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最大熵模型分析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陈芃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16,40(6):893-902
根据2008—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得到的生产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分析捕捞主渔汛期间(1—4月)阿根廷滑柔鱼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同时与实际作业位置相比较,结合海洋环境因子分析不同年份分布差异的原因。模型运算结果显示:阿根廷滑柔鱼潜在分布区域的变化与实际作业位置变动基本一致;南北方向上,2008年和2009年的潜在分布区域较为广泛,而2010年的潜在分布区域较为狭窄,且主要分布在45°S以南的区域。Jackknife检验表明,SST是影响阿根廷滑柔鱼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SST等温线分布可用来表征海流的强弱进而影响阿根廷滑柔鱼的分布,其中12°C等温线可以作为寻找渔场的一个指标。SSH等高线分布及其涡的变化也会影响到阿根廷滑柔鱼分布。chl.a只能间接地反映阿根廷滑柔鱼渔场的分布,不能很好地作为表征其分布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分析阿根廷滑柔鱼栖息地分布及其差异原因应主要观察SST和SSH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最大熵模型模拟西北太平洋柔鱼潜在栖息地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模拟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潜在栖息地分布,分析柔鱼渔场时空变化和环境变化规律。利用2011—2015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获得的柔鱼渔业生产数据,结合该海域海洋环境遥感数据,包括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叶绿素a (Chlorophyll-a, Chl a)浓度、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 MLD)及海平面异常(sea level anomaly, SLA),采用最大熵模型对柔鱼潜在栖息地进行模拟,并利用ArcGIS软件对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月柔鱼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39°N~43°N, 150°E~163°E。8月柔鱼最适宜区向东移动,较适宜区向北扩张至46°N。9月柔鱼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向西缩小,主要集中在40°N~46°N, 150°E~160°E。10月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向南移动,主要分布在40°N~45°N,150°E~165°E。各月影响柔鱼潜在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有所差异,7—8月为SST,9月为MLD和SST,10月为NPP和SST。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柔鱼分布受海洋环境因子的影响,时空变化明显,最大熵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潜在栖息地分布的模拟精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3.
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是一种大洋性鱼类, 其资源丰度及分布受海洋环境变化的显著影响, 分析其栖息地环境差异对研究其渔场变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 2013—2017 年每年 3—8 月智利外海竹筴鱼渔业捕捞数据, 结合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 MLD)、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 SSH)、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及不同水层水温(包括 0_m、25_m、50_m、100_m、150_m、200_m、300_m、400_m、500_m)构建最大熵模型, 分析竹筴鱼潜在栖息地月间变化, 依据各月环境变量贡献率大小选取该月排位前 3 的关键环境因子, 通过竹筴鱼对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曲线, 获取各月关键环境因子适宜范围以分析栖息地环境的月间差异, 最终模拟竹筴鱼的月间栖息地分布。结果表明: 竹筴鱼潜在栖息地变动与实际作业位置基本一致, 随月份增加逐渐向北移动, 3 月分布于 42°S~47°S 之间, 8 月延伸到 30°S 以北区域。各月环境变量贡献率表明关键环境因子具有月间差异性, 3 月关键环境因子为 Temp_400 m、Temp_500 m、SST; 4 月为 Temp_400 m、Temp_500 m、MLD; 5 月为 Temp_500 m、 SST、Temp_400 m; 6 月为 SST、Temp_500 m、Temp_50 m; 7 月为 SST、Temp_300 m、SSH; 8 月为 SSH、Temp_300 m、 Temp_100 m, 各月关键环境因子适宜范围不同。