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推进蔬菜标准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蔬菜标准园建设中,园地设施、栽培管理、采后处理、质量监控等蔬菜科学技术应用推广方面的经验,分析了目前对蔬菜标准园规模与设计、蔬菜抗风险能力的提升、蔬菜标准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技术需求,提出了以机械化推动规模化,通过关键点管理技术保障蔬菜质量安全,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促进蔬菜标准园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黄阳成 《长江蔬菜》2013,(18):18-20
通过对柳州市水生蔬菜产业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分析,指出了水生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监管、标准化、认证、检测、农技推广等覆盖水生蔬菜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蔬菜QACCP管理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蔬菜质量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综述了基于HACCP和GAP理论的蔬菜QACCP管理理论、核心技术与实施方法,提出了通过过程管理保障蔬菜质量安全、量化和数字化蔬菜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质量分析关键点控制等技术理论,介绍了融合无线网络、专家系统、条形码等信息技术,建立和应用蔬菜QACCP管理体系的实践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京社  阎世江 《蔬菜》2018,(10):53-57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设施蔬菜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可实现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控,对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设施蔬菜产业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介绍物联网技术在蔬菜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基础上,具体列举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合作单位开发的一款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应用实例,包括系统总体方案、通信系统设计、智能控制子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以及其应用效果,并对物联网技术和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加快蔬菜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近年来周口市蔬菜生产面积、产量变化情况,分析了蔬菜单产较低的原因和人均蔬菜拥有量的现状,提出了周口市蔬菜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明确稳定持续发展是重点,提高单产是瓶颈,外向型发展模式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魏红霞 《蔬菜》2015,(3):31-36
蔬菜标准化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蔬菜生产,还涉及社会理念、流通、信息和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通过"高原夏菜"标准化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高原夏菜"市场竞争力概念,及确保农民收益,加快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进程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座10 000 m~2的大棚内,除了包装工人外,整座大棚的运作只依靠3人便能完成,甚至当棚内机械开足马力后,10天左右便可实现棚产约80 t的芽苗菜(南方鸡毛菜)。倘若担心蔬菜的长势,更可在线对蔬菜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测——这就是"星辉蔬菜"打造的200亩绿叶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所展示的绿叶菜机械化作业和农业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据了解,该座智能化大棚是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的自动流水线,包揽播种、灌溉、催芽、炼苗、收获等  相似文献   

8.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物联网系统利用监测设备感知蔬菜栽培过程中的墒情气象、基地环境数据以及相关视频图像,通过无线或有线信息流传输通道传送到中心控制平台。中心控制平台运用蔬菜高效栽培模型、专家决策模型和图形处理与挖掘技术,实现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控制、智能自动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溯。该系统能够达到设施蔬菜栽培信息化管理,提高蔬菜栽培生产质量和管理效率。实际工程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可提高设施蔬菜高效栽培信息化和控制自动化,节约栽培成本,提高栽培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海南智慧型(智能化)蔬菜植物工厂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日新  何阳 《长江蔬菜》2018,(14):28-30
正智慧型(智能化)植物工厂是现阶段农业设施栽培的最高形式,主要特征有:全产业链高度信息化、环境控制高度智能化、生产作业高度机械化、技术规程高度指标化、生产产品高度一致化。根据这些特征,目前所谓的智慧型农业或智能化农业只是在某些环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真正要在蔬菜生产全过程实现智能化管理,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蔬菜供应链从是从种植、检测、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过程,多个环节存在较高的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该文针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及典型问题引入区块链技术,在对区块链赋能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机理和路径做出探索性研究.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过程即时监测、问题最终溯源,为打造高效、有序的食品安全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HACCP体系在西瓜嫁接苗BFB综合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ACCP的原理和方法,对西瓜嫁接育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结合西瓜嫁接育苗场BFB的发生与防治经验,确定了西瓜嫁接苗BFB综合防治中的7个关键控制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制定出完善的HACCP计划。经实践验证,将HACCP应用于西瓜嫁接苗生产,嫁接苗BFB的发病率大幅降低,嫁接育苗企业经济损失锐减,为西瓜嫁接苗健康种苗的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设施环境下蔬菜干烧心的发生原因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生产亟需从数量向质量转型,提高蔬菜质量已成为设施蔬菜发展的首要问题。干烧心是叶菜类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由钙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设施环境下尤为严重。本文从蔬菜种类、设施环境(风速、湿度、光环境、营养液)和栽培管理的角度,系统分析了设施环境下蔬菜干烧心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康婷  穆月英 《中国蔬菜》2016,1(10):13-19
基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种植规模、种植技术、流通情况、市场基础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支持政策对果类蔬菜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地,将两个不同年度的果类蔬菜生产情况进行对比,从动态视角研究了近四年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发展变化。主要研究结论为:(1)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主要为小规模农户;(2)蔬菜种植户的老龄化趋势明显;(3)农户对于种菜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4)土地规模、种菜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政府政策均对蔬菜生产有着显著正向影响;(5)政府对果类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喻景权  周杰 《中国蔬菜》2016,1(9):18-30
