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用新疆阿合奇县气象站1971-2007年的逐月日照时间以及与日照变化相关的降水资料,利用统计、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阿合奇县这37年的日照时间年际与各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和其变化成因。结果表明:1971-2007年,阿合奇县的年、季日照时间均呈减少趋势,各季减少的气候倾向率不同,减少幅度最多的是夏季,最少的是春季。相关分析得出降水是影响阿合奇县日照时间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利用钟山县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2008年至2017年2—4月的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钟山县近十年的低温阴雨天气特征。结果发现,钟山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出现日数年平均为16 d,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一般在3月中旬,也有个别年份晚至4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站点1987—2016年气象数据资料,采用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距平百分比累计等方法,对阿勒泰地区气候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平均气温为4.5℃,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315℃/10a,春季气候变暖最明显;年均日照时间2881.1h,近30年日照时间趋于减少,气候倾向率为-14.921h/10a,日照时间月分布不均,以6月最多,12月最少。总的看来,阿勒泰地区近30年呈现出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减少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掺土比例及覆土厚度两种方式下的煤矸石渗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掺土比例的增大,煤矸石的渗透速率迅速减小,掺土比例为1:0.5煤矸石的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分别是掺土比例为1:1.0煤矸石的1.05倍、1.23倍和1.42倍,分别是掺土比例为1:2.0煤矸石的3.98倍、1.45倍和3.18倍;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大,煤矸石的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迅速减小,达到稳定入渗的时间迅速增加,减小或增加关系均符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善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2019年,在钟山县石龙镇鳌桥屯进行早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效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虽然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稍低,但每667 m~2化肥投入成本比常规施肥处理少45.5元,产投比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是比较适中的产量大于投入的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6.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对钟山县禽类养殖业的危害很大。立足于钟山县禽类养殖业的现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7.
以甘南尕海湿地不同植被退化阶段的泥炭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2013,2014两年凋落物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植被退化过程中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植被退化演替,凋落物有机碳浓度、碳绝对含量和分解速率显著下降(p0.05)。分解速率从6—9月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应的分解速率在0.001 3~0.009/d之间,分解速率最大的为2013年泥炭沼泽未退化PI(0.009/d),最小为2014年沼泽化草甸中度退化SⅢ(0.001 3/d)。泥炭沼泽凋落物中有机碳平均浓度未退化PI(515.07g/kg)退化PⅡ(489.62g/kg),沼泽化草甸凋落物有机碳平均浓度未退化SI(541.26g/kg)轻度退化SⅡ(488.28g/kg)中度退化SⅢ(456.01g/kg),且两年的凋落物碳绝对含量均减小,即发生净释放;凋落物分解速率及有机碳浓度、碳绝对含量都随植被退化加深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潜在蒸散影响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分析1961-201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用偏微分方法定量分析各气候因子变化对潜在蒸散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50年来黄河中上游地区气温显著升高(α〈0.01),风速和日照时间显著减少(α〈0.01)。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趋势。2)潜在蒸散对实际水汽压变化最敏感,其次为最高气温、风速和日照时间,对最低气温变化最不敏感。夏季潜在蒸散对日最高气温最敏感,其他季节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3)风速对年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其次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实际水汽压贡献最小。春夏秋冬对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的气候因子依次为风速、日照时间、气温。温度升高、湿度减少埘潜在蒸散的正影响已被风速、辐射下降的负影响所抵消。综合考虑各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的作用有助于加深对气候变化影响机制的认识,并为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山洪地质灾害的智能评估与预警,以亚热带典型地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为数据源,在ENVI和ArcGIS平台上处理遥感影像、光谱数据和DEM数据,全方位获取研究区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指数、土壤松散系数、山谷山脊类别、降雨量等数据。量化数据作为输入因子,以山洪灾害风险等级为输出因子,建立钟山县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等级评价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经过历史数据训练后,具有较强的自学习功能,通过实例验算,模型计算出的风险等级与实际风险等级吻合较好,所建模型适用于钟山县全境的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等级评价。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输入GPS定位的经纬度到模型中,自动匹配该点的神经网络输入数据,再经模型运算输出灾害风险等级,在用户终端上输出警示信息,从而实现对山洪地质灾害的实时智能预警,在钟山县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DGPS差分定位系统对东北黑土区典型流域切沟进行动态监测,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典型流域融雪期切沟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融雪期切沟发育以沟头前进为主,各流域切沟发育具有地域分异性和年际差异性。切沟长度发育和面积发育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755),长度发育和体积发育相关性不明显。(2)融雪期切沟地域分异性和年际差异性表现为五一流域切沟发育速率明显大于光荣、吉兴流域,典型流域切沟发育速率呈现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减小的趋势。(3)切沟宽度沿程发育呈现分异性,从沟头至沟尾发育速率逐渐减小。光荣流域G1切沟沿程宽度发育速率和面积发育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572),沿程深度发育速率与面积发育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0.500)、与体积发育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r=0.408);光荣流域G2切沟沿程宽度发育速率和面积发育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412),与体积发育速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673)。  相似文献   

11.