此外, 水温是影响竹筴鱼渔场时空分布的重要因子, 不同月份竹筴鱼适宜水温层与其垂直移动特性具有一致性; 随竹筴鱼栖息地的北移, SSH 的贡献率逐渐增加, 这可能与智利南北部分布的海流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依据日本渔业机构提供的1980—2016年日本鲭太平洋群体资源丰度(补充量和亲体量)数据,对补充量的自然对数进行正态性检验,通过正态性检验的时间为1980—1999年,再结合产卵场海洋环境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对1980—1999年日本鲭太平洋群体产卵场的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亲体量[ln(spawning stock biomass),ln(SSB)]与补充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GLM模型结果显示,考虑因子的综合效应,影响程度依次为ln(SSB)×年、ln(SSB)、SSS×年、SSS对补充量的影响最显著;考虑单因子对补充量的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产卵场SST、SSH、年份、ln(SSB)和SSS。GAM模型研究表明,基于赤池信息准则,包含年份、产卵场SST和SSH的GAM模型为最优模型,模型中各因子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年份、产卵场SST、产卵场SSH;考虑单因子对补充量的影响,GAM模型中影响程度依次为年份、产卵场SSS、ln(SSB)、产卵场SST和SSH,补充量的适宜SSH范围为62~65 cm,适宜SSS范围为34.72~34.74和34.78~34.83,适宜SST范围为20.2~20.6°C。当ln(SSB)6.0时,补充量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资源分布及其渔场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4~2015年两年收集的北太平洋公海围拖网作业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as,又称鲐鱼)生产月度数据,结合同期卫星遥感反演技术获取的海表温度(SST)、海水叶绿素a(Chl-a)浓度、海流等环境数据,运用渔获量重心法,地统计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公海鲐鱼的资源分布情况与渔获量重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鲐鱼渔场季节性差异明显,渔场重心集中分布在39°N~43°N、147°E~154°E范围内。两年渔场重心均呈现先向东北方向移动,自9月开始再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GAM模型显示,北太平洋鲐鱼渔场的最适海表温度范围是16~18℃,最适叶绿素a浓度范围是0.3~0.8 mg·m~(-3),空间上集中分布在40°N~41°N、148°E~151°E,海流对鲐鱼渔场形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西南大西洋鱿鱼钓渔船作业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南大西洋鱿鱼钓渔船捕捞作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本研究基于 2018—2019 年 1—5 月的西南大西洋鱿鱼钓渔船船位数据挖掘渔船捕捞努力量信息, 统计分析了渔船作业重心变化; 结合同期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 SSH)、底层温度(bottom temperature, BT)和叶绿素 a 浓度(chlorophyll-a, CHL-a) 4 种环境数据, 绘制环境因子和捕捞努力量的空间分布叠加图, 定性分析了捕捞努力量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构建捕捞努力量对海洋环境非线性表达方式, 分析海洋环境变动对西南大西洋鱿鱼钓渔船捕捞的影响。结果表明: 1—5 月研究区域渔船捕捞努力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 其中 2 月捕捞努力量最高; 渔船作业重心具有明显的纬向月变化特征, 1—5 月渔船作业重心整体呈现由北向南转移。鱿鱼钓渔船主要在 SST 8~15 ℃, SSH –0.14~0.16 m, BT 5~8 ℃和 CHL-a 浓度 0.2~0.6 mg/m3 范围内作业。GAM 模型表明空间因子和环境因子对西南大西洋鱿鱼钓分布有显著影响。经度和纬度的协同作用对捕捞努力量的解释方差贡献最大, SST、SSH、CHL-a 浓度和 BT 4 个环境因子对捕捞努力量均有重要影响。 所有变量对捕捞努力量的影响作用都是非线性的, 其中 SST 影响最密切范围在 14~15 ℃, SSH 影响最密切范围是 ?0.1~0.02 m, BT 影响最密切的范围是 5~6 ℃, CHL-a 浓度影响最密切范围是 0.2~0.4 mg/m3 。  相似文献   

7.
为了初步掌握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的变动规律,利用"欧亚1号"渔船2014年5—11月的渔捞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各月作业渔场分布较广,作业区域范围在38°N~48°N、147°E~163°E之间;捕捞作业渔场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洄游路线基本一致;8月份的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最低,仅为9.1 t/d,9—11月份CPUE平均值较高;39°N~40°N的CPUE平均值较高,为36.10 t/d,146°E~147°E的CPUE平均值较高,为52.29 t/d;捕捞作业区域的作业水温范围在9.8~16.5℃区间内,其中接近72%的作业时间处于12~14℃之间;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PUE值波动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8.