"十二五"期间,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取得了迅猛发展,生产面积稳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发展的设施类型、生产模式和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本文分析了近5年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特点,并从设施装备研发、设施蔬菜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研究、抗逆机制与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研究、病虫害抗性机制与防治、优质与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以及连作障碍克服与嫁接育苗技术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十二五"以来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分析了我国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今后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和科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设施蔬菜生产实地调研、设施专家专访和设施内环境因子实时监测等方法,研究并总结分析我国北方设施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种植户以种植番茄、黄瓜、辣椒等果菜为主,1年2~3茬。北方东部发达地区年平均化肥、农家肥施用量分别高于100kg·(667m~2)~(-1)和16m~3·(667m~2)~(-1)的比例高达65.5%和72.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大水漫灌和随水施肥为主,分别占58.6%和93.1%;每次施药量在20~40kg·(667m~2)~(-1)(药水混合)范围的用户比例最多,占41.7%。与东部相比,北方西部欠发达地区年平均化肥、农家肥施用量最高范围在81~100kg·(667m~2)~(-1)和6~10m~3·(667m~2)~(-1)的比例均为41.4%;灌溉和追肥方式以滴灌和随水施肥为主,分别占75.9%和96.6%;每次施药量在20~40kg·(667m~2)~(-1)(药水混合)范围的用户比例最多,占46.7%。采收季,农户在农药安全间隔期之外采收蔬菜的比例占90%以上,设施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总体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温室环境是影响蔬菜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土壤盐渍化影响了蔬菜产量和品质;设施蔬菜生产中大量使用畜禽粪便,加重了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今后,应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温室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技术,并提升温室生产的省力化和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学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一种植(连作和简单轮作)和水肥高投入是我国设施蔬菜种植中的普遍现象,这使得设施
菜田土壤极易出现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病原菌增多和寄生线虫为害等土壤微生物学障碍问题。土壤微生物
学障碍已对我国设施蔬菜种植体系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植物生长、进
化进程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有关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学障碍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但是,多数研究侧重于人为管理对土壤微生物学因子影响的一般性变化的了解,缺乏对土壤生态服务功能
变化的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学障碍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土壤微生物- 作
物互作的生态学效应,分析了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学障碍研究的关键点。此外,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
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学障碍调控的主要生态措施,并对未来深入揭示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学障碍的潜在成
因的关键切入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11 个地级市8 大类主要蔬菜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利用草谷比估算了河北省不同蔬菜废弃物资源量。结 果表明:2011~2016 年期间河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平均以每年4.26 万t 的速度增加,2016 年达到了230.37 万t。其中, 甘蓝类(57.87 万t)、白菜类(43.42 万t)和茄果类(29.98 万t)蔬菜废弃物资源量最高,比平均值分别增加了100.98%、 50.80%、4.12%,其次为根茎类、豆类和瓜菜类,叶菜类和葱蒜类最低。废弃物资源量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衡,变异系数 为50.57%~82.52%。以唐山市(40.81 万t)、石家庄市(35.17 万t)、保定市(29.78 万t)和张家口市(27.96 万t)蔬菜废 弃物资源量最多,总量占全省的58.04%。将全省蔬菜废弃物全部进行肥料化,相当于每667 m2 农田间接施加纯氮3.01 kg、 纯磷1.85 kg、纯钾2.99 kg 和有机质72.61 kg,相当于全年化肥用量的6.68% 和有机肥299.20 万t,其中,甘蓝类、白菜类和 茄果类蔬菜氮磷钾养分量最高,总量占8 类蔬菜的57.73%,有机质含量根茎类最高。全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在2011~2016 年期间呈稳定上升趋势,且不同地区各类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和养分量差异突出,其中,蔬菜产量和产废系数成为了影响蔬菜 废弃物资源量差异高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瓜果类蔬菜木薯渣育苗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腐熟的木薯渣作为主要原料,与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按照不同体积比混配成12个基质配比,以市场上成品蔬菜育苗基质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不同种类瓜果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黄瓜、番茄、西瓜生长的育苗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木薯渣、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40∶40∶10∶10(T5处理)和20∶40∶20∶20(T6处理)的复配基质各项理化性质均在瓜果类蔬菜幼苗生长要求的适宜范围内,2个基质配方培育的瓜果类蔬菜幼苗出苗率、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体积、根尖数等生长和生理指标均表现较好。根据瓜果类蔬菜幼苗的生长状况,并结合环境和经济方面等因素,在生产上推荐使用木薯渣比例更高的T5处理作为黄瓜育苗专用基质配方,T6处理可作为瓜果类蔬菜通用育苗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9.
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communis Tsen et Lee〕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普遍栽培的重要绿叶蔬菜之一,生产中迫切需要培育抗病、抗虫、抗逆和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新品种。遗传转化技术为普通白菜抗虫、抗病、耐热等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对普通白菜的再生体系、遗传转化方法及外源基因表达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农杆菌介导法由于成本低、简便易行、转化效率较高,成为白菜类作物遗传转化中最常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