干热河谷区耕作侵蚀作用下坡面水力侵蚀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耕作侵蚀对坡面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选择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坡耕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水冲刷的试验方法,探讨耕作侵蚀影响侵蚀区土层厚度和作为侵蚀物源传输纽带这2种耕作侵蚀形式作用下坡面水动力参数的变化与分布规律,并分析坡面水动力参数与坡面产流和土壤剥离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耕作侵蚀区不同耕作侵蚀强度处理中,随着耕作侵蚀强度的增大,坡面产流速率和土壤剥离速率均呈现增大趋势;0~35年耕作侵蚀强度处理下坡面水流流态主要表现为紊状缓流,耕作侵蚀强度达到40年时则为紊状急流;阻力系数呈现随耕作侵蚀强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剪切力则呈增大的趋势。在耕作沉积区不同耕作位移处理中,随着耕作位移量的增大,坡面产流速率呈减小趋势,而土壤剥离速率呈增大趋势;0,12 kg/m的耕作位移处理下坡面水流流态主要表现为紊状急流,当耕作位移量达到21 kg/m,即下坡部位的细沟因土壤耕作位移被完全填充时,水流流态则为紊状缓流;随着耕作位移量的增大,阻力系数表现为增大趋势,剪切力则呈减小趋势。将坡面产流速率、土壤剥离速率与水动力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雷诺数能够较好的描述耕作侵蚀作用下坡面水力侵蚀状态。研究结果为干热河谷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机理及治理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闫俊杰      刘海军  赵玉  崔东  刘影 《水土保持研究》2018,25(5):390-396
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区,基于Modis NPP遥感数据,并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及Mann-Kendall检验和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等方法,对伊犁河谷2000-2015年草地NPP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全区草地NPP多年平均值为272.99 g C/(m2·a),大部分草地NPP值介于200~400 g C/(m2·a),主要分布于河谷内的中山、高山及昭苏盆地等区域,各草地类型中山地草甸分布面积最广,NPP平均值也最大;(2)草地NPP总体呈非显著减少趋势,平均减小速率为0.94 g C/(m2·a),空间上,全区73.94%草地的NPP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小速率主要介于1.0~5.0 g C/(m2·a),类型主要属于山地草甸、温性草原及高寒草甸;(3)伊犁河谷草地NPP减小速率总体随NPP的增加而逐步增大,但NPP值介于300~400 g C/(m2·a)的平均减小速率最大;(4)海拔分异上,1 000~2 000 m海拔带内NPP减少最为明显,而NPP有所增加的草地主要分布于2 000~3 000 m海拔带内。  相似文献   

13.
荔波县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荔波县气象局1981—2015年气温、降水、日照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35 a气候变化特征,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波县年平均气温大体表现为显著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4℃/10 a;降水量整体上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日照时间逐年增加;气候不断变暖对作物品种结构、农业生产布局及农业病虫害均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土壤崩解速率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冻融作用可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土壤崩解速率。以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春季解冻期土壤冻融过程,观测棕壤崩解过程,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和含水率对棕壤崩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崩解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随着试验的进行,棕壤崩解速率逐渐减小,0—1、1—5和5—15min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30.3、2.25和0.35 cm3/min;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先减小后增大,0、1、3、5、7、10次冻融循环的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7.56、4.95、3.51、3.47、5.82、9.87 cm3/min;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棕壤的崩解速率逐渐减小,当含水率为12%、16%和20%时,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12.89、3.68和0 cm3/min,棕壤崩解具有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15.