秋冬季智利竹(竹夹)鱼栖息地指数模型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蒋瑞  陈新军  雷林  汪金涛 《水产学报》2017,41(2):240-249
秋冬季是智利竹筴鱼的主要渔汛,准确建立其渔场预报模型具有现实的意义。为了找出适宜的秋冬季智利竹筴鱼栖息地指数模型,论文根据2003-2009年5-9月智利竹筴鱼的商业捕捞数据, 结合海表面温度(SST)和海表面高度(SSH)的海洋环境因子,以作业次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分别建立SST、SSH 的适应性指数(SI),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计算其栖息地指数,并以2010-2011年度的捕捞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以作业次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建立SST、SSH 的适应性指数为最适,5-9月SST权值分别为0.4、0.7、0.5、0.7、0.1的算术平均法适合秋冬季智利竹筴鱼栖息地指数模型。研究也以为,不同月份的SST和SSH对秋冬季智利竹筴鱼渔场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3—2009年5—9月我国大型拖网渔船捕捞智利竹鱼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和海表面高度(SSH)的海洋环境因子,以作业网次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作为适应性指数(SI),采用外包络法分别建立SST、SSH的SI,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几何平均法(GMM)、基于权重的AMM分别建立栖息地指数(HSI),并用2010—2011年度生产捕捞数据进行比较与验证。结果显示,以作业网次为基础的SI为最适;AMM优于GMM;考虑到权重的AMM优于没有考虑权重的AMM,5—9月最适HSI模型的SST权重分别为0.4、0.7、0.6、0.7、0.1,2010—2011年渔获量和作业网次的验证预报精度分别为75%~93%、80%~90%,可作为秋冬季智利竹鱼栖息地指数模型。研究表明,不同月份的SST和SSH对秋冬季智利竹鱼渔场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秋冬季是智利竹鱼的主要渔汛期,本研究为准确建立其渔场预报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4—2017年春季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渔业数据以及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和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3个关键环境因子,构建栖息地指数...  相似文献   

11.
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 2012—2018 年东太平洋秘鲁外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捕捞数据, 结合该海域环境数据, 包括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叶绿素 a 浓度(chlorophyll-a, Chl-a)、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涡旋动能(eddy kinetic energy, EKE)和海平面异常(sea level anomaly, SLA), 利用最大熵模型研究了茎柔鱼栖息地的月间时空变化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 1—8 月渔场纬度重心向北移动, 9—12 月向南偏移。渔场经度重心主要在 80°W~82°W 之间移动, 此外, 适宜栖息地重心与渔场重心变化一致。通过比较贡献率大小发现环境因子对茎柔鱼栖息地影响程度具有显著月间差异, 但基本以 SST、SSS、NPP 和 PAR 对栖息地影响最大。 依据环境因子响应曲线估算的关键环境因子适宜范围与茎柔鱼适宜性较高栖息地基本重叠。研究表明, 利用最大熵模型模拟茎柔鱼栖息地具有较高精度, 茎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存在明显的月间变化, 且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东太平洋海域重要的金枪鱼种类之一,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文根据2009~2011年美洲间热带金枪鱼委员会(IATTC)在东太平洋海域(20°N~30°S、85°W~150°W)长鳍金枪鱼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表温(SST)和海面高度(SSH)的数据,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以渔获产量、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为适应性指数,按季度分别建立了基于SST和SSH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获得基于SST和SSH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并用2012年各月实际作业渔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东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栖息地预测中,以CPUE为适应性指数的栖息地指数模型比以渔获量为适应性指数的栖息地指数模型预测更为准确。2012年中心渔场的预报准确性达75%以上,具较高预报准确度,可为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寻找中心渔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余为 《海洋渔业》2013,35(4):373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短生命周期种类,资源丰度及分布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20082009年72009年711月份我国鱿钓船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叶绿素浓度(Chl-a)、海表面高度(SSH)和盐度(SSS),比较2008与2009年资源丰度年间差异,并利用信息增益技术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资源丰度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2009年711月份我国鱿钓船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叶绿素浓度(Chl-a)、海表面高度(SSH)和盐度(SSS),比较2008与2009年资源丰度年间差异,并利用信息增益技术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资源丰度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2009年711月柔鱼渔获量出现大幅下滑,日产量不足2008年的一半。