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也伴随着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分析了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荒漠化逐年扩展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04%,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多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造成。防治荒漠化应全面规划,综合防治,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重视效益。做到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一致,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嘉陵江流域中下游紫色土区域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同时这一流域因地形结构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该文介绍了嘉陵江中下游流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防治措施,旨在对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晖  罗旭鹏 《北京农业》2016,(4):153-155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基于此,利用青海省第四次荒漠化土地监测资料对全省荒漠化土地现状的分析,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就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了解和掌握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的现状,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荒漠化土地防治政策,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砒砂岩作为一种发育不充分且利用率较低的风化岩石,其特殊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点引起区域内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破坏现象,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从砒砂岩区域内生态建设的需求出发,对砒砂岩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说明,并针对引发的问题提出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砒砂岩改性材料技术以及砒砂岩重金属吸附技术的应用,对实现砒砂岩资源最大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土地问题不断出现。土地作为其他产业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形势日益严峻,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对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导,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相似文献   

7.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江河源区,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衰退,自治州内水土流失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趋势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技与荒漠化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三北地区日益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逐渐扩大了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同时也急速增长了盐浸类、水蚀类和风蚀类的面积。荒漠化具有严重危害、发展速度快和面积庞大的总体特点,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春夏期间的频繁沙尘暴,已经警示了我们。从生态环境的危害来看,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危害。本文主要是结合林业科技来阐述防治荒漠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荒漠化防治中的恢复生态学研究热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荒漠化作为一项自然和人为复合性灾害,其危害的严重性在于它所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动摇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概述了当前全球荒漠化危害现状及国内外荒漠化防治中恢复生态学的发展概况,针对我国在荒漠化防治研究和恢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评述了当今荒漠防治中的恢复生态学研究热点,提出了加强我国荒漠化防治中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建议,以此透视荒漠防治新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0.
马军  朱庆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45-10447
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呈现分布广泛、成因复杂多变、类型多样、发展迅速、危害严重等特点。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荒漠化和沙化扩延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整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笔者论述了我国土地荒漠化危害、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屈建钢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43-7644
沟蚀是水力侵蚀中常见的侵蚀形式,对土地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在河南省黄土丘陵区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危害。从分析侵蚀沟道现状、成因和危害等问题出发,结合河南省黄土丘陵区侵蚀沟道和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提出侵蚀沟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其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挤占了人类生存空间,恶化了发展环境,加剧了贫困,危害了社会稳定,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已严重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标本兼治,通过养草治沙、创新治理模式等全面改善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通过介绍各国防治土地荒漠化模式、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介绍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对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问题进行分析,这2个问题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还会导致土地的退化,因此,对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的防治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土地荒漠化区域综合治理及其立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是环境恶化的生态标志,亦是国土资源开发整治的重要内容,其成因的生态复合性要求必须以区域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土地荒漠化区域立法是增强其法律应然性的重要手段,是其涉及面广、地方差异大这一显著特征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立法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途径,是解决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荒漠化防治法》之不合目的性的有效措施。加强土地荒漠化防治区域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荒漠化是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赋予其明确的含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的土地退化”。目前,地球上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万km。,占陆地面积的1/4。而我国又是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宁夏地处我国内陆,位于东经104°17′-107°39′,北纬35°14′-39°23′.绝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东三面分别受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包围.全区总面积5.18万km^2,森林覆盖率8.3%。荒漠化带来的恶劣生态环境条件已给宁夏乃至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唤起全社会人民的环保意识,动员全社会人力、物力,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来防治日益恶化的土地退化。本文就宁夏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治理方向和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的逐渐加重,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很多地区都存在着松阿扁叶蜂,松阿扁叶蜂对森林中的树木具有危害性,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松阿扁叶蜂的危害。文章主要对松阿扁叶蜂的防治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松阿扁叶蜂的生物特征,然后分析了松阿扁叶蜂对不同树种的选择,最后叙述了应该采用生物防治、药物防治以及人工防治等方式来防止松阿扁叶蜂对森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的逐渐加重,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很多地区都存在着松阿扁叶蜂,松阿扁叶蜂对森林中的树木具有危害性,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松阿扁叶蜂的危害。文章主要对松阿扁叶蜂的防治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松阿扁叶蜂的生物特征,然后分析了松阿扁叶蜂对不同树种的选择,最后叙述了应该采用生物防治、药物防治以及人工防治等方式来防止松阿扁叶蜂对森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根治水土流失和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针对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阐述了生态修复的定义及原则,分析了影响生态修复的因素,并提出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天祝县青河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耕地现状与土地资源评价,并对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进行探讨,最后对水土流失防治情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以期为后期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列的"城市化问题"。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问题成为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下面我们通过此篇文章进一步了解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