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防菌进行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过去20年内,国内外研究者在生防菌的筛选、作用机制、提高生防效果的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几种商业化生防产品。尽管如此,未来仍需要筛选效力高的生防菌,深入研究其生防机制以及生防菌、病原菌、寄主之间的互作模式,使生物防治成为能真正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提高生防效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拮抗有益微生物、诱导寄主抗病和植物天然产物等生物防治方法进行果蔬保鲜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拮抗微生物的种类、特征、作用机理和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物有机肥生防菌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治理农作物病害刻不容缓。本文综述了生防菌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生防细菌、真菌、链霉菌,同时综述了生防菌的主要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拮抗作用、竞争作用和诱导作用,并对生物有机肥生防菌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重要毁灭性病害之一,生产上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随着烟草生产向无公害发展,生物防治取得较大进展.就其植物诱导抗性的利用、生防菌等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土传病害已成为限制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生物防治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热点。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细菌活性的生防菌,对植物土传病害有抑制作用。从拮抗作用、促生作用、竞争作用和诱导抗性方面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水果采后病害生防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作为一种防治水果病害的生物制剂,具有拮抗效果好,无毒无污染等优点.文章对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生防菌的特点、筛选途径、活性物质种类、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微生物菌剂用于水果采后贮藏的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柑橘炭疽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柑橘炭疽病生防菌来源、生防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利用生防菌防治柑橘炭疽病存在对拮抗机制不完全了解、在实际应用中易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用生物制剂替代传统的化学杀菌剂进行柑橘采后炭疽病害防治,并使生物制剂在商业上有效推广运用,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热带果蔬采后病理及防腐保鲜课题组长期从事热带果蔬采后病害及防腐保鲜研究工作。在热带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动态、病原菌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病害综合防治和采后病害病原菌的潜伏侵染等病理方面,  相似文献   

9.
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与活性氧和膜脂代谢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活性氧代谢和膜脂代谢在果蔬采后病害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控制果蔬病害发生及提高果蔬品质、延长保鲜期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果蔬采后病害发生与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清除系统、膜脂降解相关酶、膜磷脂组分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等的关系。[结论]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果蔬的抗病能力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10.
蔡勇  肖启明  杜桂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08-5710,5743
随着烟草生产向无公害发展,黑胫病作为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生物防治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笔者就其育种、生防菌、寻找抗病基因、筛选细胞突变体,诱导抗性和轮作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the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for plant disease control in agriculture has raised the need to study biological alternatives, such as activating the defense response of plant crops by inducers not toxic to the environment. Trichoderna spp. are effective biocontrol agents for a number of soilborne pathogens, and are also known for their ability to enhance plant growth and to induce systemic resistance (ISR) in plants.  相似文献   

12.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the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for plant disease control in agriculture has raised the need to study biological alternatives, such as activating the defense response of plant crops by inducers not toxic to the environment. Trichoderma spp. are effective biocontrol agents for a number of soilborne pathogens, and are also known for their ability to enhance plant growth and to induce systemic resistance (ISR) in plants.  相似文献   

13.
果蔬贮藏中的逆境效应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分析总结逆境生理和果蔬采后生理与贮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贮藏中逆境效应及利用的概念,即根据果蔬反应,利用逆境条件控制其生长发育,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并以此指导发展新的贮藏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罗伦隐球酵母对葡萄采后病害的拮抗效果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罗伦隐球酵母菌 [Cryptococcuslaurentii (Kuffer .)Skinner]是从苹果果实表面分离筛选获得的一种广谱抗性的拮抗菌。通过对该拮抗菌对葡萄 (VitisL .)采后由于机械伤引起的自然发病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 ,C .lau rentii能有效抑制葡萄采后伤口引起的自然发病率 ,其拮抗效果与拮抗菌的使用浓度成正比。外加钙离子对拮抗菌的抑病效果没有明显作用 ,而外加一定浓度的NYDB营养液能提高该拮抗菌在伤口处的菌群数量 ,大幅度增加其抑病效果。同时 ,在NYDB营养成分中 ,以酵母浸粉对增强拮抗菌抑病效果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
果蔬采后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成熟、衰老和死亡等多个阶段,导致果蔬内部物质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微生物变化,从而影响果蔬的品质和风味。气味是果蔬品质和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果蔬品种、成熟度、新鲜度和采后病害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传统的气味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仪器分析(如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和感官分析,但这些方法存在局限性,如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不能全面反映样品的整体风味,且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耗时长、技术成本高等;而感官分析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电子鼻作为一种模拟生物嗅觉系统的仪器,能够快速、客观和准确地检测和识别气味信号,逐渐成为果蔬贮藏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电子鼻在果蔬品种与产地鉴定、成熟度判断、新鲜度检测、采后病害监测、果蔬农药残留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分析电子鼻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展望果蔬采后精准化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提出了电子鼻向专一化、智能化、实用化方向改进的可能途径,为实现果蔬品质精准化检测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后果蔬贮藏过程中多胺与乙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多胺与乙烯对采后果蔬的生理效应及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多胺的生物合成与氧化分解途径,分析了多胺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讨论了果蔬贮藏过程中多胺与乙烯二者的相互作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钙对果蔬采后腐烂的控制及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采后钙处理对果蔬腐烂的控制,钙处理的方法及影响因素。钙的防腐机制在于对果蔬采后腐烂的控制,保持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增强果实硬度,降低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抑制呼吸,降低乙烯生成量,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激活体内的某些氧化酶,诱导合成植保素,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蔬果催熟常用的催熟剂种类、催熟蔬果的产生原因、催熟蔬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常见催熟蔬果的鉴别等相关知识,提出对待催熟蔬果需持辩证的态度,一方面反对过量、滥用催熟剂及用非正当手段催熟蔬果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催熟蔬果可对人体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深化了人们对催熟水果的正确认识,增强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应用拮抗微生物防治产后水果腐烂病是植物病害生态控制的新领域,文章从产后水果腐烂病生物防治的可行性、拮抗菌筛选、生防机制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的途径等多个方面对产后水果腐烂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20.
水分是果蔬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对于维持果实感官品质以及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采后果实由于被切断了组织与母体的联系,使得果实水分因蒸发和呼吸作用而减少,继而引发了包括失重、皱缩、变色、软化、易遭受病原菌侵染和加速衰老等一系列问题,大大降低了采后果实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并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尽管采前、采收、采后众多因素均会影响采后果实水分的丧失,但作为控制水分流失的直接屏障,表皮组织在果实水分保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果实表皮组织作为切入点,着重从果实表皮组织结构(包括表皮细胞、角质层、自然孔道以及毛状体等)、表皮组织化学成分(包括蜡质、角质、多糖和酚类等)、控制果实表皮水分流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与水分控制相关的蜡质基因、蜡质代谢调控)等 3 个方面,围绕果实表皮组织对采后失水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对当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更深入探索表皮组织在采后果实品质保持机制和寻求控制果实水分损失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