信息增益结果显示,水温因子是影响其资源丰度变动及分布的最关键因子,叶绿素次之,海表面高度和盐度影响最小。SST与CPUE叠加分析认为,2008年711月柔鱼渔获量出现大幅下滑,日产量不足2008年的一半。信息增益结果显示,水温因子是影响其资源丰度变动及分布的最关键因子,叶绿素次之,海表面高度和盐度影响最小。SST与CPUE叠加分析认为,2008年711月受SST影响,柔鱼传统作业海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2°,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5°左右,较高CPUE所处范围的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5℃降至11月份的11℃。2009年711月受SST影响,柔鱼传统作业海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2°,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5°左右,较高CPUE所处范围的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5℃降至11月份的11℃。2009年711月作业渔场随着时间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1°,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4°左右,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降至11月份的9.5℃。同时2009年作业海域黑潮比2008年平均偏南2.8°,强度减弱,势力范围减小,亲潮冷水团向南入侵势力变强,温度相对2008年平均降低2.5℃,不利于柔鱼洄游。此外,2009年作业渔场大多分布于水温距平均值(SSTA)小于-0.5℃海域以及Chl-a浓度偏高等也导致了柔鱼资源丰度减少产生年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中上层鱼类,研究其资源变动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该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根据1982-2014年日本鲭在129°~160°E、28°~45°N海域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数据,首先对补充量(recruitment,R)与SST、PDO进行交相关分析,之后用Ricker模型拟合SST、PDO对日本鲭亲体-补充量的影响,并用Akaike信息法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对不同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ST、PDO对补充量均有滞后影响,滞后期分别是5年和1年;亲体-补充量模型分析表明,Ricker模型的AIC值为81.979,加入环境因子后AIC值明显降低。同时加入SST和PDO的模型AIC值是71.743,优于单个环境因子模型。结果表明,加入SST、PDO两种环境因子的Ricker模型能更好的描述亲体-补充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远洋渔业项目,其中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和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主要渔获组成,厘清关键鱼种的渔场重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研究渔场的形成机制及指导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2016—2017年北太平洋灯光围网渔业渔获数据及海表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叶绿素(Chl-a)等环境因子,通过广义可加模型等分析渔获量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渔场重心整体上在渔汛初期向东北方向偏移,8—9月后期往西南折返。研究发现日本鲭渔场集中在148°E—154°E、40°N—42°N,远东拟沙丁鱼渔场集中在149°E—153°E、40°N—42°N,巴特柔鱼渔场集中在150°E—154°E、40°N—42°N,秋刀鱼渔场集中在150°E—153°E、41°N—42°N;2016—2017年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最适SST介于13~20.18℃,最适Chl-a介于0.1~0.8 mg·m~(-3);远东拟沙丁鱼CPUE最适SST介于12~19.1℃,最适Chl-a介于0.3~0.88 mg·m~(-3);巴特柔鱼CPUE最适SST介于14~22℃,最适Chl-a介于0.2~1.1 mg·m~(-3);秋刀鱼CPUE最适SST介于14~21℃,最适Chl-a介于0.24~0.98 mg·m~(-3)。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渤海湾鱼卵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了解渤海湾鱼卵与栖息环境间的关系, 掌握鱼卵分布的区域特征, 本研究基于 2014 年至 2018 年(各年 5—7 月)渤海湾鱼卵和海洋环境调查数据, 根据海水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水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和海水 pH, 采用几何平均法(geometric mean method, GMM)、最小值法(minimum method, MINM) 和连乘法(continued product method, CPM)分别建立渤海湾鱼卵 5—7 月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结果显示, 渤海湾鱼卵主要分布的 SST、SSS 和 pH 范围分别是 21.6~24.8 ℃、30.07~32.60 和 8.03~8.21; 最适 SST、SSS 和 pH 以及适应范围存在月间差异; 5 月, 鱼卵的分布可以较好地被 HSI 模型解释; 6 月和 7 月, SST、SSS 和 pH 不再成为鱼类产卵的最主要限制因子,而其他未加入模型的因素, 如地理位置、海底底质、海流等可能主导了鱼卵的分布。 研究认为, 考虑到鱼卵对环境条件要求的严苛性, CPM 更适于渤海湾鱼卵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的构建, 可用于鱼卵分布区域的推测。