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勃  桂瑶瑶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61-7463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9位农村老年人进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老年人中,对适应现代老年生活感到困难的老年人占相当大的比例;年龄并不是导致老年人社会适应困难的直接因素,相较而言,身体状况、心理态度等因素对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更大;农村老年人适应社会的主动性不够,在遇到困难时,绝大多数等待外在的支持和帮助而非自身调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行为的特征和需求分析,结合目前综合性公园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适宜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及各种空间形式,并讨论老年活动空间中设施、色彩及植物的设计方法,以期为今后综合性公园老年活动空间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老龄化、高龄化与空巢化的不断发展,农村老年人心理疾病问题与精神慰藉需求日益突出,而精神关爱服务供给却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因此,有必要整合多方主体力量,建立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行政村为依托,企业、卫生院(医院)为支撑,非营利组织为辅助,个人积极参与为补充的多元服务主体的社会化老年精神关爱服务体系。从老年精神慰藉与心理疏导服务、老年文体服务、老年教育服务、老年社会参与服务、老年权益维护服务等5方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全面、丰富的精神关爱服务,使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4.
基于查阅文献、理论研究、综合分析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城市老年人的休闲行为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寒地城市气候的特点,从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3方面的特殊需求,提出针对老年户外休闲空间规划的合理化建议,旨在解决老年户外休闲区域针对性弱、使用功能局限、服务半径不合理、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营造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以及锻炼其自主活动能力的户外环境,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赖林林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205-10207,10210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152位老年人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拥有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的医疗条件使他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也较强.经济困难是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最大的困境.在养老方面,没钱养老和无人照料是两大担忧,家庭养老依然是首选,依靠对象上子女是最主要依靠对象,政府、子女与政府共同承担二者差别不大.社会参与方面,由于土地流转,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提前退出经济生产领域;闲暇时间的增加,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在与他人交往方面更加频繁,聊天和散步是主要方式,文化娱乐较少.由于子女外出空巢老人增加,心理孤单也是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的一大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152位老年人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拥有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的医疗条件使他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也较强。经济困难是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最大的困境。在养老方面,没钱养老和无人照料是两大担忧,家庭养老依然是首选,依靠对象上子女是最主要依靠对象,政府、子女与政府共同承担二者差别不大。社会参与方面,由于土地流转,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提前退出经济生产领域;闲暇时间的增加,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在与他人交往方面更加频繁,聊天和散步是主要方式,文化娱乐较少。由于子女外出空巢老人增加,心理孤单也是新型农村社区老年人的一大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住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住区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在居家养老和老龄化发展趋势下,居住区室外环境绿化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营建高质量居住区老年户外绿色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杭州市住区为对象,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选择高档商品房、一般商品房、安居房3种类型共12个住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从老年人角度出发,对城市住区室外环境绿化进行满意度调查与评价和相关问题的探讨,为建设和谐住区环境、满足老年居住者对住区室外环境绿化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兵  邢刚  杨子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336-4338
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居住需求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在此理念上对老年人居住建筑模式进行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37例老年人尸检案例的性别、年龄、死因、诱因等分析,探讨老年人死亡的特点,为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老年人尸检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老年人尸检案例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68岁。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13例,脑血管疾病死亡9例,有明显诱因的死亡案例为22例。结论:老年入主要的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对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老龄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形成了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退休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精神养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积极老龄化为背景,以石家庄市某县退休老年人广场舞队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实地观察以及深度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选择广场舞的社会原因主要是老龄人口数量日益增多、家庭结构核心化等,个体原因包括老年人对健康的重视、对社会角色转变的要求以及老年人自身情感的需要等。广场舞的功能,一是使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二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三是扩大老年人人际交往圈。老年广场舞队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指导和舞蹈装备、扰民问题以及"广场舞大妈"的形象问题。子女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社会组织为老年人开展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开展专业指导,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统筹管理,这样才能使老年人的精神养老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根据老年读者对图书馆游戏服务的实际需求和国外相关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适合中国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游戏服务建议,为日后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首先以阅读文献和访问图书馆门户网站的方式调研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游戏服务的现状;而后对14名老年读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调研并分析了老年读者对图书馆游戏服务的需求情况。[结果/结论]根据调研结果并借鉴国外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游戏服务的成功经验,从服务理念、服务资源、服务形式、服务机制、服务管理5个方面对中国公共图书馆老年人游戏服务的开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老年人进行非经济性社会参与,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并不明确。通过梳理以往文献,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面板数据,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进行探讨,从人口学角度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率普遍较低且参与形式单一,老年人社会参与存在明显的年龄及城乡差异,老年群体社会参与缺乏专业引导及规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已经成为城市公园的主体部分,为了提高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的利用效率,以乌鲁木齐人民公园老年使用者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IPA分析法对公园老年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人民公园老年人使用状况的4个要素层13个指标层的游憩感知满意度和重要性存在差异。建议通过植物进行空间的营造和隔离,注重游憩空间的场所功能;改善游憩设施的实用性和增加自然景观环境的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对农村社会老年人物质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从主观心理感受出发来评价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更为深刻。从生活满意度、劳动负担与劳动能力、健康与医疗3个方面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并比较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差异。研究认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他们在饮食质量、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大多数从事的生产生活劳动远远超过了其身体所能承受的劳动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堪忧,看病就医面临重重困难。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比非留守老年人更低。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涵义,介绍了我国人口老年化及老年人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并提出发展老年人生态游的优势,以期促进我国老年人生态旅游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16例误诊分析杨景宁(茂名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茂名525000)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1)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误诊。本文报道我院1989年2月~1994年2月收住院误诊60岁以上的AMI16例,对其误诊原因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吸...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合肥市城市老年人教育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期为未来合肥市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活动的特点,从交往空间、活动空间、绿化空间以及细部设计等方面,归纳出老年人户外环境的设计要点:(1)在居住区内应分级设置坐息交往空间,增进老年人之间的情感;(2)在活动空间的设置上,应结合各级公共绿地,安排从区级到组团级老年人户外活动场地及设施,满足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需要;(3)在绿化空间的设计上,可以结合园艺种植区、芳香植物区、保健植物区等给老年创造一个绿色保健的生活空间;(4)在细部设计上,应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体现无障碍、人性化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美云 《新农村》2013,(1):42-42
气候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人的心情,尤其对老年人的心理影响更大。在冬天,自然界阴气外盛,阳气内藏,天寒地冻、叶枯木槁,老年人触景生情,容易产生凄凉、焦虑、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要消除或减少大自然气候给老年人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党和政府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日益成为老年人口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然而我国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老年人分布于农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成为政府及相关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从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涵义、指标体系、对策建议等方面对目前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