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解放三十多年来,我省蚕桑生产的恢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蚕桑生产几乎遍及全省。桑园面积由1949年的46万亩发展到1984的126.50万亩;蚕茧产量1949年为6.85万公担,1984年为64.95万公担;张种产茧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县有蚕桑任务的有29个乡一个蚕桑场,现有桑园面积3.5万亩,其中成林桑1.86万亩,85年收购蚕茧680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1978年产茧增长一倍。但我们在发展蚕桑生产方面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以往发展蚕桑,没有总体规划,往往采取行政命令、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的良好势头宜宾县人口众多,幅员广大,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有27个乡镇,93万多人,总面积为3030平方公里,人均5亩多;有耕地面积164万亩,其中:田81.23万亩,地82.8万亩,人平占有土地面积为1.8亩.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致使全县蚕桑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90年以后,县委、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才使蚕桑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主要特点有三个:  相似文献   

4.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的传统项目,桑园面积、年发种量历史上最高达到11万亩、28万张。近几年因受茧丝绸市场的冲击,蚕桑生产严重滑坡,桑园面积下降到4万亩,年发种不足10万张。造成蚕桑下滑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茧丝市场的疲软,另一方面主要是蚕桑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低、效益差、缺乏竞争能力。近两年来我市从加强基地建设着手,积极推进蚕桑生产产业化进程,较好地稳定发展蚕桑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5,(2):26
<正>3月20~21日,东台市农业委员会在东台市委党校举办"全市亩桑万元工程推进会暨春蚕生产培训班",目的是加大"亩桑万元工程"的推进力度,全面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经济效益,为蚕桑稳定发展打牢基础。来自全市市、镇全体蚕桑技术服务人员,千亩桑园村蚕桑技术员,蚕桑高效示范户代表等,计250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活动。东台市有新老桑园15.2万亩,全年饲养蚕种43.2万张33.2万担,收购蚕茧29.8万担,蚕桑总收入近9  相似文献   

6.
<正> 一、国内国际的蚕桑发展形势国内近几年来,蚕茧价格不断提高,相对经济效益高于粮食和其他某些经济作物,因此,发展蚕桑生产积极性很高。1990年,全国桑园面积达到1151万亩,其中整片桑园面积为726万亩,比1978年的418万亩增长54%。1990年,全国蚕茧产  相似文献   

7.
<正> 为加速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蚕桑业新发展,蓬安县全面推行了业主经营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蚕桑业主78个,承包土地达6000亩,蚕桑专重大户350户,其中,蚕业局职工程贤能等三人合资承包了蓬安县平头乡印盒村白水滩807亩荒滩地,已建成桑园510亩,2001年蚕桑收入21.7万元,2002年预计总收入达50万元。蚕桑业主经营已成为蓬安蚕桑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金湖县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发展蚕桑事业,桑田面积由1987年的1.14万亩,发展到1991年的5万亩。发种量由1987年的1.751万张,增加到1990年的3.8022万张。蚕茧产量1990年达到1175吨,比1987年增长2.1倍。金湖县蚕桑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注重蚕桑生产的规模效益,加强了基地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是我县蚕桑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 略阳县是省、地蚕桑基地县之一。1990年有桑园1.47万亩,其中成片桑园6000多亩,全年养蚕8396张,产茧23.56万公斤。为了进一步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步伐,根据省、地要求,全县规划到2000年,桑树要达到6000万株,面积6万亩,养蚕4万张,年产茧100万公斤;“八五”末,累计栽桑达到3万亩,养蚕2万张,产茧50万公斤。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县政府制定10条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蚕桑生产。一、允许农民个体户或联户在不破坏山林的原则下,利用荒山荒坡营造成片桑园,谁栽谁有,2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0.
宜丰县是我省“蚕桑工程”基地县之一,1990年成立了县蚕桑领导小组和蚕桑开发办公室专门管理机构。现有桑园面积3450亩。为了支持蚕桑开发,县财政拿出贴息贷款50万元,决定发展1亩桑园扶助无息贷款50元。计划到1995年全县发展桑园3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200吨。这项任务已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重视、农工贸组织蚕桑生产大合唱,我市蚕桑生产有了新的恢复和发展,1990年全市桑园已达8148亩,产茧5.3万公斤。为了使这项利国利民的农村副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在“八五”期间,特提出如下规划: 一、全市“八五”末桑园面积要求达到2.5万亩,产茧500吨。其中宝鸡县、千阳县各1万亩,产茧200吨和300吨;岐山县2千亩,陇县、扶风县、眉县各1千亩。  相似文献   