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变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倩  余为  陈新军 《海洋渔业》2019,41(3):257-265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栖息地受到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根据中国鱿钓渔船在38°~45°N、140°~160°E作业渔场内的生产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利用信息增益技术选取关键环境因子,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作为适应性指数,使用算术平均法(AM)和联乘法(GM)分别建立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对比异常环境条件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998年La Ni■a事件发生时,西北太平洋传统作业渔场温度升高,海表温度(SST)相对正常年份2008年平均上升2. 72℃;而2009年El Ni■o事件发生时,SST相对正常年份降低0. 45℃。栖息地综合指数模型结果表明,1998年作业比重主要分布于在栖息地指数(HSI)大于0. 8的范围内,作业比重达到80%;2008年作业比重主要分布在HSI值0. 6~0. 8和0. 8~1. 0之间,所占比重在30%~50%左右; 2009年作业比重主要分布在HSI值0. 4~0. 6、0. 6~0. 8和0. 8~1. 0之间,作业比重平均约为32%。此外HSI值低于0. 2的区间面积随着La Ni■a事件、正常年份和El Ni■o事件递增,而HSI值大于0. 4的区间面积随着La Ni■a事件、正常年份和El Ni■o事件递减。研究认为,1998年La Ni■a事件发生时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加,而2009年El Ni■o事件发生时柔鱼栖息地适宜性变差,导致柔鱼产量变低。  相似文献   

18.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可作为商业性捕捞对象。本研究基于西北印度洋 2017 年 1—3 月, 8—12 月鸢乌贼的渔捞日志数据, 结合同期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及叶绿素 a 浓度(chlorophyll-a, Chl-a)数据, 运用渔场重心分析、地统计插值、GAM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模型分析, 探究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时空变动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 2017 年 1—3 月, 8—12 月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渔场重心大多分布于海洋锋带附近, 分布范围集中于 13.6°N~17.2°N、58.3°E~ 62.2°E 海域, 1—3 月渔场重心向西南迁移, 8—11 月渔场重心往东北移动, 12 月向西南折回。GAM 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最适 SST 范围是 25.5~27.0 ℃, 最适 Chl-a 浓度范围是 0.2~0.4 mg/m3 , 月份是影响鸢乌贼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该海域鸢乌贼资源变动规律、 指导鸢乌贼资源科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丙见  冯志萍  余为 《中国水产科学》2022,29(11):1636-1646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是短生命周期的重要经济头足类, 其资源丰度易受气候和海洋环境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 1977―2015 年日本与韩国的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渔业统计数据, 结合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50 m 水层温度(Temp_50 m)和 100 m 水层温度(Temp_100 m)等海洋环境数据, 探究太平洋褶柔鱼资源丰度[以 CPUE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指标]和补充量在不同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 ENSO (EI Ni?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下的变动差异。结果表明, 相较于厄尔尼诺事件, 拉尼娜事件下太平洋褶柔鱼渔场内SST、 Temp_50 m 和 Temp_100 m 升高, 其在空间上呈由西北向东南、由北向南递增的变化趋势, 且大于 20 ℃的海温分布面积增加, 三者距平值均值及正值在空间上的分布面积均大于其在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厄尔尼诺事件下的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丰度及其补充量小于其在拉尼娜事件期间的, 且资源丰度与 SST、Temp_50 m 和 Temp_100 m 间呈正相关。研究认为, 不同 ENSO 事件下太平洋褶柔鱼渔场海温环境存在明显差异, 其资源丰度及补充量与气候影响下的海温变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陈爽  郭爱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19,43(3):593-604
海表水温变化影响着中上层鱼类栖息地分布。本研究根据2003—2012年7—12月的近海日本鲭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表温度(SST)数据,利用正态函数分布的方法,分别以作业次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为指标建立基于水温的适应性指数(SI),取二者平均值作为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假设SST上升或下降0.5、1、2°C时,对各月近海日本鲭最适宜栖息地(HSI0.8)空间和面积变化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SST上升时,近海日本鲭适宜栖息地有明显的北移现象,7—12月最适栖息地面积增减比重为–73.1%~44.7%;SST下降时,有明显的南移现象,7—12月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减比重为–54.9%~123.4%。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在SST上升等气候变化背景下,以及近海海况发生变化等情况下,对日本鲭栖息地和作业渔场时空分布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