爱,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继承和发扬盆景艺术是广大盆景人的共同使命。盆景艺术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如何创作成为盆景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各级盆景协会在积极组织盆景制作技艺培训的同时,还按期举办盆景制作比赛,这些举措对于提高盆景爱好者技艺,促进盆景事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但笔者通过参加比赛的亲身体会再加上对不少的制作比赛的仔细观察,总感  相似文献   

14.
红之 《花木盆景》2007,(10):21-23
2222盆盆景景赏赏石▲树种:水芫花▲作者:Drs.Mustawiyanto▲树种:朴树▲作者:Doni Handayani▲树种:木苹果▲作者:Wahiudi D.Suromo▲树种:水芫花▲作者:Telo Suyoko获奖作品选登盆景赏石23《世界盆景金奖集》简介在国内外许多盆景社团、专家、爱好者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下,《世界盆景金奖集》已于2007年1月成功出版了。在此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书共刊载有全球五大洲四十个国家的盆景杰作图片资料和作者简介。汇聚了世界各国盆景艺术专家的艺术精华,展示了世界盆景各呈异彩的卓越风姿。多位国…  相似文献   

15.
《花木盆景》2007,(4):33-33
在国内外许多盆景社团、专家、爱好者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下,《世界盆景金奖集》已于2007年1月成功出版了。在此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
荆楚谣     
正荆楚大地,文化底蕴深厚,盆景资源丰富,创作历史悠久,先后涌现出贺淦荪、冯连生、邢进科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在国内盆景界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弘扬荆楚盆景艺术,推动湖北盆景事业的发展,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盆景分会与本刊合作,共同推出《荆楚谣》栏目。《荆楚谣》栏目面向湖北地区盆景爱好者,以展示湖北盆景创作成果、交流技艺为主,欢迎荆楚盆景爱好者踊跃参与,共谱盆艺歌谣。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07,(12):39-39
在国内外许多盆景社团、专家、爱好者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下,《世界盆景金奖集》已于:2007年1月成功出版了。在此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14,(4):79-81
安徽省淮北市园艺盆景协会会长张长青先生对山水、水旱盆景十分执着与热爱.经二十余年的钻研与学习,其创作技艺日臻成熟,在各类创作比赛及交流活动中获誉甚多,今刊登其一组水旱盆景创作过程,与读者共享山水、水旱盆景独有的方寸之间蕴藏的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07,(9):8-8
在国内外许多盆景社团、专家、爱好者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下,《世界盆景金奖集》已于2007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13,(11):86-86
“缘自然艺术苑”位于广西南宁市,占地12000平方米。园主鲁豹先生,作为盆景艺术的一名爱好者,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不断探索树木的生长奥妙,充分利用广西亚热带的气候,利于红木的生长优势,创作出一批盆景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