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正>为加快"玉米高产创建植保关键技术"的推广,山东省继续开展"先正达杯"玉米高产创建植保关键技术大奖赛活动,以提高玉米单产,确保粮食安全。活动由山东省植保总站和山东科技报社主办,先正达公司协办。以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墨江县省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的情况、措施及成效进行详细论述,形成了一系列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技术推广模式,以期为推动墨江县"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计划、粮食绿色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湖北省建始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平均产量的高低是影响建始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几年,建始县实施了"部级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做到了"决策早,目标明,资金足,工作实",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产量有所提高。基于此,对2015年建始县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玉米中心")为例,介绍了该中心针对脱贫攻坚、产业升级、创新引领、成果转化等不同需求创建的较为典型的多元化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如"结对共建+科技帮扶"模式、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模式、都市型会展农业融合发展模式等,并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都市农技推广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多学科融合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完善制度营造农技推广良好的政策环境等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墨江县省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的情况、成效及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形成了一系列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技术推广模式,为推动墨江县"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计划,粮食绿色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泸西县自2010年实施玉米高产创建以来,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不断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完善工作制度,落实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服务,保障了高产创建的顺利开展,为全县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依据黑龙江垦区不同的生态条件和区域特点,合理选择优质高效的玉米栽培技术模式,对于稳定提升垦区粮食综合产能,增加职工收入,促进玉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极为重要。依据对垦区玉米高产创建成果的总结和分析,本文对玉米"四精两管"栽培技术模式的技术手段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落实国家农业部推广的"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战略目标,切实做好绿色高产创建工作,在不增加投入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益,永城市农业局特提出花生玉米间作以利推广、增收、节本、增效的"四位一体"种植模式。一、花生—玉米间作模式选择地势较高的沙壤土和两合土地块,可以大面积进行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模式为2.4 m为一带,种植6行花生,2行玉米,花生行距为30 cm,穴距为20 cm,玉米  相似文献   

9.
<正>渭南市作为农业大市,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粮食生产基地,素有"陕西粮仓"之美誉。玉米作为渭南粮食主栽作物,栽培面积大,产量高。渭南玉米高产创建于2009年开始在临渭、富平两县(区)实施,几年来已集成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创建出一批高产典型,带动了全市粮食增产。1玉米高产创建实施成效至2014年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已扩展到全市9个县(市、区),年实施规模30.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130余万亩。2014年渭南市各县(市、区)玉米高  相似文献   

10.
正赤峰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高产高效创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15年赤峰市安照农业技术推广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在喀喇沁旗继续实施旱地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形成了新型主体易于接受、高产高效广泛复制的"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盖水肥双节"旱地玉米绿色增产技术模式,为全市粮油生产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实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引领了粮油高产高效创建的深入开  相似文献   

11.
玉米高产创建模式是在总结玉米常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示范和大面积的生产应用而形成的一套适合我区玉米生产的标准化栽培模式。该模式是以提高玉米产量为前提,以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为主要技术内容,从而达到玉米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该项栽培模式的应用为我区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8~2020年鄄城县承担实施了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该项目紧紧围绕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集成配套了玉米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玉米作为定边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0万亩。2008年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2009年十万亩创建片平均亩产838.7kg,万亩创建片平均亩产1023.2kg,分别创造了全国春玉米大面积高产纪录和刷新了万亩玉米亩产高产纪录。其高产技术创建措施可总结为:"一增、二调、三改、四结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施肥参数试验、校正试验和肥效对比示范,建立完善了永年区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建立450个村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示栏,创建了基于云计算和ARCGIS技术的"邯郸市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系统",配制客户端500个,实现了"一村一站、一户一卡"。该技术2016年获邯郸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又创建了手机版"邯郸市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系统",做到了随时随地进行施肥技术指导。同时也为永年区冬小麦、夏玉米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施肥以及质量安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1]。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磁县位于河北省最南端的漳河北岸,属于黄淮海流域夏玉米种植核心区。全县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模式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2013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达到502.2kg,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李少昆教授)在新疆创建了夏玉米亩产1 511.74kg的全国高产纪录。近些年来,为使玉米产量再上新台阶,农技推广机构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认真分析玉米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围绕夏玉米亩产超吨(1 000kg)高产  相似文献   

16.
镇巴县是陕西省农业厅确定的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县之一,属陕南浅山丘陵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植区。农业科技人员依托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强化技术研究,巩固集成推广"脱毒种薯、起垄覆膜、规范间套、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合理密植"高效技术模式,实践证明了马铃薯玉米间作技术的增产效应,基本形成了适宜陕南浅山丘陵区域推广的旱作农业高产高效粮食增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玉米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粮食生产与消费国,确保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始终是立国之本和为民之策。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玉米主产省,单产水平和商品率稳居全国之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追求高产导致农田重用轻养,造成耕层土壤"浅、薄、实、瘦"障碍加剧,养分供需矛盾凸显与群体质量差等问题交织并存,导致玉米稳产性差、资源效率低、环境风险加大。针对上述生产与技术问题,围绕"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提升、土壤肥沃耕层构建、养分与水分资源高效管理"开展了研究,在玉米丰产高效绿色栽培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均有较大发展与创新,构建了以"构建高密群体、创建肥沃耕层、调控肥水运筹"为核心、适于吉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栽培技术模式3套,创建了玉米大面积丰产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中示范推广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对项目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展望了今后适于集约规模化的技术模式再优化与科学评价、技术模式扩散途径构建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栽培技术途径方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凉州区依托农业部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项目,发挥区域优势,在总结玉米高产创建连创全国纪录经验基础上,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集成组装成熟生产模式,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促进了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笔者从凉州区情及玉米高产创建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高产创建的做法及成效,结合高产创建推广情况,对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农安县高度重视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农农发〔2015〕1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对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广泛征求各级、各行业专家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汲取几年来粮油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经验,科学组装增产技术模式,创新思路,全力做好2015年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把"绿色"内涵贯穿增产模  相似文献   

20.
<正>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云南省宣威市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服务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带动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今年,10万亩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758kg,核心区亩产1108kg,辐射带动全市玉米亩产提高3%、增效50元以上。1培育新型主体,突出示范带动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承办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对集中流转土地面积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