河西地区潜在蒸散发量变化及其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Penman-Monteith方程式计算了河西地区的潜在蒸散发量,应用气候倾斜率分析了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基于湿润指数对河西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情境假设法评估了潜在蒸散发量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975—2012年河西地区最高温度和年均温度显著升高,而风速显著降低。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均显著增加,潜在蒸散发量显著降低;平均风速和日照时间与潜在蒸散发量正相关,而相对湿度和平均气压为负相关。河西地区平均温度、平均风速、日照时间、相对湿度和气压变化能够引起潜在蒸散发量变化的百分比分别为41.1%,22.9%,19.1%,16.4%和0.5%。  相似文献   

16.
紫色土崩解特性对容重和含水率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重塑土试验,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和曲面响应等分析方法,研究容重和含水率对紫色土崩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容重下,崩解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崩解时间有所不同;土样完全崩解时间总体上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延长,且崩解量主要集中在崩解阶段前3 min。(2)在相同含水率下,崩解量随着容重的增加而减小,土样完全崩解时间总体上随容重的增大而延长,且崩解量主要集中在前4 min。(3)在相同容重和含水率下,土样崩解速率均随着容重和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较之容重,含水率对崩解速率的影响较大。容重和含水率的交互作用对崩解速率影响显著,即随着容重和含水率的增加,土样崩解速率减小。研究成果为紫色土的侵蚀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Landsat影像为依据,通过遥感图像计算机辅助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提取了贡嘎山区1974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冰川边界,并分析贡嘎山区近40 a来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4—2010年贡嘎山区冰川面积减小了30.20 km2,占1974年冰川面积的11.86%;冰川分布的平均海拔升高了44 m。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认为,升温是研究区近年来冰川加速退缩的主要原因,预计贡嘎山区冰川的退缩速率会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西部丘陵茶园修剪前后蒸散速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太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之一——茶园的生态系统水量调节能力,探究茶园修剪前后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过程中的蒸散过程,在太湖流域西部丘陵地区西渚镇盛道茶场,选择3年和9年2种不同植茶年龄的茶园,通过静态箱/红外气体分析仪监测茶园水汽浓度,比较分析茶株修剪前、后茶园蒸散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园修剪前后与未经修剪茶园蒸散速率日变化趋势一致,蒸散速率呈以12:00为峰值的单峰曲线,但茶株修剪后蒸散速率大幅下降,3年茶园蒸散速率日均值下降幅度(36.73%)小于9年茶园(48.32%),植茶年龄的增加会加大修剪后蒸散速率的下降幅度;茶园修剪前后日均气温相近、土壤含水量较高,两者均不是茶园修剪后蒸散速率大幅下降的限制因子,而茶株被剪掉的枝、叶覆盖在茶株间,增加了株间土壤的荫蔽,降低了土壤的蒸发作用,并且茶株高度的降低,可能导致界面层导度减小,减少了水分从茶株向大气的传输,从而降低蒸散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壤侵蚀物理模型中紫色土细沟侵蚀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江中上游典型侵蚀性土壤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坡限定性细沟土槽,研究不同流量、坡度和沟长情况下,紫色土细沟侵蚀特征,并量化了细沟侵蚀参数。结果表明:细沟侵蚀受水流水力特征、土壤性质和坡面影响,随着水流含沙量的增大,细沟侵蚀速率呈现减小趋势;流量越大,坡度越陡,细沟水流的剥蚀率越大,造成细沟侵蚀速率也越大。在5L/min的小流量下,细沟侵蚀速率受剥蚀率限制与含沙量没有出现线性关系,15,25L/min流量下,细沟侵蚀速率与含沙量呈线性相关。侵蚀速率在细沟开始处最大,随沟长的增大,水流能量消耗于挟带泥沙而迅速减小,相关性分析得到侵蚀速率与沟长呈指数递减,相关系数R2变化于0.45~0.98之间。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试验条件下,紫色土细沟土壤可蚀性均值为0.005 3s/m,临界剪切力均值为2.92Pa。研究结果对于坡面土壤侵蚀物理模型的建立和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紫色土坡面侵蚀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掺土比例及覆土厚度两种方式下的煤矸石渗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掺土比例的增大,煤矸石的渗透速率迅速减小,掺土比例为1:0.5煤矸石的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分别是掺土比例为1:1.0煤矸石的1.05倍、1.23倍和1.42倍,分别是掺土比例为1:2.0煤矸石的3.98倍、1.45倍和3.18倍;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大,煤矸石的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迅速减小,达到稳定入渗的时间迅速增加,减小或增加关系均符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