12.
<正> 陕北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恢复和发展蚕桑业,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受省蚕学会委派,作者于今年5月中下旬赴陕北两个地区对近年来的蚕桑生产作了一些调查,并与两地区农业局的负责同志作了讨论,看法一致。总的来看,陕北近几年的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桑园面积的增加幅度是建国来最大的,自1982年掀起栽桑养蚕高潮以来,新栽桑27.6万亩(延安18.9万亩,榆林8.7万亩),累计桑园面积已达到32.3万亩(其中延安21万亩);蚕茧年产量也由1981年的117.9吨增加到1984年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基本概况: 我县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近10年来蚕桑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83年至1991年的8年间,新建桑园2900亩(每亩667m~2,下同),300多万株,分布在全县的12个乡(镇),111个村,17200户。今年蚕桑生产跨了一大步,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建桑园8234.8亩,790多万株,全县桑园面积累计达到11134.8亩,1090多万株。育苗770亩,养蚕800张,产茧24吨,产值达  相似文献   

14.
龙南县是江西省蚕桑基地县之一。省里要求该县到1992年发展桑园1.5万亩,年产鲜茧1.5万担。该县现有桑园4350亩,1990年产鲜茧4000担。为了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形势,该县一方面抓好发展桑园面积,提高养蚕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蚕桑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县蚕桑丝绸  相似文献   

15.
<正> 平昌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把蚕桑生产列为富民裕县的支柱产业,并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加大蚕桑发展力度,推进蚕桑基地建设,在全县掀起了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蚕桑生产热潮。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共育桑种27114斤,4294亩,排栽桑苗10689亩,嫁接良桑4000万株.良桑化程度达到40%,为下一步更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三原蚕桑生产曾有两次较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原的蚕桑生产在省、地有关业务部门支持下,得到了高速度发展。到1983年,桑园面积3474亩,育苗5630.8亩,产茧10.25万公斤。但由于工作失误,产前、  相似文献   

17.
<正> 大竹县高穴区从实际出发,以“三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蚕桑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已建成蚕桑基地社27个,密植桑园8360亩,四边桑27万株,产茧达3800担。蚕桑生产连续三年居全县领先地位。今年初,该区又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今年的“一三六六”工程计划,即新栽密植桑5300亩,使密植桑面积达到1.3万亩;新栽大行桑6000亩,产茧达到6000担。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8.
<正> 地处川北边陲的山区剑阁县合林镇,近年通过大力发展栽桑养蚕业,闯出了一条以发展蚕桑为主,桑、猪、粮并举,其它产业为辅的富镇之路。今年春茧上市,该镇蚕农出售春茧达9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逾100万元。 自1989年以来。合林镇就把发展蚕桑作为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目标管理,使全镇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该镇的桑园面积由1989年前的不足500亩发展到1994年的8810亩。产茧量由1992年的11.50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9.
<正> 紫阳县1989年蚕桑生产实现新突破,蚕桑基本建设,蚕茧产量,蚕桑总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成绩。(一)全县春季自育良桑苗2433亩,总产苗1917万株,出圃率89.33%。夏播实生苗256亩,为来年育良桑苗打好了基础。春季成片栽桑2393亩,零星植桑276万株,秋季开带、挖坑栽桑1100万株,全  相似文献   

20.
<正> 5月30日,长治市蚕桑站在沁县召开冬县蚕桑汇报会,据会议汇报汇总,今年春季蚕桑生产好于任何一年形势喜人。①全市嫁接优种桑苗1097万株,预计出成苗700万株比去年增长20倍;②实生桑播种1000亩,已下种500亩,可产实生桑三千万株以上;③现有桑园面积达到1.43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