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业综合执法是农业执法体制的创新,有工作依据和实践基础。为解决综合执法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文章从规范化建设、职能划分、工作机制、经费保障、队伍建设及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阐述,以期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依法履职能力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业综合执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97年舟山市定海区成立全国第一家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以来,我省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已走过了整整十年历程。这十年,是决策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十年,是实践者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十年,也是农业综合执法理论与实践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十年中,我们努力改革执法体制,完善执法机构,规范执法行为,扩展执法领域,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农业综合执法是将法律法规赋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统一交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内设的执法机构行使的一种农业行政执法模式。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是对农业执法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全面推进农业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健全和完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运行机制。是规范执法行为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农业综合执法高效协调运转的客观需要。为了保障农业综合执法的顺利运行,必须完善组织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运行机制,为农业综合执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结合泸县农业综合执法实践,对泸县农业综合执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推进泸县农业综合执法要理顺体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源头监管等建议,以改变农业综合执法"弱职部门"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正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是推进农业法制化进程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中国法制化逐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构成了农业法制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我国实现农业法制化的进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我国应全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是农业部门职能转变的需要,综合执法机构可以统一行使执法权利,从而将各个农业部门的执法权利归一化,充分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2005,(6):31-32
2003年8月,丰润区农村经济局适应发展的需要,改革原有的行政执法体制,将分散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行政执法职能集中起来,成立了法制工作机构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2004年被列为农业部综合执法试点单位。通过实行综合执法,解决了农业系统多头执法、力量分散,政企政事不分,执法成本高、效能低的问题,政府满意、群众满意,收到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2006,(9):34-35
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既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当前农资市场管理日趋复杂多变的新型势的必然。沧州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紧紧围绕执法规范化建设标准,积极探索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的新路子,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完善、手段改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使农业综合执法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农业综合执法的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农业综合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能,是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加入WTO后保证农业法律法规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需要。实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是农业行政执法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农业经济秩序,保护农业生产力的需要;是农业部门重塑形象,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重庆市垫江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在市局指导下,充分抓住机构改革的契机,成立了法制工作机构和综合执法队伍,综合了执法职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该县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正向着规范化轨道迈进。一、实…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基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效率和水平,2009年农业部为部分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配备了一批农业综合执法专用车,安排下达分配河南省农业综合执法专用车6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农资的基本特点,深入分析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和现实需要,指出全国试行的农业综合执法普遍存在着执法机构不是执法主体、执法人员身份错位,执法部门集中但执法职能未能真正“综合”,推广缓慢、新旧体制转轨期过长等诸多问题,并以朝阳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做法为典型案例,提出实行农业综合执法必须创新运行机制,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确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主体资格,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推行政务公开,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河南农业》2010,(4):4-4
为了加强基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效率和水平,2009年农业部为部分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配备了一批农业综合执法专用至。安排下达分配河南省农业综合执法专用车6辆。我省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较为突出的巩义市、新密币、舞钢币、禹州市、临颖县、遂平县各配发一辆。  相似文献   

12.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是把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农业行政部门的多方面的行政处罚权,依照法律和国家政策的规定综合起来,由农业行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集中统一行使的一种执法体制。目的是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装备精良、高效廉洁的专职执法队伍,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是现代农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资》2013,(4):3
<正>本报讯近日,四川省政府法制办公布了《四川省农业综合执法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在网上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规定》对农业综合执法职责、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农业综合执法程序、执法执勤用车和标识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规定》指出,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  相似文献   

14.
农业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能,实行综合执法是加强农业执法,提高执法效果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1998年7月瑞安市农业局在温州市率先成立了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建立这支执法队伍目的是把分散在农业技术推广和经营机构中的执法职能分离出来由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统一集中行使,改变过去农业执法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和执法力量分散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碰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执法职能撤并后,影响事业单位的性质起变化。  相似文献   

15.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是农业部门的三大职能之一,新颁布的《农业法》中专门规定有关农业执法方面的内容,而且还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农业综合执法在我区已开展多年,笔者现将在农业综合执法中的一些实践心得提供出来,向同行讨教。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8,(第一)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建设法治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全省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8月25日,省农委举办了2018年第一期农业综合执法培训班。省农委各执法处室、单位负责人,各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主要领导和法制机构负责人,各县(市、区)农业部门主要领导和农业综合执法队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出席培训班并指出,随着吉林省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的完善和机构的健全,农业执法在管理  相似文献   

17.
就目前上海市的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现状及体制、机构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理顺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健全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整合现有执法资源,开展综合执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上海市农业行政执法水平,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一、福建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基本情况1.福建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主要情况1998年初,福建省开始在少数市县开展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探索。1999年福建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个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省份之一,在全省确定3个地市和9个县作为省级试点,制定了《福建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工作坚持“执法机构、执法职能相对集中”的原则,按照统一、集中、高效的要求,提出“省组建农业执法总队、地(市)组建农业执法支队、县(市)组建农业执法大队”的方案,并要求经过编办正式批准,统一确定编制和人员,统一行使农业行政部门为主体的行政处罚职能。在发展农业行政  相似文献   

19.
随着辽宁省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进程进入收尾阶段,存在十余年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将退出历史舞台。从目前中央出台的《关于深化农业综合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来看,或将并入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序列中,改革后将不再具有独立执法资格,对外替代农业农村部门行使行政执法权力。本文结合本人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了解,简要论述动物卫生监督组织体系,为农业综合执法改革中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的梳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方法]研究推行农业综合执法文件、政策,调研执法机构及队伍建设。[结果]农业综合执法优势明显,但存在着职责混淆、人员执法身份不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